資訊網-高教
考試
留學
工作
校園
地方
社會
首頁
>
高教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新歷史潮流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答好教育改革發展的“試卷”——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回應教育熱點問題北京3月12日電題:答好教育改革發展的“試卷”——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回應教育熱點問題記者胡浩、施雨岑、孫奕、潘潔“我把今天的記者會看作是一場‘考試’。”12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履新不到一年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脫貧攻...
2018-01-27
陳寶生:雙一流不是985、211的翻版升級版山寨版
3月1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改革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記者:自2015年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總體方案以來,網絡媒體炒作多個版本,比如擬建的學科和高校是什么?還有人擔心“雙一流”建設...
2018-01-27
復旦大學校長:“雙一流”建設的核心是“育人”
一所大學應該有怎樣的歷史擔當和時代擔當?當前,中國正從一個世界大國走向世界強國,是否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能夠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可靠的、源源不斷的“高精尖缺”人才?是否有一流的學者和科學家去研究真正的社會問題和科學問題?這是黨和國家交給每一位教育者的重任。去年年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習近...
2018-01-27
專家: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記者特別邀請了武漢大學原校長顧海良代表、中央民族大學校長黃泰巖代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
2018-01-27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先達:未來屬于馬克思主義
未來屬于馬克思主義一種思想體系能存在多久,首先取決于它在何種程度上滿足社會的需要。社會需要是一種思想體系能夠產生和存在下去的依據。這種需要的社會基礎越廣泛、越強烈,符合這種社會需要的體系的存在時間越長久。其次決定于這種思想體系的性質,它的真理性、可傳播性和適應性。一種高深莫測、晦澀難懂、封閉的思想體...
2018-01-27
代表委員之聲: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鐘秉林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優質均衡多樣發展在義務教育階段,必須兼顧均衡發展與質量提升,探索因材施教,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校標準化與教育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相互協調發展,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同時,要針對城鎮化帶來的大規模人口遷移,調整和優化教育資源的空間布局,緩解農村人口流入城鎮導致的城鎮教育資源供...
2018-01-27
任青:讓教育成果公平惠及農村 發展優質均衡教育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發展農村貧困地區教育,促進成果共享發表了系列重要論述,為促進教育成果公平惠及農村貧困地區提供了基本遵循。促進成果共享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貧困地區共享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
2018-01-27
王官成 茍建明:用創新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中國特色高校之道】我國高職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仍然不重視素質教育,特別是人文素養和職業精神培養存在重大缺失。具體表現為:一是人才培養中過分強調“技能本位”,忽視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課程開設數量較少,導致部分學生人文知識匱乏、人文精神缺失;二是重眼前就業,輕長遠發展,在“以...
2018-01-27
安世遨:從獨白到對話 大學教學的必然選擇
【論教】大學知識的傳授和人才的培養都依賴于教學這一主渠道。只有關注大學教學,活化大學教學,才能煥發大學的生機,更好地實現大學的價值。然而,我國當前大學教學狀況卻很不樂觀,存在著諸如“一言堂”、“滿堂灌”、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式機械、師生關系冷漠、課堂氣氛沉悶、教學互動不多等眾多問題。根據吳艷博士和陳...
2018-01-27
民盟中央副主席鄭惠強:完善高校就業評價體系
民盟中央副主席鄭惠強委員:完善高校就業評價體系“在就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如何科學地統計今年795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民盟中央副主席鄭惠強委員一見到記者,就聊起了就業話題。曾任同濟大學副校長的他,一直關注著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鄭惠強說:“近些年,就業率的高低常常是高校招生比拼的重...
2018-01-27
北京理工大學書記:大學應站在軍民融合的前線
軍民融合是一種模式,也是一個過程,需要多部門分工參與,高校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兩會,軍民融合為不少代表委員所關注,而習近平總書記會議期間對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提出的新要求,更成為兩會會場內外討論的熱點。做好軍民融合,重在體系構建,其中構建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科技創新體系是重中之重...
2018-01-27
12位政協委員調查:政策支持中西部高校須更精準
來自中西部高校12位政協委員的調查顯示——政策支持中西部高校須更精準全國政協委員中,有數十位來自中西部高校。3月13日,記者專門向部分來自中西部高校的政協委員發放問卷,了解他們最關注的問題,以及他們對中西部高校發展的看法。委員們高度關注人才隊伍建設此次調查采用問卷和訪談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對象為全國政...
2018-01-27
教育界別政協委員履職記:這些年為教育做了啥
這些年,他們為教育做了啥——教育界別政協委員履職記3月12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最后一次小組討論結束。來自北京語言大學的石定果委員拿起相機,對準對面的3位委員說:“來,拍張畢業照!”畢業,或許是只有教育界別的政協委員才會想到的比喻。113位委員,40、41、42三個組,大多數來自教育系統。對...
2018-01-27
全國政協常委葛劍平:一流大學不是“拼湊”出來的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葛劍平:一流大學不是“拼湊”出來的■聚焦高校“雙一流”建設系列報道③訊“建設一流大學是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干’出來,而不是靠幾個單項指標評出來、‘湊’出來的!”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葛劍平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最近,全國許多地方啟動了‘雙一流’建設...
2018-01-27
代表委員熱議:高校非理性人才競爭如何遏止
人才資源是高校發展的核心資源,高校之間的競爭,關鍵是人才資源的競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本屬正常現象,有利于促進社會智力的重新組合和優化配置,而當其走向非理性狀態時,危害可想而知。該怎么避免?這個話題成為今年兩會上的熱點,關注高校領域的代表、委員們,對此談論頗多。全國人大代表、廣...
2018-01-27
首頁
上一頁
48/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頁
尾頁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