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考前整體分析
考試時間1月16日
2010年公務員考試即將于明年1月16日進行。一年一度的公務員考試被賦予太多希冀,這是希望和失望交織、理性和狂熱交加的競技淘汰賽,發生在考生中的報考經歷可謂五味雜陳,他們身上悲喜自成一體,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迸發出新感悟,也引發了人們對公務員報考火熱現象的反思!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例子一
“就業無著下的無奈抉擇”
以前,李洋對公務員考試有點排斥,認為與其把時間花在近乎彩票中獎率的考試上,不如去找個好工作。前年他大學畢業就迫不急待地回到了龍灣老家求職,但他的工作至今沒著落。李洋說自己心態比較好,不屬于挑揀的那種,但自從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招聘會沒有任何結果后,不安情緒與日俱增。
招聘會人滿為患
“大型的招聘會人山人海,平均投一個簡歷耗時近半個小時,好一點的單位,臺子前排隊的應聘者更是人滿為患,自信心越來越小,心情越來越郁悶。”求職的艱辛遠遠超出李洋當初的預想。抱著“先解決溫飽”的心態,李洋相繼從事廣告業務、保險、電腦公司等單位,然而都感覺不好,頻繁的跳槽帶給他的一直是不安感。求職的過程是段難熬的時光,現實和理想的巨大反差,不時刺激他對這公務員考試早已麻木的神經,“還是去試試吧,給自己一個機會。”
無奈加入公考大軍
今年7月份,李洋邊尋工邊備考,“備考時光雖說枯燥,卻給人一種短暫的歸宿感,可以心安理得過著飯來張口的日子。”對于參加公務員考試,李洋不否認骨子里頭有一種逃避現實念頭。結束采訪時,李洋突然蹦出一句傷感的話:“現實挺殘酷,生活蠻累人!”眼看著大學同窗個個有了歸宿,自己還這么“漂”著,他說特別懷念大學生活。即將開始的2010年公務員考試,李洋并不抱太大希望,更讓他發怵的是,考試結束后,又要投入漫漫求職之路。
考友實例
例子二
“通不過也會繼續考下去”
四年漫漫公考路
2010年公務員考試再次點燃了陳曉的希望,多年失敗考試經歷并未抹殺她對公務員考試的憧憬。陳曉最初的職業規劃清晰明亮,而撐起夢想起飛支點,是首先考取公務員。2005年大學剛畢業時她并不急于求職,而是宅在家中,全力備考次年公務員考試。首次公務員考試落榜后,在父母的奔波下,陳曉很快在一家事業單位謀得一份臨時工,工作簡單枯燥,平淡的生活激不起任何一點讓她心動的漣漪。
解決了工作的后顧之憂,陳曉的公務員夢想越發強烈,業余時間基本上用于備戰次年的考試,先后參加了中央、省、市公務員考試,但都沒有成功。在屢考屢敗與屢敗屢考之中,陳曉艱難地為這個讓她覺得有些遙不可及卻又近在眼前的夢想奮斗著。
陳曉最好的成績是去年,報考相對冷門的洞頭縣工商局崗位,哪料到3個招考名額報考人數竟然有130名考生,雖然落選,但第28名的優良成績讓陳曉對即將到來的2010年公務員考試有所期待。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
大學時代的夢想經過四年的激情歲月燃燒,現實中剩下毫無斗志的生活,步入社會后,實現理想的道路上走得并不舒坦,當年的職業規劃在現實生活中顯得有點虛幻,陳曉對此糾結不已。
“如今吃穿不愁,但還是害怕失去追求理想的激情和沖動。”陳曉說很欣賞蝸居中郭海萍的那句臺詞:“我的理想,就被這匆匆的人流推得無影無蹤,是啊,我曾經的堅持,內心的原則,少年的立志,就被這孩子、家庭、工作、房子被現實生活磨礪的不剩些許。”
“郭海萍追求的是房子,我追求的是理想中的職業,從這點來說,我是蝸居在并不理想的職業中,是個現實版的‘郭海萍’。”陳曉的自嘲略顯無奈,表示如果這次通不過,還會繼續考下去。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考友實例
例子三
“找一份適合的工作最重要”
先就業再擇業
見到繆輝時,正在龍灣一家創辦不久的設計工作室里忙碌著,看上去有些靦腆的他,臉上顯示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滄桑。剛過而立之年的他曾于2005年首次參加公務員考試,落選后便不再對公務員抱有非份之想,從此自謀職業直到今天創業。對于當前嚴重失調的報名和招考比例,繆輝很是不解:“雖說公務員工作好,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公務員。”
在繆輝的理解中,報考公務員只是解決就業的一個途徑,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遠比盲目報考強得多。“我是個不安本分的人,不喜歡四平八穩的生活,公務員不適合我。”繆輝從事過許多工作,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這個設計室是他多年來摸爬滾打下來的理性選擇,雖說盈利不多,繆輝說這份工作給他帶來激情,更是一份信心。
繆輝說大學剛畢業找工作時沒有給自己一個較好的定位,總是沖著高薪的崗位,屢次碰壁后,才悟出發展之道。“先后曾經從事過銷售,當過店員,甚至洗車。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到這些行業中和一些初高中畢業生競爭的時候,我就有優勢,通過自己努力,用不長時間內可以做到店長、經理領導崗位,但在行政或者事業單位,要做到提升,不知要到猴年馬月。”
之所以那么多人去擠公務員這座“獨木橋”,繆輝認為很多人只是看到眼前的舒坦,都想去找那些穩定、悠閑的工作,沒有好好想過長遠的發展,甚至是有點盲從。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編者話,公務員之路多荊棘坎坷
現狀
備考成本高
公務員報考熱度年勝一年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備考背后是不菲的付出。
由于公務員考試不設定指定參考書和課程,各大書店的各種輔導書和歷年的真題集幾乎脫銷。在市區學院路一家書店,記者看到有關公務員考試的書籍,顧客是一套一套的買,每套真題加輔導書的成本都在數百元左右。
與此同時,各種輔導班應運而生,培訓收費不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區有大小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數十家,課程開設也是五花八門,有“基礎班”、“深度班”、“沖刺班”、“特訓班”等,收費少則近千元,多則數千元。位于市區車站大道華盟商務大樓一家培訓機構,“保過班”的開價高達1.38萬元,類似的萬元“保過班”在培訓機構中時有可見。
記者在該培訓機構采訪中得知,所謂的“保過班”,由培訓機構和考生簽訂協議,考生交納了相關費用后,培圳機構提供他們所稱的全國最好的師資力量,如果考生筆試未通過,退費10000元,面試未通過,退費8000元。這家培訓機構聲稱,他們這套輔導方法,考生筆試面試的通過率還是相當高的。
市人事局有關人士指出,暫且不論保過班是否有這么顯著效果,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歷年來高分通過公務員考試極少有人參加過什么特訓班,公務員考試是對考生的平時知識綜合能力的測試,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的方法有悖于公務員考試選人宗旨,歷年來高分通過者極少參加培訓班的事實證明這種突擊性的培訓作用相當有限。
焦點
熱現象背后的冷思索
與高漲的報考熱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盲目報考成為普遍現象。
記者在溫大隨機采訪時了解到,絕大多數大學生表示畢來后會參加公務員考試。有學生表示,早在大四即將畢業時,幾乎每個畢業班級同學都去報名參加公務員考試,而很多已參加工作、但對現狀不滿者也會報名一搏,公務員考試出現“學生皆考”的繁榮景象。
這種盲目性還表現在公務員崗位報考上的認知。2010年公務員報考時,市區考生黃小娜有著自己的報考心得:“三個區”和“市級”的崗位不報考,專業不限的不報考,只招一名的不報考,因為這三種崗位的競爭最為激烈。此次黃小娜選擇永嘉工商局作為報考目標,黃小娜說:“只要能考上,崗位工作地域都是次要的。”
黃小娜的“不在乎職業和地域”說法幾乎成為考生的共識。眼下一味去苛責考生沒有職業規劃或擇業的盲目性有失公允,事實上許多報考者也知道自己的行為比較盲目,在就業難的大背景下,卻又不得不投身到這種盲目中去。
不可否認,公務員以其良好的工作環境、穩定的薪酬加上發展前景廣闊等因素,足以吸引一大批人才重新審視擇業。“公務員熱”現象的背后是渴望穩定、安逸生活。
這種過熱現象的背后,折射出當前職業價值取向的偏差。市人事局有關人士擔憂,由于公務員對專業技術要求并不高,這樣盲從的心理,將會導致原本應當在技術和專業性更強、更需要創造性的部門發揮作用的人才一下子無用武之地,也使不少年輕人喪失闖勁、冒險精神,盲目跟風的公務員考試背后,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現實的無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