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近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就職的華人學者鄒曉冬獲得1.7億克朗的科研經費,用于建立以材料結構研究為重點的博澤立研究中心(BerzeliiCenter)。 據悉,為鄒曉冬提供經費的部門,瑞典國家創新局和瑞典研究委員會分別在今后10年內每年提供500萬克朗,共計1億克朗,加上斯德哥爾摩大學及企業提供的配套經費,總額將達到1.7億克朗,約合2400萬美元。 博澤立是瑞典歷史上著名的化學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博澤立研究中心是瑞典政府著眼于長期科研發展戰略而建立的。該中心是以重點支持長期的基礎性科研并促進其研究成果市場性轉化為目標的瑞典國家級重點研究中心。目前瑞典全國共計劃建立四個博澤立研究中心,此次由鄒曉冬領銜并建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中心是其中之一,主要從事材料結構方面的研究。另外三個則分別著重于生物、醫學和環境方面的研究。 鄒曉冬是在瑞學者中的佼佼者。她曾先后在北京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并在中科院北京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工作。1995年6月,鄒曉冬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結構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其后在瑞典隆德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19987年至今,鄒曉冬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結構化學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主要從事結構化學領域中的電子顯微學、X射線晶體學和分子篩和與結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許多重要研究成果并在國際高水平雜志發表多篇文章。2002年獲得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每年只有一名獲獎者的自然科學技術獎。近年來,鄒曉冬與中科院、北京大學和中南大學開展了多項科研合作。(供稿/駐瑞典使館教育處)
來源:神州學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