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2011年專業碩士繼續擴招 為何遭遇“冷表情”

          首頁 > 

          考研

           > 2011年專業碩士繼...

          2011年專業碩士繼續擴招 為何遭遇“冷表情”

          今年,有38類專業學位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其中19類專業學位為首次招生,包括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等,碩士研究生教育開始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

          然而,在考研熱的大背景下,專業學位研究生卻并沒有受到大學生的追捧。

          現象:

          專碩“擠占”學碩名額

          學生幾欲棄考

          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通過考研增加自己的就業籌碼,成為許多大學生的共識。

          小黃是人大經濟學院經濟專業2006級的本科生,去年畢業后沒找工作,而是選擇在校外租房繼續考研。由于今年專業碩士名額增加,學術型碩士名額減少,錄取比例大大降低,小黃和他的研友們心情更加焦慮。“我這個專業去年招120人,錄取比例是1:12。今年只招65個人,其他40個名額是招國際商務專業碩士,但是今年報了接近2000人,錄取比例就變成1:30。我報了名才知道錄取比例,擔心希望不大,總覺得沒有復習好。”

          與小黃有類似心態的還有北京工商大學一名女生,她從大二就開始準備考研,得知今年學碩名額減少大為受挫:“最近狀態很不好,我復習了這么久,已經很疲憊了,今年減招那么多,我更沒信心了!”

          與之相比,中國農業大學大四學生小周顯然輕松許多。他計劃考本校的水利工程專業,對于專業碩士,他也持遲疑態度:“我們同學都沒有報那個,上學自費而且感覺含金量比較低。但是如果真的分數不夠要被調劑,也只能接受專業學位。”

          24.2萬,46萬,127.12萬……數據統計顯示,從1997年以來的15年時間,考研人數每五年都翻一番,到今年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51.2萬。報考人數過萬的招生單位有8個,其中北大人數最多,達22440人,人大和北師大人數分列二、三位,分別為19103人和13981人。

          “壓力真的很大很大”,“新年第一天我崩潰得淚流滿面”,“考研考得我變態了”……許多考生還來到網上抒發心聲。

          原因:

          “門檻低”認知度差

          怕不受用人單位待見

          在面對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的選擇時,“糾結”也是考生們普遍的心聲。“專業碩士的英語比學術型的簡單很多,所以我選擇報考專業碩士。”有考生這樣表示。但也有人擔憂:英語試題甚至不用復習就可拿到不低的分數,“低門檻”是否會影響學生質量?

          其實,專業學位是與學術型學位屬于同一學歷層次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機制,畢業生達到相關要求可獲碩士學歷證書和專業碩士學位,兩者的區別在于培養目標不同:專業學位教育突出的是與職業緊密結合,獲得專業學位的人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從事具有明顯職業背景的工作。

          繼2010年國家推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擴招的措施之后,今年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招生范圍和規模繼續擴大,新增19個專業學位類別,專業學位招生類別達到了38個,報考人數為54229名。教育部提出,各招生單位除將今年招生計劃的增量部分主要安排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外,還應將2010年學術型研究生招生規模數按原則上不少于5%的比例調至專業學位。

          但是,某網站的一份大型在線調查顯示,大學生對專業碩士的認可度不到三成。原因何在?

          某高校招生辦主任說,長期形成的我國研究生教育學術化而非職業化的觀念,難以在短時間內被改變和被社會各界廣泛接受。正因此,自2009年以來,全日制專業學位的報考人數和招生情況與預期相去甚遠,加上招生政策允許報考學術型考生在錄取時可向專業學位調劑,客觀上也造成考生優先報考學術型研究生。

          相比學術碩士,專業碩士錄取分數偏低也是讓它給人們留下“門檻低”印象的重要原因。

          “很多家長和考生都認為專業碩士教學模式不成熟,含金量自然不高,將來在就業時肯定會不受用人單位的喜愛”,某高校大四學生小谷,就放棄了學校保送她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資格,準備報考學術型研究生。

          改革:

          提升專碩“含金量”

          已成當務之急

          本月初,經教育部批準,清華大學等64所學校成為改革試點。試點學校研究生的課題和訓練項目必須來自實踐,并與行業、企業的需求盡可能一致;論文答辯可以是項目完成報告,企業人士參與考核;學生畢業時,有條件的,爭取獲得三證,即畢業證、學位證和職業資格證。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優勢是能動手解決實際問題,更能適應社會用人單位的需求”,華中科技大學教育學院別敦榮教授表示,只要學生和家長了解、認識了專業學位,是肯定愿意報考的。他說,長期以來,整個社會重學術、輕應用,這也是造成專業碩士認可度不夠的重要原因。從國家到學校,要加大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宣傳力度,同時逐步建立和完善專業學位的保障體系,樹立起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品牌。

          某高校農學院的大四學生小丁說:“我們專業保送到專業學位讀研究生的同學中,有一多半都放棄了保送資格,轉而報考學術型研究生,不愿報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專業碩士不搞科研,只是上上大課,把學生推出校門,就算是實踐了。”

          “專業碩士要培養的是高級型應用人才,要想發展好必須定位精準”,某高校校長撰文指出,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很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導師是雙師型結構,既要有學校導師來幫助學生輔導基礎理論,也要校外導師指導專業實踐。但目前很多高校并沒有像學生們期望的那樣安排雙導師,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校很多老師就是學理型研究的,從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一直沒有離開校門,不了解行業發展、國家發展實際情況,只會在實驗室搞數字、寫論文。讓這種老師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培養不出來的,而改造這個導師隊伍也是最困難的。

          目前,一些高校已經開始了改革。以北京工業大學為例,今年招生的全日制專業學位都是實力比較強、社會熱門、認可度高的專業,如建筑、工程碩士、國際貿易等。同時,對招收進來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獎助學金、生活補助等方面和學術型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實踐環節、產學研基地則優先向專業學位研究生傾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