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廣州訊(記者王文樂、兩言、王煥現、王芳、段風華報道)由教育部和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組委會主辦的“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投融資論壇”,今天上午在廣州國際會展中心論壇會場舉行。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助理張寧,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邵巍,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處副處長李志遠,廣州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智,IDG合伙人、副總裁楊飛,留學人員廣州創業園主任申平和留學人員企業代表、廣州聚視易光學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學峰作為論壇嘉賓參加了今天的論壇。他們與參加首屆“春暉杯”創業大賽的留學人員等“留交會”參會人員,一起探討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相關話題。 教育部國際司司長助理張寧說,從1978年到2005年,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逾93萬人,回國人數逾23萬人,目前在海外的數十萬留學人員有相當一部分人有可能選擇回國創業。這次教育部發起組織“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就是為了幫助更多留學人員實現回國成功創業的夢想。教育部舉辦這樣的論壇,也是為了聽取各位與會嘉賓和留學人員對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今后進一步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處副處長李志遠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火炬中心的有關情況,特別是與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相關的情況。他說,全國目前有600家孵化器和130多家留學人員創業園,這些大小不一的孵化機構都會為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提供基本的服務,國家對留學人員創業的政策是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的待遇都享受,所以說目前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政策環境是最好的。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邵巍說,進入21世紀后,出國留學的人員和留學回國的人員都越來越多,而且留學人員的群體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自費越來越多,攻讀碩士學位就回國者越來越多,留學人員越來越年輕化,留學人員所學專業相對集中在計算機和管理專業方面,留學人員在回國選擇就業和創業時的工作經驗也越來越少,這些情況都給我們從事留學服務的機構提出了新的課題,想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對這些情況也都要有所了解和認識,以便自己理性選擇。 IDG合伙人、副總裁楊飛在回答留學人員提問時說,IDG做了13年,有8億美元資金,在中國投了200多個項目,主要是投資200萬至800萬美元的項目,投資的公司一般是在國內創業或以國內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公司。他說,IGD的7個合伙人大多有留學背景,對留學人員有較深的了解,致力于為留學人員提供資金等方面的幫助。IDG的發展歷程證明,在中國做投資是可以成功的,我們要感謝這個時代有許多可供我們成功的機會,希望更多的留學人員能抓住機遇。楊飛建議視野暫時不夠寬廣的留學人員,也可以選擇先到一個比較好的團隊工作,創業也不能只只盯著要尋找投資,那樣不一定能成功。 留學人員企業代表、廣州聚視易光學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學峰向留學人員介紹了自己創業的體會。他說,他1995年回國創業,11年里有經驗也有教訓。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尋找資金,不一定要尋找風險投資公司,也可以多找一些天使投資公司和民間資本,關鍵還是在自己的創業實力和市場前景。
今天的論壇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廣州市教育局、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和留學人員廣州創業園承辦。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留學人員投資事務處處長戴爭鳴主持了今天的論壇。
來源:神州學人編輯:王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