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碩士可看出身 博士應重成果

          首頁 > 

          考研

           > 碩士可看出身博士應重...

          碩士可看出身 博士應重成果

          筆者所在省份的一所師范學院,每年高考招生時,學校官網上都會有這么一句宣傳語:“本校1000多名畢業生考上碩士研究生。”網站還隆重推出“考研喜報”,將考上研究生的學生名單及錄取院校、專業一一列出。還別說,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都被985、211這類名牌大學錄取,而這所師范學院只是本省的一所二本大學,每年高考錄取的分數很低。但這些學生進入校院后,在學校老師和考研成功人士的激勵下,立刻就會融入學校的考研氛圍,很多學生迅速步入“考研大軍”,正可謂“才下高考火線,又上考研戰場”。

          而在全國,類似上述的二本、三本院校是很多。這些院校的學生,學業負擔一般較輕,大一、大二時就可以開始準備考研;而那些重點院校的學生,學業負擔一般較重,常常在大三時才有時間和精力備戰研究生考試。也因此,常常會出現“985的學生考不過三本的學生”。偏偏我們國家的研究生(尤其是碩士階段)教育水平很是一般,那些由二本、三本大學考入名校的研究生,雖然有的連基本的科研常識都不太清楚,但照樣能“混”到碩士文憑。

          一些用人單位招聘了這類學生后,立刻發現他們的能力確實不如本科畢業于重點大學的學生(這當然也是總體而論)。所以,很多用人單位的招聘原則是:能力和條件相差不多的研究生,優先錄取那些本科出身為985、211等重點大學的學生。

          這應該還是比較合理的——畢竟,高考的競爭最為公平,最令人信服。

          不過,用人單位在招聘博士生或博士后時,一味追究“本科出身”就未必科學了——因為即使是那些二本、三本的學生,如果沒有科研興趣和鉆研精神,想獲得名校的博士文憑也還是比較困難的。能留下來讀完博士的學生,理論和實踐的能力一般也都比較強。只要這些學生有科研成果或是發表了很有影響的論文,真的就沒必要再細看他們的本科出身了。

          現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饒毅,當年也就畢業于江西醫學院(現在已并入南昌大學),本科出身很是一般,但他留學美國后,取得了驕人的科研成果,擁有了自己的實驗室。試想,北大在招聘饒毅時,有必要追究他的本科出身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