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評論:追問考研泄題案是較真還是無奈

          首頁 > 

          考研

           > 評論:追問考研泄題案...

          評論:追問考研泄題案是較真還是無奈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依然在等待一個遲到的答案。1日下午5點多,葛劍雄剛到達北京會議中心住地,就向媒體拋出他的心結:“去年考研泄題事件已經過去一年,我還在等待教育部給我們答復。”(3月2日《齊魯晚報》)

          相信等待教育部答復的,不僅僅葛劍雄委員一個人。據去年3月16日的《中國青年報》報道,去年的考研泄題案涉及廣東、武漢、北京、太原等多地,幾乎所有的考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牽連。所以,每個參與了那次考試的考生,都有權知道最后的處理結果,得到一個公允的答復。

          可遺憾的是,時間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年,但除了湖南周勝文等六個人被追刑責外,卻鮮見有其他地區的涉案人員被問責或處理。而曾經所有人的疑問,泄題事件究竟是如何在全國多地上演的?事后補救效果如何?等等,現在依然撲朔迷離,沒有答案。更不用說教育部部長會像葛劍雄委員所希望的那樣,站出來向全國考生道歉了。

          現在,葛劍雄委員舊事重提,重新追問考研泄題案。一方面,似乎可以說他恪盡職守,“咬定青山不放松”,無愧于自己的職責;但另一方面,抖露出的卻是葛劍雄委員深深的無奈。雖然考研泄題案已然成為公共事件,教育部部長還曾在兩會上做出過鄭重承諾,但時過一年,現實給出的卻是最無奈、也是人們最不愿意看到的答案——追責避重就輕,相關承諾在時光流逝中化為烏有。

          可憐葛劍雄委員,還在苦苦等待教育部的答復。他怎知,這種有上文沒下文的“熱回應、冷處理”的公共事件處理方式,已經成為了很多政府部門慣用的伎倆和手段。每遇大事,先是抵賴,如若抵賴不成,那就盡量延長調查和解決問題的時間。然后,當公眾的關注不再強烈時,就避重就輕地“冷處理”了。試想,在如此吊詭的邏輯之下,葛劍雄委員想要得到教育部答復的愿望,還能實現嗎?

          回顧過去的2012年,繼注冊會計師考試、醫師資格證考試之后,考研泄題案已是“泄題風波”的第五季了。大考泄題,這幾乎已經成了“公平硬傷”的間歇性發作。而每次發作,無疑都是以損耗公眾對考試公平的期待為代價的。

          然而,在如此不堪的泄題丑聞面前,相關部門的處置方式和結果,卻常常令人大失所望。現在,葛劍雄委員的追問,無疑也是對這種愈演愈烈的泄題丑聞的隱憂。因為,在頻發的泄題案中,除了有相關涉案人員唯利是圖、鋌而走險的原因外,有關部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避重就輕的處理方式,也莫不是泄題丑聞一再上演的幕后推手。

          如今,兩會召開在即,葛劍雄委員說還要繼續為此事發問。但此事之外,更多的爛尾新聞是否也該有所更新和反思?誠如有專家所言,應對熱點事件是一面鏡子,干部有沒有執政為民的情懷,把民意放在什么樣的位置,決定了他的初衷和態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