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玩”著考能否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改革?-中國教育

          首頁 > 

          高教

           > “玩”著考能否推進中...

          “玩”著考能否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改革?-中國教育

          做游戲、整理書包、講故事都成為考試內容……今年武漢、沈陽等地的多所小學低年級期末考試紛紛嘗試取消或降低筆試分數,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受到歡迎。相關專家表示,多元評價方式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有助于其全面發展,但進一步推廣還需與中高考改革等配套進行。

          學生“玩”著考試受歡迎

          對武漢市武昌區中華路小學的130多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今年的期終考試沒有傳統的書面考試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課本劇,在教室看科普電影。

          “沒有考試,很好玩。”一年級學生劉浩宇說,老師問他一學期結束后,他學會了什么,他回答“會整理書包、疊被子”,老師讓他現場展示給大家看。

          一年級三班學生張梓萌,這次參與表演了課本劇《小松鼠找花生》。通過妙趣橫生的表演,學生們對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印象深刻。

          多種形式的“玩”著考試也在沈陽市一些小學的低年級普遍開展。皇姑區珠江街五小二年級數學考試開展“小小營養師”活動:學生每人準備一張5元、四張1元、兩張5角的人民幣共10元,在校模擬設立的小吃部購買早餐。學生通過自己營養配餐后算出總費用,讓學生在生活情景學會正確使用人民幣。

          “板凳寬,扁擔長,扁擔綁在板凳上……”沈陽市和平區振興二校一年級一班劉沛沅流暢地表演著繞口令,這是期末語文學業評價的一項內容。今年沈陽市和平區教育局對全區小學一年級期末學生測評標準進行了改革,筆試成績為50分,另外的成績開展學業測評,形式包括撥時鐘、繞口令、搭幾何模型、講故事等,由自己、同學、老師三方評價,分為“優、良、合格、需努力”四個等級。

          “多種考查方式引導老師平時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而不是分數,能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比拿一張簡單的書面卷子考試,效果更好。”張梓萌的爸爸張新強對學校的做法表示支持。

          轉變家長觀念:考試形式、家長會都“變身”

          對于學校改革考試的方式,一些家長也產生糾結和顧慮。有家長擔心,試卷一考,對錯分明,孩子哪些知識掌握了,在班級整體處于什么樣的水平,分數是最直觀的證明,玩游戲闖關家長無法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對此,沈陽市教育局基礎教育一處處長張貴軍解釋,多種形式的考試絕不是單純地“玩”,并沒有脫離一年級的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如語文,不管是繞口令、背古詩還是其他,都要求依據相關標準做出評價,包括說普通話,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態度大方,有禮貌等,實際還是圍繞國家要求的課程標準來進行考核。”

          為改變家長觀點,更好地進行家校互動,一些學校的考試形式、家長會也在發生變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長的教育理念。

          不久前武漢市花橋小學舉行統一期末考試,一群家長重返考場,與一室之隔的孩子同時同做一套試卷。令家長們汗顏的是,竟然沒有一位家長能考100分。

          “填空題的最后一題女兒還給我講過,我居然做錯了。”家長肖丹望了一眼總分欄里的97分,笑得有些無奈。

          花橋小學副校長李潔表示,期末考試年年考,家長的期望節節高。在許多家長眼里,90分儼然成了小學生考試及格線,不拿100分難過歡喜年。事實上,考100分并非家長想象的那么容易,考了100分也不意味著萬事大吉。邀請家長參加期末考試,是希望家長通過體驗去感知孩子的感受,在面對考試和分數時,多嘗試換位思考。

          沈陽市渾南二小的期末家長會則一改以往家長下面聽,老師一言堂的獨角戲,變成了學生的“快樂成長SHOW”,讓家長看到孩子一學期的快樂成長和收獲。

          一年級的學生展示了注意力訓練并和爸爸媽媽PK了手指小游戲;二年級一班學生用葫蘆絲集體演奏的“金孔雀”讓家長激動萬分;三年級二班同學用書法、詩歌把班級的“竹”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這樣的家長會太特別了!”“沒想到我第一次為孩子開的家長會竟會如此難忘!”會后來自家長的感受和評價,更堅定了學校繼續做實素質教育的信念。

          多元評價效果好推進難尚須綜合改革

          采訪中,多所學校的負責人表示,學校希望通過改革創新建立起一種立體的評價體系,使家長對于孩子的關注從單一的成績到身體素質、思想意識、審美情感和勞動習慣等多個方面。

          教育專家對這種改革給予高評價。華中師范大學教授范先佐表示,盡管多年來各地積極探索改進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但當前部分地區仍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作為中小學教育質量的標準,考試仍是老師家長檢測學生階段學習的法寶。武漢、沈陽部分小學改革考試形式,是響應教育部新“減負十條”的一項教育改革,值得借鑒。

          但一些教育工作者也擔憂,在考試指揮棒前提下,改革到高年級學生可能難以推進,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出臺更多指導意見,并與中高考改革配套進行。

          沈陽市渾南二小校長叢蓮芳表示,目前各省、市都沒有就學生多元評價具體操作出臺指導意見,更多的還是學校自下而上地探索。“教育部門要求減負‘十不準’,但具體做什么,應該給學校更多指導,或搭建校際間交流平臺推廣好的評價方式,才能從小學階段起真正轉變學生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華網沈陽1月25日專電 新華社記者王瑩、廖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