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含飴弄孫,累也甜or壓力大 隔代教養,甘苦誰知?-中國教育

          首頁 > 

          高教

           > 含飴弄孫,累也甜or...

          含飴弄孫,累也甜or壓力大 隔代教養,甘苦誰知?-中國教育

          據報道,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 Kids Worldwide)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全美每年約有超過6萬名兒童因誤食藥物而中毒就醫,藥物的一大來源是祖父母。隔代教養在美國華人小區十分常見,與2005年相比較,美國隔代教養家庭的比率增加了23%。

          與西方家庭不同,在華人家庭中“隔代撫養”和“隔代教育”的傳統由來已久,老人們幫著帶孫輩的情況非常普遍,也許只有他們才能遍嘗其中的甘苦。

          含飴弄孫 累也甜蜜

          據報道,隔代教養的主要原因,包括父母工作、或在外州工作,父母死亡、患有精神疾病或沒有照顧子女的能力,父母當兵,濫用藥物或犯罪入獄等。

          “老人照看孩子可以減輕兒女的負擔,老人有時間、耐心和愛心去陪伴小孩,可以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相關教育人士說。

          住在紐約的趙女士的女兒二十幾歲,在女兒小時候,也曾有一段時間,交給祖母帶。“老人家的人生經歷更豐富,有很多東西反而是我們當父母的人很難教會孩子們的。”她認為,隔代教養作為一個過渡階段,并不一定是壞事。孩子小時候需要很細心周到的照顧,這些是老一輩人擅長的。

          住在亞利桑納州的52歲馬女士在孫子萊恩8個月大的時候,就肩負起照顧孫子的責任。小萊恩的單親媽媽為了工作,根本沒辦法照顧,身為外婆的馬女士一口答應幫忙照顧,現在小萊恩已經7歲了,仍是跟著外婆生活。“與孫子的關系這么親密,我當然很高興,累也甜蜜。”馬女士一臉幸福地說。

          觀念沖突 壓力山大

          “將孩子交由祖父母代為照顧雖然放心,但是往往兩代之間的觀念及教養方式有差異,加上華人移民會遇上的語言問題,也可能讓隔代教養變成兩代甚至三代之間沖突的導火線。”相關教育人士表示。

          趙女士10年前隨兒子移民來美,到紐約定居后很會自找樂趣,完全沒有耆老移民適應不良的狀況。不過這樣的輕松日子在迎來孫子后發生了變化。

          “以前可以隨心所欲地去老人中心,孫子出生后,又重拾每天早起的育兒時光,仿佛時光倒流。”年近六旬的趙女士表示。兒媳上班后,本來應該是祖孫的“快樂時光”,但兒子在家里安裝了錄影系統,可以透過網絡隨時監看家中發生的事情。他幾次看到媽媽陪孩子玩的時候,每當孩子把玩具亂扔亂丟,媽媽便跟在后頭幫他撿起來。他認為這樣做無法養成兒子獨立個性,就數落了媽媽幾次,讓趙女士帶孫子越帶越有氣,最后請了保姆才解決問題。“年輕人有自己的育兒想法,時代不同了,我們也應該尊重”。趙女士無奈地說。

          此外,隔代教養也給老人增加了許多無形的壓力,導致許多老人忽略了自己的心理、身體健康以及個人愛好等問題。“醫院里有些老人病患,為了幫子女照顧孫子,自己有病也隱忍不說,拖到重病才送醫;或是自己明明生活拮據,卻把最好的營養品留給孫子吃”。老人科王醫師說。

          各盡其責 互相理解

          老人和年輕父母在隔代教育中應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心理學家建議老人要接下“保姆”這個重任前,先衡量自己的心理、生理狀況是否適合挑起這個重任,絕對不能抱著玩一玩的心態,或勉強自己去承接,這樣對自己和孩子都會造成傷害。

          現在許多銀發族有自己的規劃,即使肩負照顧孩子的任務,也要注重自我的健康,不要放棄自己的愛好。如果身心出現狀況,應即時就醫或尋求協助,“不斷的忍耐反而會造成自己和家人更大的傷害。”王醫師建議,“老人不要將所有的事都‘一肩扛’,盡量和其他家人商量或分擔責任。”

          在照顧孩子方面,也要正確地定位自己,不要“越位”,不要“溺愛”。

          對年輕的父母來說,應該理解和尊重老人付出的心血。由于大多數祖父母都不是專業保姆或教育工作者,常常可能好心做錯事或是幫倒忙,也要予以諒解,不可一味地指責和埋怨。

          華人父母才是教育子女的主角,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多抽空陪孩子,參與孩子的活動,和孩子的祖父母溝通好,用一致性方法教育孩子。

          老人和年輕父母各盡其責,相互理解,隔代教養才能收到好的成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