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家教行業買賣個人信息已成潛規則-中國教育

          首頁 > 

          高教

           > 家教行業買賣個人信息...

          家教行業買賣個人信息已成潛規則-中國教育

          原標題:家教行業買賣個人信息已成潛規則

          本報訊(記者 高健 通訊員 白磊)昨天,海淀檢察院通報了一起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案件,6名被告人身份很特殊——他們都從事家教工作,據他們交代:家教行業買賣個人信息已經成為潛規則。

          楊某在北京從事教育培訓工作已有數個年頭,先后曾就職于北京多個主營家教業務的教育公司,在工作期間,其利用職務之便,從公司電腦中拷貝了大量本市中小學學生和家長的信息,以備事后出售牟利。

          自2011年開始,楊某通過58同城網站,隨機向一些教育機構發送短信,內容為:可以出售學生信息。北京某教育公司法人徐某與楊某聯系,并商談購買事宜,后雙方交易了四次,徐某先后向楊某購買公民個人信息200余萬條。

          徐某購買信息供其個人招生使用后,又多次通過58同城網、趕集網發布出售信息,轉手把海淀區20余萬條學生和家長信息以1200元的價格賣給另一教育公司的法人劉某;隨后,徐某又分別以1500元、2000元的價格,前后兩次與從事家教工作的張某交易了昌平區和朝陽區學校的信息,涉及大約9萬余條學生和家長信息。

          劉某獲取信息后,因為需要和王某合作辦理奧數競賽輔導班,又把部分信息交給了王某,由王某給部分學生家長發送短信,推廣輔導班招生工作。

          張某在獲取學生、家長信息后,也將學生家長信息交給自己所供職的教育公司經理牛某,二人利用上述信息進行英語培訓招生工作。

          警方順藤摸瓜,一舉抓獲了6人。據被告人供述,本市存在大量家教公司,這些公司為了推廣業務,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中小學生及家長信息,并使用短信群發等方式給學生家長發送招生廣告信息。

          檢察官指出,這種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做法,觸犯了我國刑法規定;而廣大學生家長在收到類似推銷短信后,也應主動報警,并注意保護個人隱私。目前,該案進入了審查起訴階段。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