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4月29日電(張和平馬玉瑛)中國希望工程中心日前宣布:溫州平陽縣培培外國語學校周一昔等五名高中畢業生已被加拿大圣多瑪斯大學錄取。這標志著我國首批"希望工程"留學生在溫州脫穎而出。
1998年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管理中心經嚴格考察,決定委托民辦中學平陽培培外國語學校負責培養中國首批“希望工程”高中生。“平外”董事長肖懷裕經測算,這要為每位學生負擔3萬元開支,這包括教育、食宿費和人身、醫療保險費等。他們經反復研究,表示愿為中國"希望工程"作貢獻。由此,該校在陜西、云南、貴州等十多個省招收了48名受“希望工程”資助的優秀初中畢業生。1999年,他們又增招了37名學生。為了把這些孩子培養成才,“平外”承受了巨大的資金壓力,克服了一個個困難。1999年,該校一名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成為我國第一名“希望工程”培養的少年大學生。
為了給這85名“希望之生”創造高等教育的機會,1999年,“平外”與辦學思路相通的加拿大圣多瑪斯大學建立了教育合作關系。圣多瑪斯大學在社會學科方面有較大的優勢,而且其教育方針奉行慈善事業,濟助貧寒學生接受教育。中加雙方簽訂的共同培育人才的協議規定,加方每年接收中方若干名優秀的"希望之生"到圣多瑪斯大學留學深造,并為中方學生減免四年的學雜費,而且提供特別獎學金。留學生的求學費用將由加方通過專項募款和提供勤工儉學的方式幫助解決。
首批招收加拿大留學生的工作啟動后,“平外”有16名高三學生申請留學。圣多瑪斯大學校長梅爾先生等親自至溫州,對他們進行了全面的測試和考查。結果,周一昔、陳艷麗、汪莎、胡正芬、彭成義等5名“希望之生”一舉“登第”,被錄取為圣多瑪斯大學經濟學、心理學專業的本科生。
這5位來自貧困山區的優秀生表示,到加拿大后一定要繼續努力拼博,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報答母校的培育之恩。學成之后,回來報效祖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