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留學市場,就像天氣一樣,日見炎熱。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火”!隨著最近澳、新、加、英等國家放寬了對中國留學簽證的一些政策,出國留學再次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
據說待到六七月份簽證高峰到來,各大使館門口更是人頭攢動,至于暑假期間的各國際航班上,一架飛機少說也會有幾十個留學生的面孔。
目前,我國學生出國留學已經走出初時的盲目誤區,而以提高學歷、增加知識能力為目的的留學正日漸成為我國自費留學生的主流。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已派出近30萬名留學生,其中有18萬名為自費留學生。目前我國每年有近5萬人自費出國留學,按每人每年1.5萬美元低限計算,每年這個市場消費規模至少達到6.5億美元。與此同時,申請自費留學人員仍在快速增長。
盡管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研究生及博士生仍是目前出國留學大軍的主力,但大學以下學歷的學生出國留學市場正顯示巨大的潛力。我國每年有高中畢業生300多萬,而國內高等院校每年僅能錄取100萬人左右,有將近200萬名高中畢業生不能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出國留學已成為許多高中畢業生的愿望。同時,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待高級技能工人的需求也正逐漸增加,而政府對留學生歸國的優惠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留學的熱潮。
自費送孩子出國念大學甚至中學已漸成風尚。據不完全統計,深圳這幾年每年都有四五百人自費出國留學。北京地區出國留學生的數量平均每年增加5000人左右,今年預計將突破2.5萬人。去年上海通過中介方式出國自費留學達6000多人,而今年1—4月,申請者已經超過6000人,并呈上升趨勢。四川省去年自費出國的大中學生近千人,而廣東省中小學生留學一年就花掉10億元。僅廣州留學人員服務管理中心一家,最近10年就已代理5000人左右出國留學。 高等教育在國內還屬資源緊缺,有人稱這是最后一塊賣方市場。一方面國內生源過剩,另一方面海外學校生源不足,海外留學市場自然而然成為一塊誘人的“蛋糕”。
今年7月開始,要去澳大利亞留學比往年容易了。以往要到澳大利亞留學必須有托福570分或雅思6.5分兩張硬牌,今年7月1日以后,到澳大利亞留學不再需要托福成績,雅思考試只要達到5分就可以了。據了解,新西蘭、英國、加拿大等國家也對現行的中國學生留學簽證制度進行了較大幅度調整,一些專門針對中國設置的政策障礙被取消。英國通過調整,大幅度提高了中國學生赴英簽證率,并允許中國學生在留英期間打工;新西蘭則取消了對中國學生的簽證配額;加拿大也即將公布新的調整政策。這些國家放寬對中國的限制,是因為看準了中國是個巨大的教育市場。
英國人算過這樣一筆賬,一個中國留學生完成學業至少可以給英國增加30萬元的收入,而且每增加一個中國留學生,又將給英國增加0.5個就業機會。一方面賺中國留學生的錢;一方面又推動本國經濟發展。難怪英國首相布萊爾專門為此發表演講,要求英國提供各種便利條件,讓中國從小學生到研究生更多地來英國留學。
留學教育,被稱為一種新興的“無煙產業”。僅就美國政府1994/1995學年的統計來看,外國留學生的學費計70億美元,外國留學生在美國每年的開銷約35億美元,兩項相加,超過100億美元,按每出口6萬美元創造一個就業機會計算,100億美元可創造16—17萬個就業機會。事實上,美國高校已成為美國從海外獲取利益的第五個行業。澳大利亞將留學教育稱為“出口工業”,1994年獲外匯20億澳元,該行業也已成為澳大利亞第九大外匯來源。而且,澳政府有一個宏偉計劃,到2010年,接受20萬外國留學生,創匯72億澳元。
相對而言,內地各大城市雖學府林立,卻仍然是留學生生源匱乏。這種不均衡的局面意味著我國留學教育有相當潛力可挖。留學教育是提升教育國際競爭力、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留學生的數量和質量是衡量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標志之一,世界名牌大學接收的外國留學生一般占學生總數的10%至20%,像波士頓大學外國留學生占在校生的比例為15%,哈佛大學為17.6%,麻省理工學院為23%,正是保持了留學生的較高規模,這些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大大提升。
現在,北京的留學教育每年創匯約1億美元,它不僅為學校教育、科研事業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而且刺激了餐飲、旅游、房地產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留學經濟”現象開始顯現。留學教育是實現智力資源全球配置的重要形式,也是當前日益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的重要手段。通過發展留學教育吸引人才和集聚人才,對增強國家以至于地區的核心競爭實力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
留學教育除了在政治、外交、文化等諸多方面的貢獻外,對國家的經濟尤其具有推動作用。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中國與國際間交往的日益增多,中國的出國留學市場將更加廣闊。(儀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