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由地方政府與國家級科研院所共建的留創園,中科院中自留學人員創業園(簡稱“中自留創園”)秉承“激情創造、精誠服務、真誠合作、忠實回報”的宗旨,克服物理空間有限的困難,依托中科院科研力量“國家隊”的優勢資源,發揮綜合學科優勢,懷抱“小空間、大作為”的信念,為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搭建創新創業平臺。 日前,中自留創園重點扶持的一批涉及國家及北京市經濟建設重點領域的企業已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對此,北京中自科技產業孵化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苗虹表示,中自留創園一直秉承發展專業孵化器的理念,注重營造鼓勵創新的氛圍,在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和完善園區軟環境上下功夫。 天然優勢集成專業特色 中自留創園成立于2005年4月,創立之初的定位是信息與自動化領域的專業創業園。短短2年間,留創園吸引了來自美、英、日等9個國家的29位留學人員,先后成立了21家企業,總注冊資本累計6003萬元。其中,北京三博中自公司、凝思科技公司、中科模識公司3家重點孵育企業榮獲2005、2006年度中關村“50優”留學人員企業稱號。 “留創園在自身發展建設中注意揚長避短。”趙苗虹說:“我們的優勢在于背靠中科院的科技和人才優勢,劣勢則是物理空間不大。鑒于此,我們在篩選入園企業時比較嚴格,同時注重提升園區的軟環境,依托中科院綜合學科優勢,突出重點領域,建立專業技術咨詢平臺,促進留學人員企業技術實力的全面提高。” 作為中科院系統目前惟一一家留學人員創業園,中自留創園在利用和整合中科院資源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留創園主園區位于中科院自動化所院內,在智能控制與綜合自動化、復雜系統與智能科學以及智能信息處理等領域,享有天生的“國家隊”資源。 中自留創園管理方中自孵化器公司的功能之一就是實現中科院自動化所的技術轉移與產業化。為此,中自留創園充分利用背景資源優勢,建立了以“專家技術顧問團”、“精品項目庫”、“科技條件平臺”和“技術培訓課程”四大板塊為架構,整合自動化所和科學院京區其它院所的科技資源,重點突出信息與自動化領域特色的專業技術咨詢平臺。 “智囊團”解決技術難題 面對日益發展的前沿技術,留學人員創業者常常需要尋求外部技術援助。中自留創園打造了有別于單個科研機構、單個大專院校特點的信息與自動化領域的“專家技術顧問團”,組織專家按需、定時為企業“會診”,有針對性地解決創業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實際技術難題,成為企業的“智囊團”。 北京訊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發視頻監控領域產品的企業。該企業在監控系統前端采集模塊采集工作站和總控工作站數字矩陣開發過程中遇到了自身難以克服的技術困難。中自留創園通過組織、調動“專家顧問團”里與此項目有關的多位研究員,聯合攻關,共同解決了訊飛公司在總控工作站數字矩陣開發中遇到的問題,為企業解決了棘手的難題。 留學人員創辦的中小企業在研發中常會遇到關鍵技術已解決、外圍技術還需提供的問題。而借助外力無疑成為企業此時最需要也是最經濟的辦法。中自留創園通過在中科院自動化所及其他研究所、入駐企業中,尋找相近技術領域內的企業、課題組,從中挖掘可形成上下游產業鏈的有關技術成果和項目信息;將搜集到的各種技術成果和項目信息按可孵化項目、可轉化成果和可轉讓技術加以分類整理,為留學人員企業提供所需的“糧食”,為研究所課題組提供對接市場的“精品項目庫”。 “精品項目庫”的建立,加強了技術成果信息管理的科學性,方便共享檢索,加強了相同領域內企業、研究所實驗室等單位間的橫向聯系,從而推動技術成果的共享。讓企業與院所各取所需,既避免了重復研究,又在一定意義上打通了研究所與在孵企業之間的產業鏈。 一次,留創園在“精品項目庫”中發現了在孵企業——北京嘉恒中自圖像技術有限公司的技術信息。該公司專門開發和生產圖像采集卡,其技術在圖像采集領域的優勢剛好存在用于解決留創園內訊飛公司技術瓶頸的可能。于是,中自孵化器多次組織兩企業進行廣泛交流,最終促成了兩家企業在監控系統項目上的合作。 “加油站”提高企業技術能力 中自留創園與自動化所綜合自動化工程中心合作設計了先進控制、資源優化與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領域的專業培訓課程,并嘗試建立信息與自動化課程的遠程教育體系,使有需要的企業能夠接受國家信息與自動化領域最高學府的教育培訓。 中自留創園整合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為入孵企業的技術、項目推介創造機會,搭建了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面向國際的技術和項目轉移平臺。北京市工業技術支撐與產業促進平臺為留學人員企業的研發成果和技術產品被大型骨干企業了解、熟知、采用創造了條件,并多次組織企業赴北京各工業企業交流考察、尋找合作契機。 園區重點孵育企業北京三博中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節能降耗、資源優化等領域為研究方向的企業。其產品主要面向工業領域,為企業提供節能降耗控制、資源優化、智能分析決策以及相應系統集成的解決方案和相關技術與產品。中自留創園借助北京工業技術支撐與產業促進平臺,成功推動該企業的“萬噸白酒微機勾兌系統”與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焦爐集氣管壓力智能調節系統”與北京首鋼集團、“啤酒發酵溫度控制系統”與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建立合作。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擁有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復雜系統與智能科學開放實驗室及中法信息自動化與應用數學聯合實驗室三大基礎實驗室,建有國家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綜合自動化技術工程中心、文字識別工程中心、智能控制與系統工程中心、互聯網研究與發展中心及智能建筑工程中心六大工程中心。中自留創園努力爭取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將上述實驗室、工程中心的部分資源整合起來,構建了信息與自動化領域的專業科技條件平臺。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