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相信“留學跳板”
中國留學生受騙帕勞引發的思考
近日,國內媒體報道了23名中國留學生受騙西太平洋島國帕勞的事件。這些留學生本想借帕勞做“留學跳板”圓美國夢,不料卻落入陷阱。其實,打著“跳板”幌子欺騙國內一些學生和家長的不法中介不在少數,而他們舉著的幌子也不止帕勞一國:塞浦路斯、馬耳他、菲律賓……都是他們可以利用的招牌。
與帕勞同樣地處西太平洋的群島國家菲律賓,因為原先和美國有點兒“沾親帶故”,所以很早就被心懷叵測的留學中介瞄上。他們炮制出一套套“跳板”方案,還真吸引了不少被留學夢燒昏了頭的學子。
“我也是‘跳板’受害者”
來自中國沈陽的劉清平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馬尼拉一家知名高等學府讀MBA。劉說,當初中介告訴他:此課程是當地大學與美國某商業學院聯辦,學生可獲兩校聯頒的學位證書。
來馬尼拉之前劉也了解過,這里MBA學術水平亞洲領先。但是,留學期間能中轉美國,或畢業后有機會直接赴美深造則是當初父母同意小劉負笈來菲的最主要原因。雖說劉承認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但在他個人看來,最有吸引力的是畢業前的帶薪實習,如能獲推薦赴美,三四個月時間即可將全部學費賺回來--這也是中介的承諾之一。
中介公司稱菲律賓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國,英語是大多數高校教學中強制使用的語言。菲高教體制,包括課程設置、教學形式乃至學分計算都與美國毫無二致。菲美簽有相互承認學歷的協議,本地學生留美就如赴外省觀光一樣方便。
但抵菲后才發現,中介為他描述的美好前景竟是一系列“擦邊球”:課程雖由菲美學校聯辦,但美方卻是名不見經傳小學校;屬于業余課程班,授課時間都在晚上或周末,而班上同學幾乎都是已有若干年從業經驗的商界人士,他們的目的就是混張文憑。班上30名學生中只有5名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其余全是當地人。
關于中途簽轉美國、推薦赴美實習或繼續深造,校方的解釋是:學生須品學兼優,成績總均分在1.25以內(百分制的95-97分),表現出較強的研究能力,并得到各任課教授一致推薦。學生即使獲得推薦,赴美實習旅費及在美期間食宿也須全部自理。
劉清平深陷其中的騙局并非只是留學中介在編造,據了解,馬尼拉地區許多私立高校都在用這種幌子吸引本地和海外生源。
“方便留學國”并不方便
航海領域,人們通常將可簡單易行地進行船籍注冊的國家稱為“方便船籍國”,我們不妨將菲律賓等一些留學門檻很低的國家稱作“方便留學國”。與菲律賓相似的還有塞浦路斯和馬耳他等。與帕勞情形相仿,美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對菲影響甚深,當地人對美國文化的認同甚至超過了原住民文化。理論上講,當地人移民美國相對容易。在美菲裔公民總數超過200萬,為亞裔少數民族之首,而在美就業的菲勞工也有數十萬之多。
即便如此,美國的大門也并非向所有當地人敞開。近年來只有醫生、工程師、會計師等專業技術人員及具有較高藝術造詣的專業人士才能順利移民;另一類是中上層工商業者,他們移民多為在美巨額投資。當然,這些待遇僅對菲律賓公民,而留學生企盼在菲期間辦成移民美國,近乎說夢。菲憲法雖容許外國人入籍,但申請入籍者必須在菲律賓出生,并且在菲生活至18歲。另外申請者還要對本地通用的他加祿語有一定的掌握(面試時必考),一般留學生絕不可能滿足這些條件。
關于在菲亞裔外國留學生簽轉美國的問題,據長期在菲求學的中國留學生說,“9*11”后基本不可能。各地來菲留學生的水平良莠不齊,相去甚遠,這一點美國使館人員十分清楚。亞裔學生不愿回到國籍所在地重新辦理留學手續而選擇在第三國簽轉,這種行為極易被推定為具有嚴重的移民傾向。
“9*11”之前還有少數中國大陸或臺灣省留學生以旅游或探親名義從菲律賓前往美國。但此后這類案例已極少。留學生反映,他們中一些人不甘“跳板”計劃破產而硬著頭皮到美國使館申請簽證,但終究難逃“被拒”。此外,記者還聽說個別留學生在當地華人幫助下取得了赴美簽證,但渠道并不合法,且成功率不高。某些中轉留學生上了當地不法分子的當,花大錢卻買了假簽證,登機前便被移民官員識破。
菲律賓基督大學的教授拉昆達教過不少中國留學生。在談到中國留學生屢屢落入“跳板”騙局時,他說自己并不意外。從他的經驗看,中國學生除了在英語上普遍有欠缺外,其他方面的資質絕不輸給菲律賓同學,但中國留學生的一個共同弱點就是太聰明,追求“捷徑”。所以他們才不計代價前仆后繼,踏上各種形式的留學跳板。希望帕勞騙局和劉清平的遭遇能夠警示后來者。
駐馬尼拉記者 孫笑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