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美國4名校來滬爭奪生源

          首頁 > 

          留學

           > 美國4名校來滬爭奪生...

          美國4名校來滬爭奪生源

          4月22日,耶魯、杜克、芝加哥、達特茅斯----四所名列美國大學前15位的名校招生主任首次走入滬上3所知名中學----華東師大二附中、復旦附中和上外附中,舉行宣講會,鼓勵高二學生在一年后直接申請報考美國大學。雖然四校的招生主任在每所中學逗留了不到3個小時,但卻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國外頂尖高校也開始爭奪中國優秀的本科生源。

          18歲出國,可塑性強?

          封嘉瑋、尚正和吳曈是三名有機會親歷見面會的高二學生,他們成績名列前茅,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盡管對于包括這四所大學在內的美國院校,他們還知之甚少,但少年們普遍認為,如果能就讀于國外著名大學,不僅可以學習先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了解異域文化,訓練國際化的溝通能力,這對于自身今后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而等到在國內念完本科之后再出國,個人的可塑性指數可能就要遠遠小于高中畢業階段。

          一方面是有人渴望有出國機會,另一方面,也有人對此持保守態度,尚正的想法就相當有代表性,“我首先考慮在國內完成本科。”在他眼中,以北大、清華為代表的國內知名學府,在人才條件、學習環境、教學力量等方面并不遜于與國外名牌大學,而且國內教育強調基礎知識的系統培養和訓練,“如果本科畢業后有出國的想法,那時也已經具備了扎實的基本功,到了國外優勢就會逐漸顯現。”

          家長的態度也是對學生構成影響的因素。封嘉瑋的母親就不贊成孩子過早出國,她認為,只有當心智比較成熟,能夠獨立面對突發事件時,孩子才適合單飛。但是對于兒子是否可以去美國讀本科,她還是退讓了一步,把最后的決定權交給了封嘉瑋本人。

          沒有獎學金就沒有翅膀

          在經歷了這次獨特的英語宣講后,已有一些高中生開始考慮明年向美國院校提出申請。但在美國完成大學每年至少要花費4萬美元,這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盡管每個老師都強調獎學金發放面很廣,杜克大學承諾有一半的學生可以拿到獎學金,但是具體數額和發放條件,都是未知數。”招生老師透露,包括這四所高校在內的世界著名學府,每年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本科入學申請,最終能拿到錄取通知的大約占到了8%的比例,再從這8%的比例中脫穎而出,得到獎學金,實在可以說是全球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了。

          可見,經濟問題仍是學生能否順利邁出國門的關鍵所在。除非大學明確提供獎學金,否則以中國普通家庭的收入,去美國求學依然不現實。

          除了獎學金之外,同學們的顧慮還來自其他方面,“招生老師都強調學校青睞的學生要有學習之外的特長,以此來檢驗學生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動力去探求新的領域。可是到底什么樣的特長受歡迎,有可能被錄取,就沒有具體的標準了。”

          中國老師民主表態

          “現在的孩子太有主見了,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華東師大二附中校長何曉文感慨道。在華東師大二附中,每年都有高中生直接考取國外著名高校的例子,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何校長分析,國內教育培養出的學生有寬厚扎實的學科背景,而西方學生個性化才能和創造力方面可能略勝一籌,“兩種教育模式沒有優劣之分,在哪里完成本科教育,完全取決于學生的個人意愿。學校會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比如申請過程中的校方推薦、成績證明和操行鑒定等。”

          何曉文還強調:“我始終認為,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不可能超越他的自我設定,所以個人理應對自己有高標準、嚴要求。”她認為,在耶魯大學這樣的校園里,學生所接觸到的思想交鋒和專業知識,都是處于國際最前沿的,這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塑造。

          過好“自信”第一關

          接觸外面的世界,通過交流把多種文化融會貫通,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益----留學的目的本應在此。當有同學拋出問題“中國學生在美國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時,美國老師微笑著回答,一是自信心,二是語言。“中國學生很嚴謹很努力,可是往往不夠自信;英語的使用也不夠熟練,這會直接影響到知識的汲取和人際交往。”招生老師多次強調,美國文化更欣賞一種開放性的人格,在美國多元文化匯聚的校園里,除了學習成績外,良好的溝通、社交能力也相當重要。

          對此,上海的高中生們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吳曈說,過語言關相對容易,而難的是自信心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兩者又相輔相成。

          從現狀來看,中國學生的學習成績足以在美國出類拔萃。但是文體才藝和創造性思維方面的確不及外國學生。但是何曉文校長指出,國內基礎教育目前正在抓緊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相信發展趨勢不會落后于西方。“中外教育優勢互見,結合起來就會造就各種優秀人才。”

          相關鏈接:選擇美國大學的注意事項

          入學要求:各校對TOEFL、TSE的成績標準,以及是否需要面試或電話口試、作品要求與申請截止日期等,皆要細看,以避免浪費不必要的申請費用。

          獎學金機會:希望申請獎學金的同學,上網查詢獎學金參考資料、查詢學校發放獎學金的比例、向私人機構申請獎助金的種種管道,仍是可行的。

          學校排名:目前有不同的排名資料,但一般仍以Petersons Guide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為準。同學應根據系排名,而非學校排名來選校;而且切勿集中選擇名次太近的學校,才不致最后收不到一所學校的入學許可。

          學術特點:學校開設課程的深度、教授知名度、師生比例(理想比例是1:10左右)、圖書館書籍數量、實驗室設備、校園設備、學校教學宗旨(重視職業實務訓練或研究理論),都能在學校的簡介或網站中得知。

          學制:美國學制主要分為學期制(一年兩期另加暑假)與學季制(一年四季)兩種。一般學期制的大學,開學時間在八月底,學季制的則在九月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