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越來越“火”
2007年一開年,太多的跡象給了人們這樣的信息:留學美國必“火”無疑!
先是美國駐華使館發布的去年簽發了36,802個學生和赴美交流訪問學者的簽證,比上一年增加了33%,簽證通過率在85%左右。這一信息猶如一針強心劑,給了今年想去美國留學的學生和家長及想接受中國學生留學的美國學校更大的信心。
于是,國內鮮見身影的美國院校在3月的教育展上呼啦啦來了30多所,美國院校展區成為展會上最熱的區域;在本刊所做的調查中,44%的家長和46%的學生都把第一留學目標國家鎖定在了美國。記者從部分中介和培訓機構了解到,申請美國留學的人數比去年成倍增長。從網上申請數量成倍增長的情況也可明顯感覺到,美國是最熱的留學國家。
有業內人士預測:留學美國的這種增長態勢不僅5年不會改變,目前種種“熱”的跡象也僅僅是個開始。
從去年8月到現在,同期的增長量是上一年的一倍。到今年3月底時已有將近400人。專家告訴記者:“到8月這個學年結束時,我們還有100人到200人的量。可以說,幾乎每個月的數字都在等量上升。從數字上看,我們的業務量整個翻了一倍。”目前在該部門申請留學美國的學生比例為:研究生55%-60%,30%是本科,10%-20%是高中生或交換學生。
與以往留學美國大多是讀研相比,增長明顯的是去美國讀高中或讀本科的留學生的數量。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00年到2003年,以前幾千個學生里只有一個人申請去美國讀本科;到了2004年,情況陡然出現了變化,一下子申請去美國讀本科的學生多起來了,大概有幾十個人去申請美國本科;2005年就變成了幾百人,徹底出乎我們的意料。”
春季教育巡回展到武漢時,美國學校沒有參與。擠在展會上的人有一半都在咨詢如何去美國留學,連工作人員都感到奇怪,僅一家中介就記錄回來一份長長的要求咨詢的單子,出乎主辦方的意料。
吸引留學生 新招頻出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在將近七、八年時間里,進入美國高校中的中國學生數量減少。考慮到簽證的因素,美國學校在接受中國學生并為其發放獎學金上有一定的顧慮,但這并不完全表明美國學校對中國學生的態度。對此,專家的感受是:“事實上,對美國國內高校來說,中國學生在海外的表現即中國學生的勤奮、刻苦、敬業,包括創新的精神,已經深深贏得了各個學校的認可。這些學生帶去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收益,而是一種文化,他們在給學校帶去豐富的文化的同時,在很多專業上也出了很多成績,在學術領域也很活躍。這些都是美國學校特別需要的。”
當然,作為美國學校經濟來源之一的國際學生的數量的減少對學校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上,就是在美國學校的不斷呼吁下,美國政府做出了放寬留學簽證的姿態,對此,美國的學校迅速做出反應。從記者搜集來的信息看,為吸引更多的中國留學生,各種新招已在逐漸展現:
獎學金發放量增大。從2007年開始,美國學校的獎學金發放量明顯增大,幾乎中等偏上的學生都有機會拿到半獎或全獎。如今年嘉華世達代理申請的平均分80分的學生已有好幾個人拿到了全獎。即使成績一般的學生,也可能拿到排名80-100名次學校的獎學金。
史無前例開放了有條件錄取。與去年相比,今年開放了有條件錄取。如果學生只具備中等成績,沒有語言成績、也沒有托福、GRE,美國校方也能接受了。學校會先期讓學生上一個類似預科班或語言班,然后再進入美國大學去讀書。和其他國家語言班不一樣的是,學生是在本校直讀,無需再去考托福和GRE。這跟以往相比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在美國是史無前例的。這表明,沒有語言成績的中等學生都可以考慮以這樣方式去美國留學。
拿到SAT好申請獎學金。幾乎全部美國大學特別是常青藤名校均承認SAT考試并要求申請者提供成績單。SAT考試成為美國高等院校決定錄取和評定獎學金發放的重要參考指標。與國內高考一樣,美國大學也通過SAT設定錄取分數線。SAT考試滿分為2400分,從1600分起,每200分為一個檔次:成績達到1800分的考生有資格申請美國前50至100名的大學,成績達到2000分的考生有資格申請美國前20至前50名的美國大學,成績達到2200分的考生有資格申請美國前20名,包括常青藤聯盟在內的名牌大學。SAT考試使得中國高中生和美國本土學生擁有了優質大學教育同等的錄取平臺。同時,優秀的SAT成績是申請獎學金的重要條件。
據了解,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美國大學校方直接到中國來做說明會,每次都有兩到三個學校。5月份會有10~15個學校來。留學顧問表示:“他們有這種要求,我們為他們服務。現在做這種小型的展會非常容易,不像以前你邀請他他還挺牛。因為要打廣告,現在宣傳費他都給你出。”還有,杜克大學的MBA項目,前年在中國大陸地區是10個人,今年擴大到40人,目前錄取已經基本結束。而美國國際教育協會計劃今年10月在上海的展團將有100所美國大學參加。
哪種簽證好通過?
專家介紹有三類學生簽證比較好簽:
“按照難易程度,通常來講去美國讀研究生、有獎學金的最好簽;然后是高中畢業讀本科的學生,如果學生有一定的口語基礎,能和簽證官對答,知道簽證官想問的問題,也比較好簽;再往下排是高中生的簽證。”
能否拿到簽證其實并沒有具體的標準,專家表示“使館給不給簽證通常從幾個方面來衡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你的移民傾向問題。”
專家介紹說:“還有一類簽證是語言簽證,或者叫副學士學位。美國有些學校發不了學士學位,只能發Associate,相當于兩年大專,這兩種學習的簽證不是很好簽,理由也是有移民傾向的問題。我們現在采取的方式是,幫助當事人雙錄取:語言加本科同時錄取。在表格上填寫本科,是有條件的錄取,時間是48個月或60個月。在I-20表的第六項中會寫上:學校要求學生語言流利,但目前學生還不流利,之所以會錄取他,是因為學校的語言課程會提前提供給他。這種情況下簽證也會比較好簽。”
選擇美國就是選擇機會
其實,去美國求學,國際化的教育環境才是吸引中國孩子的最主要原因。在愈演愈烈的就業競爭中,傳統的應試教育比起富有創新精神、開闊視野的教育觀念來,很難適應日益國際化的大市場,發展中的企業需要思路敏捷、活躍、有影響力的人才,所以開闊的視野也是當今家長愿意孩子去國外留學的原因之一。有這樣一個鮮活的例子對眾多學生選擇留學美國做出了很好的詮釋:
一個年僅17歲、在中國學校成績不穩定,經常打架,屢次被學校勸退的“壞學生”文卓,到美國留學后,短短11個月就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不僅成績迅速上升,在異鄉的環境中也造就了他堅強的性格。生性活躍、喜歡參加社會活動的文卓通過激烈地競選當上了學院的國際學生會主席,因此得到了美國老師的極高評價。這些變化令他的父母感到無比欣慰,母親感慨地說:“是環境給了文卓獨立自信的機會。”在國內,文卓雖過著養尊處優的物質生活,但他在精神上的各種需求,僅憑一個家庭是遠遠不能提供的,他需要一個寬松、適合他成長的社會環境。這種變化相信也是絕大部分欲送孩子出國的家長想看到的。
文卓留學前后的故事從一個側面比較了中美兩國學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結果。正像馬玉娥所說,美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確實是一個好的選擇,美國的創新精神,培養年輕人敢想、敢干的精神,美國人的那種思想和文化,在各個角落里都可以看到,可以體會到。中國現在要做創新型的國家,很值得去那塊國土去看一看。
收費因學校而異,有高有低
許多人一聽到美國留學,通常感覺是學費很高。實際上,由于美國3000多所大學分布在美國50個州,各州生活費、學費差異都很大。
中國學生和家長很看重學校的排名,往往會提出希望申請到排名在多少之前的大學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申請難的情況。對此業內專家勸戒,學生和家長千萬不要以排名作為選校的惟一的標準,在選校時還應考慮學校的聲譽、師資、位置、規模、費用、入學要求、財政資助、設施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其實,在申請時根據自己的情況換個腦筋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2005年開始,周蓉就在新東方倡導“到美國留學的主流是在美國的普通大學”。周蓉說:“我接觸的學生大多數都是要進哈佛、耶魯的學生,但是,我還是建議更多的學生考慮去申請美國的普通大學。因為,能去讀美國名牌大學的畢竟是少數,精英教育也是少數人,如果大家一味都要去哈佛、耶魯,那無疑是走向了死胡同。因為中國大學總數近千所,美國大學總數是3000多所。從世界最優秀大學排行榜來說,美國有168所大學進入世界大學前500名,這些都是最好的大學。如果中國學生把目標放在了168所的范圍,那去的學生數量就會大大增加。我也希望學生能看到美國排名前500的大學,因為即使是前500所,相對于美國的3000所大學來講都還是非常優秀的大學。”
周蓉認為,去美國普通大學讀書應該成為一個主流。除去教育質量過得去外,學費也會相對較低。業內人士告知記者,公立大學1萬多美金學費就可以,跟歐洲留學沒什么區別,私立大學學費一般在3萬多美金。從這個意義上講,有能力去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留學的人,都可以選擇去美國留學。
在資金準備上,使館簽證的要求是,只要滿足第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就可以了。
到美國學習的四種方式
總體來說,去美國留學有很多種方式,除去公派留學外,申請者最常采用的是以下幾種方式:
自費留學。自費里又分全自費和校方獎學金兩種,校方獎學金能夠占到20%到30%的比例。張哲認為,對于一個普通的學生,如何能夠拿到獎學金要有方式方法,怎么讓學校選中你這很重要。要做到這點,一是申請材料要做得漂亮,二是要提早申請,在申請過程中要主動與學校的教授溝通,讓教授對你產生印象并且爭取面試機會,在面試中可以印證你的口語狀況。如果你真的是有真才實學,只是成績一般,也很有可能拿到獎學金。
交換生。交換生即中美兩國學校之間互換學生到對方的學校學習一定的時間,這只能是在在校生之間進行。另外,學校以外也會有這種可能,那就是有某一個組織有這樣的交換生項目,通過它安排讓學生出去,呆半年或一年回來,與學生以前的學校沒有什么關系。
“互惠生”。通常情況下,為期一年的美國互惠生項目是一個學習英語和熟悉美國家庭和生活的好機會。在資格方面,申請人須在18-26歲之間,提供兩份關于曾經照顧小孩的推薦信,一封個人性格推薦信,體檢報告以及一份公安局的無犯罪證明。除此之外,申請者需要通過英語面試,完成一份個性測試卷和提供高中學歷證明。互惠生被要求每周為對方的家庭做45小時家務,在此之外,互惠生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互惠生也可以選擇延期6個月、9個月或者一年。但延期需要經過美國政府部門的同意。
參加夏令營。能進入頂級大學的夏令營也是一種不錯的途徑。但是,這種選擇也是比較嚴格的,參加夏令營的所有中國的學生都要經過三輪面試,兩輪中方,一輪美方,純英文授課,最后他們在去夏令營時基本上就完成了自己申請文書的80%。
美國學校在國內沒有代理
今年以來,各種媒體的宣傳廣告中,“美國大學現場面試會”、“幾十所美國院校現場招生”等等信息已經充斥了很多版面,確實很吸引想去美國留學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記者曾在一家中介的美國院校招生說明會上看到,很多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的家長們來到北京,帶著孩子參加一場又一場的美國院校招生活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其情已不用言表。
美國簽證放開之后,簽證通過率提高,使得過去是擔心簽證成功率不高而態度就不是很積極的美國學校,招生的積極性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愿意到中國來參展,也愿意接受中國留學生。由于申請者的增加,美國一些學校的的專業如商科竟然也出現了擁擠的現象。美國簽證和美國學校態度的變化,也使得國內的很多中介熱心去做美國留學的業務。
目前國內留學中介多采取與國外院校合作,簽定代理協議的做法,代理其在中國境內的招生。這種情況涉及到很多歐洲和亞洲國家,而美國則不同。
專家告訴記者,“美國院校沒有請中介代理招生。”他介紹,越來越多的美國院校來中國招生,相當一部分是市場的因素。但是,美國院校并沒有一家委托中國的留學中介幫自己代理招生,其合作形式僅限于聯合宣傳及推廣。所以,對于想去美國留學的學生,特別是想通過中介去申請美國留學,一定要先弄清楚:因為美國的學校特別是公立學校,在招生方式上有自己的傳統做法,即學生自己向學校提出申請。一般來說,他們不會讓中介來代理招生,也不會與中介簽署代理招生的協議。因此,如果通過中介申請留學美國的學生,在辦理前一定要弄明白兩點:
一是由于中介與美國學校之間沒有代理協議,所以他實際上是以學生的名義替學生去申請。這同時也是申請美國留學的中介費用比申請其他國家學校的中介費用高出許多的原因(2~3萬),美國學校不向中介機構返還傭金,而很多國家的學校都向簽有代理招生協議的中介機構返還傭金。
二是通過中介爭取的獎學金,有不少采用的是變相的做法,即“羊毛出在羊身上”,為的是容易獲得簽證。實際上,能否獲得簽證看的是學生的具體情況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與有沒有獎學金關系不大。
無論怎樣,美國是中國學生最大的留學目的國這一點毋庸置疑。車偉民最后說,總的來說,可以看出美國留學的勢頭越來越好,美國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能頒發碩士學位的就有1000多所,容納國際學生的量很大,美國的學校在招收中國學生方面也有信心,中國學生也愿意選擇到美國留學。可以說,目前的種種跡象僅僅是個開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