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留學風向標”之稱的中國國際教育展巡回展2日結束了在廣州最后一站的行程,但那些海外高校的招生官員遲遲沒有回國,包括犧牲了萬圣節假期,紛紛到沒有巡展到的黃金地區補倉。
由各類中介機構搭橋,本周在浙江的小型留學展多起來了。11月4日是“朗閣國際教育(杭州)博覽會”,5日是“澳際金秋國際展杭州站”,盡管金融風暴正在影響全球,但“經濟低迷學習升溫”的現象再度出現,再加上美元、歐元、澳元等貨幣貶值,使得中國學生的留學費用普遍下降。
延緩就業出國鍍金
不少應屆畢業生表示,經濟形勢不好工作難找,臨時決定到國外“鍍金”曲線就業。一些職場白領也因被“裁員減薪”,決定“留學充電”。“經濟危機是暫時的,教育是一輩子的投資,我們寧肯晚一些買房買車,也要供兒子去英國念書。”一位家長說。
大四生黃小磊自大一開始,就隨母親乘火車趕赴上海參加每年兩屆的“國際教育展”。今年他大四,破天荒地在家門口咨詢。小磊讀計算機專業,眼睛只盯著美國的前50所名校,可是他的平均成績只有3.0分,評估師雙手一攤,直截了當告訴他:“不可能!”小磊很沮喪,他身旁的父母也沮喪。評估師勸導說:“讀美國名校有很多路,有的先去一所事先并不看好的學校讀碩士,努力提升成績,然后申請美國名校,在博士階段改寫自己的身世;有的則先在國內工作,積累經驗再申請美國的MBA。”
多國政策向中國學生示好
澳大利亞的留學政策已向中國學生傾斜,并將再設立多項獎學金,用于重獎中國留學生。新加坡旅游局教育服務署則表示,將從留學政策、獎學金、就業前景等多個方面,給中國學生提供最大優惠。
由于英鎊對人民幣的匯率持續下跌,目前,中國學生赴英留學的費用與過去相比,下降了近20%。一些家長認為,許多歐美高校都擴大了留學生的招生計劃,希望用教育振興經濟,加上人民幣升值,現在去國外留學“比較劃算”。
經濟不景氣,留學人氣旺?
法國、新加坡、英國等駐滬領館領事分析,從歷年情況看,“經濟低迷很多人選擇到校園再學習”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士,甚至包括中高級管理人員,都有在淡季“充電”的需求。
一些出國留學服務機構對如眼下是否是最佳時機觀點不一:一種認為,人民幣值錢了,可以刺激留學;其二,雖然學費生活費便宜,但國外打工和就業也隨之出現問題;其三,外國政府因為金融危機而降低了中國學生簽證門檻,目的是吸引中國留學生的錢財等。
澳大利亞駐上海總領事館教育推廣主管劉燕4日對記者說,中國學生喜歡出國的原始動力是中國教育資源缺乏,而不是中國人有錢,簽證門檻的降低只能說明中國學生在國外出問題的越來越少了。無論如何,家長不應存在占便宜的心理急于出國留學。出國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增長學識、開拓視野、尋求機遇、加速發展、彌補國內教育資源不足,像買生活必需品一樣,在需要的時候去購買,量入為出是明智選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