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主題:解密美國研究生院的招生原則
訪談嘉賓:竇文宇教授(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市場營銷學博士)
訪談關鍵詞:
獎學金審核標準主要是看你的學術成績,以及你的學術將來在這個領域發展的潛力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教授每天坐在那里,一個一個申請材料地看
和教授聯系,要掌握好這個接觸的分寸
你必須對你自己有比較好的了解,對你的個人計劃,個人愿景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成熟的判斷,只有當你的頭腦清楚之后,才能轉化成文字,那才能變成一份令人信服的自述信
訪談實錄:
主持人:非常歡迎關注滴答嘉賓聊天,留學美國的系列訪談,我們今天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嘉賓來到滴答網的現場,來和大家一起解密美國研究生院的招生原則,我們今天邀請到的嘉賓是香港城市大學市場營銷系的副教授:竇文宇教授!
竇文宇教授:大家好!
主持人:竇教授好,赴美讀研,對于我們這一輩學生來說,是個非常向往的升學選擇。根據美國駐華大使館教育商務部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我國申請赴美讀碩士的人數是去年的6倍,美國排名前120名的大學今年碩士申請已截止。您認為,在金融危機之下,中國學生申請讀研的熱情為何不減反增了呢?
竇文宇教授:我想這可能跟金融危機下很多人找工作的困難(有關系),很多人可能推遲了找工作的計劃,他們希望通過繼續學習,來提升自己,然后再在經濟好轉之后,再回到就業市場,這個現象在香港也存在,我想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主持人:面對這樣的競爭壓力,您認為在當下,中國學生能脫穎而出的關鍵有哪些呢?
竇文宇教授:我想學生要做的準備工作,無論金融危機存在與否都是一樣的,因為今年的申請人數格外的多,你的準備工作就應該做得更加細致,更加扎實,同時你的各項指標必須做得更好,盡力做到更好,因為對于學校來說,可以挑選的人多了,挑選的標準自然就會提高。所以說,申請者必須要把這個困難考慮得更加周全。
主持人:再來聊聊獎學金的申請現狀,我們知道,美國私立大學的教育經費一般來源于企業和社會捐贈,而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捐贈數量在不斷減少,不少大學都開始削減獎學金發放,并且嚴格獎學金評審標準。請問,目前來說研究生院的獎學金評審標準有哪些?較之以前是否有調整變化?
竇文宇教授:我我想獎學金的審核標準基本應該是不變的,無論金融危機與否,這個審核標準主要是看你的學術成績,以及你的學術將來在這個領域發展的潛力,過去的成績以及你未來可能在這個領域發展的可能性,主要看這兩點。
主持人:是否研究生階段學生拿全獎的可能性為零?
竇文宇教授:不能這么說,基本上每年美國研究生院學生拿全獎的人數都是固定的,并不會隨著申請人數的變化而波動,我相信即便是金融危機,美國今年出來的總獎學金數目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主持人:那會否和申請人所學的專業有很大的關系,就好像有人說,理工科的獎學金會比文商類的學生申請到獎學金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竇文宇教授:一般是這樣的,過去很多年都是這樣的,因為理工科的學生通常老師會有一些科研的基金,文商類的學生獎學金通常來自研究生院或者學校,相對來說,文商類學生的獎學金來源會少一些,所以總的來說,從事理工、生物、化學、或者做實驗的獲取獎學金的機會多一些,這樣的獎學金就是雇你為老師去干活的。
主持人:您認為能拿到全獎的取決性因素是什么呢?
竇文宇教授:我個人的觀點是“酒好也怕巷子深”,根據我錄取研究生的規律,每年我們會收到很多申請,但是很多教授都很繁忙,他們根本沒有經歷去看材料,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教授每天坐在那里,一個一個申請材料地看,很多時候,往往是遴選委員會到了最后一刻,大家匆匆忙忙地翻這些簡歷,然后就投票,如果這個時候你能提前跟老師或相關的教授有一定的聯系,我想可能會給你增加一定的印象分,當然了就是要掌握好這個接觸的分寸,就是說第一你必須保證到不打擾這個教授,第二就是你能為這個教授創造一點價值,這個分寸必須把握好,比如說你有一些特長,以及能為教授做的一些事,在這個申請材料中并沒有很好的表現出來,你可以考慮跟這些教授聯系,當然了,這個時候你要注意,如果你的英文寫作能力比較差,往往會耽誤了你,所以說這個分寸一定要把握得好。最后,總結一下,就是我認為“酒好也怕巷子深”,無論你的水準多高,能適當地為自己多做一點個人營銷,可能還是必要的。
主持人:那么,你們每年收到學生的申請材料之后,評審的程序是怎樣的呢?每一個程序中評審的標準又是什么?
竇文宇教授:每一個學校可能不完全一樣,總體來說,會有一個初步的篩選,會有教授的秘書先做一個簡單的篩選,看看各個條件是否全部符合,在材料準備都齊全的情況下,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提交給相關的人看,叫sculate,一種叫commite,大家開會的同事同時看,總之來說,學生的材料可能會被至少四個以上的老師同時看過。
[專題閱讀] 向美國出發,美國留學大講堂
竇文宇教授接受滴答記者專訪
主持人:那么在申請材料中,推薦信和自述信對于研究生申請而言,這兩者誰的作用會更為重要?
竇文宇教授:這個很難說,都比較重要,中國學生來說,如果對方的院校根本都不認識你的推薦人,這時候就會讓自述信顯得更重要了,如果你的推薦人是被對方院校認知的,那么推薦信的作用就比較重要了。
主持人:那么在自述信的寫作上,也有人說關鍵是要學會“用西方人的語言講述中國人的故事”,那么您是怎么看的呢?
竇文宇教授:首先我們要了解到,你的這個自述信是用英文在寫作,無論是你的遣詞造句,還是段落組織上,要符合西方人的閱讀習慣,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英文寫作會把最重要的話放在第一句,中文寫作則會把最重要的話放在最后一句,這些是比較簡單的,寫作上語法上都是比較好解決的問題,實際上你去找英語專業的學生去協助修改是可以的。
最難的在于,就是你如何通過自述信表達出你的個性,表達出你的特點,我認為這個就算是你雇別人幫你寫,也是很難寫出來的,就是說你必須對你自己有比較好的了解,對你的個人計劃,個人愿景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成熟的判斷,只有當你的頭腦清楚之后,才能轉化成文字,那么文字通過專業人士的修改,才能變成一份令人信服的自述信。那么,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自述信就是假設你個人站在評審委員會的面前,向他們介紹你是誰,你有什么特點,他們為什么要招你,你如果把自述信當成這樣來看,這個自述信就會變成你的個人宣言,應該這樣寫。
主持人:那么在申請材料的自我營銷當中,有這么幾個核心元素:學術能力、標準化考試、領袖潛質、實習經歷、社會責任感、社交能力、寫作能力等等這些,您認為這些要素在研究生申請中,哪些要素又最受研究生院的關注呢?
竇文宇教授:如果你申請的是學術類的研究生,你的學術能力應該是最為重要的,其他的都還次要。
主持人:在中國教育體制下,學術成績有時候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學生真正的學術水平,比如他的GPA有可能并不高,但他本人還是有很強的鉆研能力,這樣的學生在準備文書的時候,可以怎樣規避自己的劣勢呢?
竇文宇教授:非常不幸的是,我認為中國大學對于中國學生的學術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應該是不夠的,相比很多美國大學,他們本科階段就已經參與到學術研究中,他們無論在學術規范、學術理念、學術能力都比較強,當然,中國同學的優點在于,基礎比較扎實,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中國學生比較吃苦耐勞。
那么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彌補到學術能力的不足呢,我有個建議就是,如果你對某個方向的申請比較感興趣,你就必須對這個方向的主要的研究者的最新論文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看了最新的論文的基礎上,你要提出你自己的想法,如果能此基礎上去完善、延伸,或者在新的領域提出新的概念,那么每當你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我想教授會注意到。
主要就是這么兩點,第一你注意到了他們自己的研究是什么,第二就是你已經想到了可以在他們的研究上做一點什么更新的進展。這個我想在學術研究上沒有太多的捷徑可走,如果你的基礎很薄弱,無論你怎么包裝,都會比較困難。
主持人:上述情況也容易導致學生劍走偏鋒,材料“造假”,這點是美國院校最為反感的,很多中國留學生曾有不誠實的行為,例如考試作弊和論文抄襲等,給教授們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個別教授反感招收中國學生,請問這樣的偏見在研究生院招生中是否存在?
竇文宇教授:確實非常不幸的是,無論“造假”是否屬實,確實存在這些中國學生“造假”的傳言吧,我不知道這對于教授來說,每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最后決定投票的時候,教授都僅僅是投票,他們并不一定要說出自己的真實原因,我認為,“造假”這件事是堅決不能做的,無論你的水準如何。對于一些拿不到全獎的同學來說,可以考慮參與一些碩士項目,比如一些需要自己交學費的,往往有些同學通過參與這些項目,到了美國之后半年以后或者一年以后,他們可能也能拿到獎學金,剛開始可能沒有,但是隨著你的表現,你可能就會爭取到一些獎學金的機會,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主持人:就申請讀研的學生而言,什么樣的實習經歷才能讓院方更為青睞呢?
竇文宇教授:最好是和專業相關的,比如說科研的實習,會比較容易得到機構的認可。
主持人:有一些學生比較虛,比如會說自己參加過什么模擬聯合國啦、還參加過什么國際組織的活動啦,這些經歷對于研究生申請是否比較沒有作用?
竇文宇教授:這個不一定,如果是政府管理這樣的研究生,像你剛提到的“模擬聯合國”就會很有用,這個就看你的經歷和你申請的專業相關性有多高。
[專題閱讀] 向美國出發,美國留學大講堂
主持人:對于一些經歷較為平凡的學生而言,又該怎樣挖掘自己的亮點吸引校方的注意呢?
竇文宇教授:對于這樣的學生,要拿到全獎肯定很難,但也可以考慮先去第三國呀,去一些相對容易去的國家,比如說英國、澳洲、香港,可以先去上一個碩士學位,在這段期間,你在英語環境中找到這種感覺,提升你的成績,提升你的一些做研究的能力,因為這些地方,他們的研究規范還是比較好的,可能這就有助于你再下一步跳到美國去深造。
主持人:咱們再回頭來聊一聊院校選擇的話題,大多數中國學生在做這道選擇題時,往往只看風向標式的“院校排名”來決定申請學校,您認為學生在選擇研究生院的時候,應該更注重哪些挑選原則?
竇文宇教授:我認為是這樣的,作為研究生的話,各個方面的研究也有它所謂的排名,研究能力的排名還是可以考慮的,排名只是一個考慮的因素,但不應該是一個唯一的因素,還有就是研究方向,很可能你的老師就在一個比較小的學校,或者比較偏的學校,如果能和你興趣相吻合的話,完全可以不考慮所謂的排名,跟著老師走,我認為就是,排名固然重要,但是不為排名所左右。
主持人:另外在專業選擇上,學生也日趨理性,懂得量體裁衣了,那么據您對美國教育和美國社會的了解,對于希望留美就業的人而言,哪些專業前景更為廣闊?
竇文宇教授:傳統來說比如說理工、醫學、金融、會計,這些就是傳統中國學生留美的專業,那么現在是經濟危機,現在很難說過幾年之后會發生什么,是否還和原來一樣,總體來說,理工啦、醫學啦、生物產業,或者能源產業,如果你有興趣在美國工作,那么你就要重點關注哪些產業是他們的重點產業。
主持人:而對于希望學成后回國發展的學生而言,哪些專業又更為中國市場看好呢?
竇文宇教授:這就要看未來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可能中國市場需要的人才會比美國市場更多更廣,比如說包括學文科的,也許博物館專業,在美國已經成熟的專業,但是在美國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專業,我們的眼界可以開闊一點。
主持人:選擇DIY,還是選擇中介?這道選擇題一直都是留學道路上艱難的分叉口。您能否從院方的角度,來談談這兩種申請方式在研究生院申請中的利弊嗎?
竇文宇教授:自己申請的話,就是要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準備所有的材料,自己要做所有的工作,同時你也最了解你自己,優點在于你自己對自己全權負責,那么通過中介的話,優點在于中介能幫你省很多的時間,同時它能幫助沒有經驗的人提供很多的經驗和指導。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你的能力很強,并且對留學市場很了解,你的同學或者朋友能夠給年級提供經驗,可以選擇自己DIY,如果你的個人能力不強,而且對留學市場不了解,可能就會選擇中介比較好。
主持人:美國是一個包容多元文化的國家,有的學生看似很平凡卻偏偏備受青睞,有的學生確實才華出眾但也常遭冷遇,最后,請您是否能總結一下,美國研究生院校在招生時候,評審標準都有哪些呢?
竇文宇教授:在研究生階段,其實不可預定性比較少,通常研究生導師招一個學生進來,會先看這個學生在學術上是否有潛力,當然也可能會存在老師判斷失誤的情況,不過總體來說,這樣的意外很少,能力很強的學生真正被挑中的可能性還比較高,隨機性還是相對比較低。
主持人:最后請竇教授,來對我們滴答網的網友做一個建議,如果今年要申請赴美讀研的話,應該做些什么樣的準備?
竇文宇教授:我的最簡單的建議就是,你挑選的專業你一定要喜歡,是自己感興趣的,而不是僅僅考慮將來的工作是什么,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將來會在哪里工作,因為你只有對一件事有熱情,這樣的熱情才會反映到你的申請文書中,才能反映到你對這個專業的了解中,只有你有熱情,你才能夠對這個事情鉆得更深,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最后一點提醒大家的就是,申請學校的過程是一個很瑣碎,很艱難的過程,同時又經常看不到希望,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間,誰的耐心更好,更有毅力,誰能更有信心,堅持到最后,那么這樣的人才更容易成功。祝愿大家能夠在明年的申請中順利找到自己心儀的學校!!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竇教授今天接受我們的采訪。
[專題閱讀] 向美國出發,美國留學大講堂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