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好留學這根平衡木,是留學生和相應學校及政府共同面對的問題
“沒想到出國上學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與記者見面時,來自上海的杰西卡(Jessica)正在悉尼堪普西區一家新疆餐館打工,而她原本是準備來留學的。
但和來自四川的吉姆(Jim)一樣,杰西卡發現準備去上學的學校居然突然倒閉了。好在還沒正式繳納學費。吉姆則不那么幸運了,他已經在這所倒閉的學校讀了兩年,接下來不知道該怎么辦。
近日,澳大利亞環球校園管理集團進入自動破產管理程序,該集團擁有的五所私立學校因此倒閉,共約3000多名學生受到影響,其中中國學生1265名。
杰西卡和吉姆所遭遇的倒閉學校莫瑞迪安學院,正屬于該集團。
針對學校倒閉事件,澳大利亞方面已經啟動包括轉校和退學費在內的善后措施,并于11月10日和11日召開學生會議,聽取學生訴求,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中國教育部也于10日發出了留學預警,建議留學人員選擇私立學校留學務必慎重,并且不要再選擇上述五所學校留學。
留學移民夢
來自北京的小寧也選擇了莫瑞迪安學院留學,最近剛辦好簽證。和許多留學的高中生一樣,為了能夠移民,出身普通工薪家庭的他,選擇了成本最適合的澳大利亞。
“花20萬到30萬元,兩年后就能在那定居,對于國內中等收入的家庭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澳洲留學網的楊帆告訴CBN記者。
目前移民種類有商業移民、投資移民、技術移民、留學移民等多種方式。但商業移民和投資移民對經濟條件要求較高。“投資移民的投資金額要在600萬~700萬元,技術移民也要60萬~70萬元。”楊帆表示。
從2001年7月份開始,澳大利亞向留學生敞開了移民大門,允許他們大學畢業后,無需工作經驗就能直接在澳申請移民,而不用回國再申請。這對該國尤其看重的中國和印度兩個留學生來源地吸引力強勁。
“市場的需求讓更多的職業學校參與其中,尤其是在2006、2007年,基本是公立、職業學校都滿員,如果是頭年2月申請,要到一年后才能入學。”已對留學市場比較熟悉的楊帆,用“亢奮”來形容當時國內留學生的狀態。
【專題閱讀】澳洲五所私校倒閉事件追蹤報道
由于澳大利亞的留學移民政策比較寬松,入學的門檻也比較低,即便是處在經濟危機的當下,中國留學生在澳的人數還是超過了12萬人,刷新了歷史紀錄。
但這兩年,澳大利亞移民政策頻繁調整,從技術移民配額的縮減到關鍵職業清單的出臺,再到雅思成績的提升,移民門檻一步步抬高。本月初,澳大利亞政府開始討論取消赴澳留學與獲得永久居留權相掛鉤的政策。澳大利亞教育部長和移民部長已經表示,需要明確區分教育與技術移民之間的關系,留學生應被強求返回自己的原住國去申請澳大利亞的永居簽證。
這樣的移民政策,自然影響到留學的激情。“我們現在所辦理去澳大利亞留學的人數,是最熱時的十分之一。其結果就是頭幾年澳大利亞投資的職業學校必然面臨財務問題。”楊帆告訴CBN記者,他們目前給國內家長推薦的澳大利亞學校都是公立學校。
留學如“炒股”?
包括杰西卡、吉姆、小寧在內的大多數中國人,對于“學校會破產”都很難理解。而在此次事件中,受傷害的不止是學生和家長,一些中介公司也不例外。
據媒體報道,此次在澳大利亞滯留的千余留學生中,大多數是通過留學中介進行辦理的。以小寧為例,對于其已經打入該倒閉學校的10萬元等費用,為其代理的中介公司可能要賠償。當CBN記者聯系到該留學中介的相關人員時,對方以出差在外為由婉拒了采訪。
“就如股票一樣,當達到6000點時,是否要跟進是要思考的,否則跌到1600點,也是很無奈的,所以,留學中介也要有風險的意識,畢竟有前車之鑒。” 楊帆說。
事實上,莫瑞迪安學院早已不是澳大利亞倒閉的第一家私立學校。記者采訪到上世紀90年代從廣州來澳大利亞讀書的阿蓮,她告訴記者:“這種私校倒閉的事情,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1992年,我經人介紹到悉尼邦迪區一家計算機學院讀IT,當時總共需要的學費是2萬多澳元,我沒有那么多錢,但在校老師說交一部分也可以,就這樣我交了500澳元的定金,可是開學僅僅兩個星期,我再去學校上課,只見學校大門緊閉,教室里一片漆黑。后被通知學校已經關閉了,要我們回家等通知。但事到如今,退錢也一直沒有兌現。”
之所以今天的倒閉事件引發軒然大波,有留學專業人士告知:“是由于近年來中國留學人數越來越多,加之莫瑞迪安規模大,又涉及移民問題,所以造成了中國學生的恐慌。其實在澳大利亞教育種類很多,這種私校從很大程度上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公司運營。所以從這個角度講,破產倒閉也是一種正常現象。”
“在國外,很多國家早就意識到,教育服務在為各國獲取人才的同時,也是謀取巨大經濟利益的重要產業。教育的市場化程度很高,學校倒閉是很正常的。”楊帆表示。
【專題閱讀】澳洲五所私校倒閉事件追蹤報道
留學“平衡木”
澳大利亞私立學校的倒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澳大利亞現在教育體系問題的集中體現。如何在產業化經營中依然把握好教育質量這道關,從而取得雙贏,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國際化運營教育是澳大利亞的優勢項目,但是隨著一所所私校的倒閉,我們看到的并不只是一張張學生們無助的臉,更是在他們背后所引發的人們對澳大利亞教育產業的種種質疑。這種質疑無疑使得人們對澳大利亞教育的信任度大打折扣。而一旦信任遭到挑戰,澳大利亞引以為傲的教育產業,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記者從澳大利亞教育工會了解到,目前他們已經對現在私立學校的監管機制和保險機制向聯邦政府提出了建議,教育工會主席加沃里爾拉托斯(Gavrielatos)先生提到:“現在越來越多的私立學校面臨倒閉的危險,然而學生們卻在為所有后果而埋單。毫無疑問,很多問題出自政府對私立學校的財務狀況缺乏監管,而其未能夠保證這類學校的教育質量。”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留學中介,他們對此反應不一。一位在澳大利亞辦留學移民的中介說:“有些學生貪圖這種學院學費便宜,能移民,不顧學校本身的質量,就報名入學,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們對學生表示同情,但也警醒其他有意出國的學生,一定要注意了解學校信息。”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許多國家把中國作為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日本等國不斷擴大在中國的宣傳攻勢,對中國學生提供的簽證審批服務也越來越便利。有統計稱,按目前的出國留學規模,我國每年流向海外的教育經費近50億元。
目前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教育出口市場,教育產業的持續強勁也從一個方面保證了澳經濟的復蘇。英國政府也把海外留學產業當做國家的重要產業加以扶持。而包括新加坡、韓國等亞洲國家,也正在迎接中國留學生高漲的熱情。如何走好留學這根平衡木,是留學生和相應學校及政府共同面對的問題。
【專題閱讀】澳洲五所私校倒閉事件追蹤報道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