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底中國研究生招生將正式啟動,加拿大研究生的申請序幕也將同時拉開。中國與加拿大展開的碩士申請“拉鋸戰”打響,在這場較量中,你會選擇在國內讀研還是出國讀碩?
PK1:時間成本對比
國內研究生大多是三年制,個別院校是兩年制或兩年半。這兩到三年內,課程設置大多只有一年半,有半年到一年半的閑置,很多人在這段時間內找工作,寫論文,但也有些人終日無所事事,荒廢掉。
加拿大研究生學制一般是一年半到兩年,在這兩年內課程設置很緊湊,內容也很豐富。新通教育天津加拿大部經理張媛老師表示,加拿大是讀研留學比較熱門的國家。很多學生和家長也很青睞去加拿大讀研,教學質量等也不錯,學歷含金量也很高,未來就業形勢看好,并且可以快速移民。相比較而言,加拿大的研究生課程設置也更加實用。
PK2:學習成本對比
學習花費肯定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花費大小決定著很多人的最終選擇,成為是否出國讀研的關鍵因素。2013年去加拿大讀一年半至兩年碩士,生活費加學費需要30萬人民幣左右;近年來隨著加元匯率的降低,人民幣的升值,目前是1加元兌換6元人民幣,對留學加拿大費用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對于工薪家庭來說相對容易接受。
相比之下,在國內自費讀研成本相對較低,雖專業不同有所差別,但每年學費加生活費的花費也要在3-8萬左右,其實也并不便宜。
PK3:考取難度對比
國內考研跟高考類似,只不過考試分為筆試和復試。近些年來考研大軍不斷壯大,筆試的錄取比例也逐漸變得懸殊。據統計,碩士研究生的全國錄取人數在2013年達到53.9萬人,報考人數則有176萬人,錄取率在30%左右。
在加拿大,讀研申請沒有統一的入學考試,只要具備本科學位都有申請資格。國外大學對申請者的本科成績很關心,一般排加拿大的大學要求中國大學學生的平均成績最低在75分以上,排名越靠前的學校要求就越高,很多學校會要求平均分在80分以上。此外,他們對語言要求很高,很多學校要求有托福或雅思成績,除此之外,有的學校商科專業會參考GMAT成績;理工科背景的學生會參考GRE成績。
中國考研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氣勢,而加拿大碩士,更看重的是學生本科階段的一貫表現,本科學習成績基本能夠達標,只是語言成績有些難度,有很多人語言不合格,需要專門去讀半年到一年的語言或預科課程,以便達到碩士專業課的聽課標準,這類的學生會考慮申請碩士雙錄取或預科課程。
PK4:證書含金量和競爭力對比
學得如何,需要在就業市場上真刀真槍地拼比一番。研究生就業并不樂觀,尤其是文科研究生就業屢遇瓶頸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很多單位都寧愿選擇專科生。在加拿大讀研畢業后有兩個選擇,留在當地或回國發展。為了吸引人才加拿大放寬了移民政策,如在加拿大獲得碩士學位,可以直接獲得3年工作簽證,有一年工作經驗就可以申請長期居住永久居民權,直接移民。在部分省份,例如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和安大略省,碩士學位的學生在畢業后可以直接移民無需工作經驗的限制。因此留學生在國外工作,留下定居概率很大。
如果想要回國就業,即使專業經驗有限,語言也是一大優勢,從事一些國際貿易中的翻譯工作相當有優勢。由此不難看出,在國外讀研的綜合競爭力顯然要優越一些。 但需要認清的是,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很多,學歷的高低與否或許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學習階段奠定知識基礎,注意能力培養,有良好的自信心。
建議:仔細分析明確目標---“隨著國外讀研成為中國學子的平行志愿,學校和專業的選擇越來越關鍵,需要學生對自身情況有明確的認識,也需要對目的國簽證和院校政策有準確理解。”目前,本科生比較熱衷的加拿大,其研究生申請很復雜,是一個系統工程。
PK5 就業形勢對比
“位”來與未來!2013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被譽為史上最難就業季!這將嚴重影響大三學生將來的就業形勢。建議大學生務必在就業選擇中別盲從,要多積累,要注意先就業后擇業,先養家糊口,保證基本生存,同時工作經驗的積累也是越來越重要的。在幾類畢業生的就業率比較中,不難發現專科生就業可以達到90%,本科生最低,研究生和博士還不錯。隨著本科生的擴招,如今的二本、三本生已經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在此,也提醒學生們,要注意主課和副課學習的時間比例,因為研究生更加專業化、具體化,尤其在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的就業率更高一些。房屋租金暴漲,薪酬實際價值降低,二線城市就業機會也開始變難,一線生活成本又太高,這一切都造就了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狀,于是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考慮讀研。今年在加拿大剛剛畢業的李同學,因為在學期間,就積極參與帶薪實習CO-OP項目,于是在畢業前就已經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當然和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薪酬和工作經驗豐富的學長相比還是有差距的,但仍然達到了月薪3000加元,合計人民幣18000元,而他的學長已經工作了2年,目前薪酬是年薪6萬加元,合計人民幣36萬。不難發現,實習經歷對于學生們第一份工作的影響和幫助越來越大,同時在加拿大碩士畢業的學生都會獲得3年工作簽證,可以留在當地工作與擇業,所有省份都可以在工作滿一年后直接申請移民,而安省還可以在碩士畢業后直接移民,獲得永久居民權,長期在海外工作與生活,并享受高福利和良好生活保障。
新通教育天津加拿大部經理張媛老師認為,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讀研,學生都需要仔細分析自己,真正了解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但如果選擇赴加拿大讀碩士,務必注意申請時間和截止日,2014年9月的碩士申請即將拉開序幕,9月陸續開始網上申請,詳情歡迎咨詢022-85581758轉856加拿大研究生申請手續怎樣,錄取條件如何?這些都應該是準備去加拿大留學研究生的人應該關注的要素,下面是張媛老師關于加拿大研究生申請手續及錄取條件的介紹。
加拿大碩士申請條件
1、擁有本科學士學位。這是申請加拿大碩士的最基本條件。申請時可以是在讀狀態,還沒有畢業證和學位證,到學校報到時后補。
2、擁有語言成績。加拿大的碩士研究生大部分都不提供雙錄取,只有少數學校提供雙錄取課程,在準備申請的時候,就應該具備語言成績并達到碩士研究生的錄取要求。通常情況下,加拿大的碩士錄取對于語言的最低要求是:托福550分以上或者雅思6.5以上,好的大學還會有更高的要求。
3、大學平均分GPA成績要高。GPA也就是大學成績的平均分,有的學校也以美制分數(即滿分4.0)來表示。加拿大研究生的最低錄取標準為75分(百分制)或者2.6以上。一般大學對于大學平均分都會要求在80%以上,而更好一點的大學還會在此基礎上要求后兩年的專業課成績要在85%以上。這是因為碩士研究生是協助導師在某一專業領域從事研究工作,所以導師對學生是否具有該專業的知識背景、是否具備相關領域的研究經歷非常看重。而對于大多數沒有研究經歷的學生來說,在校的專業課成績就尤為重要。
4、GRE或者GMAT成績最好能夠具備,而且還要好。對攻讀碩士研究生的申請人,除需通過TOEFL或學術性IELTS外,加拿大的大學一般還要求其通過GRE或GMAT,但這一要求因學校而異、因專業而異。雖然很多加拿大大學的理工科碩士研究生項目不要求GRE成績或只是“建議有GRE成績”,但如果申請人具備良好的GRE或GMAT成績是體現其競爭性的一個方面,有可能優先被考慮錄取。通常對于這些成績的要求是:GMAT需要550-600以上,GRE需要1200以上。
加拿大的碩士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以培養研究人員為主的碩士,如文學碩士、科學碩士、應用科學碩士等;二是以專業人員為主的碩士,如會計碩士、金融碩士、工程碩士、教育碩士等。兩者之區分在于前者是培養研究人員,后者是培養專業人士。
在課程設置方面,專業碩士課程較多,一般有10到15門課程,再加課題報告或實習報告。而研究碩士課程一般4到8門,再加論文。報告由指導老師閱后打分,而論文必須答辯。課程內容方面,專業碩士課程注重實踐,并常與專業協會的考試內容有關。如會計碩士的課程被會計師協會的考試認可,金融碩士的課程被金融分析師承認,工程碩士的課程被工程師協會認可。學生畢業后可憑碩士課程的學分,免修專業協會的課程,而直接參加專業協會的資格考試。研究碩士的課程重視理論、模式、創新的概念。專業碩士一般能在12至18月內完成碩士學位學習,研究碩士完成時間一般在一年半至三年,視其完成論文答辯時間而定。
幾乎所有加拿大的大學都有研究碩士項目,但是每個大學只開設為數不多的專業碩士項目。因為教授們一般不愿帶專業碩士,這類學生對教授的研究,發表文章幫助不大。而且聘請能上專業課的教授,學校要付更高的工資,有些教授來自于專業領域,薪酬更高,這也是為什么專業碩士的學費要比研究碩士的學費貴。有些大學沒有足夠的具有專業知識的教授團隊來承擔這類碩士項目,大學之間爭奪這類人才也很激烈。
因此,學生要找專業碩士項目很難。例如,加拿大只有四所大學有會計碩士課程:多倫多大學、布魯克大學、滑鐵盧大學、薩斯卡通大學;只有圣瑪麗大學有金融碩士課程;只有達爾豪斯大學有網絡工程碩士課程;只有溫莎大學有汽車工業管理碩士課程;只有紀念大學有石油和天然氣管理碩士課程。
申請專業碩士一定要仔細在大學的網站上查詢確認。在申請過程中,專業碩士的申請程序較簡單,因為無需找指導教授;研究碩士一般先要有指導教授接受。但加拿大大學很少為專業碩士學生提供獎學金,而研究碩士有可能拿到助研金或助教金。專業碩士畢業后將面向企業界、工業界,薪水較高。研究碩士畢業后,可繼續讀博士,可在科研單位搞研究,或任職于政府和非牟利的民間機構,他們的薪水往往低于專業碩士畢業生。
考慮到加拿大碩士申請的難度和復雜程度,建議學生們今年盡早著手準備申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