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5萬名在德國高校注冊的外國學生中,中國學生以23883名的數量位居第一位,依然是德國留學生當中最大的群體。這一數字比去年的22828名又增加了一千多人。在二級學位體系取代了傳統的學位體系之后,更多的中國學生中意德國高校的碩士課程,選擇碩士課程的人數高于本科和傳統本碩連讀課程,這一趨勢還在繼續加大。
留學生畢業后可在德居留18個月
據悉,德國聯邦議院于2012年4月27日通過了歐盟高知人才引進方針實施法案。此法案擬定對居留權作出一些深遠的革新:日后在學習期間,允許外國學生每年兼職工作的時間由90天延長至120天。學業結束之后,允許外國學生在德國居留的時間由12個月延長為18個月,以便找到一份符合自己資質的工作。在找尋工作期間,允許外國學生可以不限時間地工作。工作簽證不再需要通過聯邦就業局審核同意。此外,新規定還包括長久居留許可可以在工作兩年之后發放。德國駐華使館簽證處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共有1萬名中國學生獲得德國駐華使領館頒發的簽證前往德國學習。
據《世界大學新聞網》報道,德國高等教育數據統計局日前對1萬名大學畢業生的調查顯示,畢業1年的德國大學本科生失業率約為4%,而應屆畢業生表現更佳,僅有2%的普通大學畢業生和3%的多技術學院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均好于全國平均5.9%的失業率。
德國聯邦教育部部長安內特·斯萬卡指出,由于目前德國勞動力市場人才缺乏,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前景良好,工作與自身能力不匹配的情況很少。在收入方面,大學畢業生的稅前工資水平有了大幅增長。職場新人的平均年收入為3.3萬歐元,其中醫學院畢業生的平均年薪可達5萬歐元,而人文學科的大學畢業生平均年薪為2.7萬歐元。畢業1年后,77%的大學本科生和53%的多科技術學院本科生選擇繼續學習,主要是攻讀碩士學位。調查認為,這就是由于個人學習動力,而非擔心失業。
中國學生在德平均月消費5000-7000元
德國高校絕大部分是由國家撥款資助的公立學校,這些學校一般不收或只收取很低的學費。德國目前還有一個聯邦州收取學費,為100-500歐元,即下薩克森州;不收學費的聯邦州的大學只收取每學期100-200歐元的學雜費,其中包括管理費、注冊費、福利費或學期票。另外,部分聯邦州只對學習時間超長(Langzeitstudium)的學生或者攻讀第二個學位的學生收取學費。德國大學中的MBA課程大部分收費,而德國高校對于博士研究生一般免收學費。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學生在德國的平均每月花費為5000-7000元,所以一年的整體費用通常不超過10萬元人民幣。德國大學通常不設獎學金,主要由DAAD等組織和各類基金會提供。DAAD面向中國學生提供的獎學金項目可以在DAAD駐京辦事處網站查詢及下載:www.daad.org.cn。
根據項目不同,申請截止時間和申請所需材料均有所區別,按照項目規定提交申請即可。隨著德國高校的教育改革,越來越多的德國高校開始自己提供獎學金。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申請到此類獎學金,詳情可以向德國高校咨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