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背上10萬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留學吧!

          首頁 > 

          留學

           > 背上10萬塊,來一場...

          背上10萬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留學吧!

          導語:全民出國的時代已然到來。除了美英澳加這四個“冷艷高貴”的高支出留學熱門國,10萬元已經成為合理預算。實際上,只要潛心研究,即使是富貴階層霸占的留學目的國,10萬塊錢也絕對能撬開他們的大門。

          如果有10萬塊錢,一個已滿18歲的成年人能用它做些什么?

          可以來一場歐洲或北美的小資游,可以經濟劃算地走遍全國,也可以窮游亞洲或南美……這是旅游類。

          可以在國內讀完四年大學、三年研究生,剩余的錢甚至還可以報幾個提升技能或品位的興趣班……這是提高類。

          當然,也可以買一大堆衣服、鞋子、包。如果提升購物檔次的話,這些錢甚至還不夠買個奢侈名牌的包。

          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把三者適度地結合起來—出國游加個人提升再加適度購物?還真有!留學就是其中之一,但不要把這些高性價比的留學方式想象成完美女神,它們也各有利弊。

          北歐開收學費

          北歐四國分別是瑞典、丹麥、芬蘭和挪威,考慮到免學費、高福利、生活環境安定、教育質量過硬等因素,加上擁有烏普薩拉大學等世界知名院校,瑞典向來是國人留學北歐的首選。不過,那已經成為過去時,因為從2011年起,包括瑞典在內的部分歐洲國家開始收學費了。

          在采訪中,我們聯系了兩位享受到最后一屆免費瑞典教育的受訪人,其中一位明確表示,當初選擇去瑞典讀書,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免學費;如果現在再選一次,他是不會再去瑞典了:“從我內心來講,瑞典的大學收學費,是對它留學優勢的極大削弱。如果用同樣的學費,我更可能去英國,因為英國的大學文憑在國內的認可度更高。再說,還有其他不收學費的歐洲國家,比如挪威、芬蘭,尤其是芬蘭,有赫爾辛基大學、坦佩雷這些學校,不管是文科還是理科,一點不比瑞典的學校差。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如果再選擇的話,可能不會再選擇瑞典。”

          比利時入學不易,德國畢業很難

          在免學費的歐洲國家,每年的入學注冊費只約合幾千塊人民幣,加上生活費,一年10萬元人民幣可以過得很不錯。這個不錯包括吃到沒什么污染的食物、呼吸到沒多少PM2.5的空氣以及親身體驗異邦的文化等。

          如果所在的國家是歐盟申根國,那就真的可以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異國游了。話說當年英國尚未加入申根國,甚至連去一衣帶水的愛爾蘭都要辦簽證。最讓廣大留英學子羨慕的就是,在其他國家留學的同學,可以在心情好的時候買張歐洲之星的火車票,火車開到一個城市,就在那里逛上一天,到了晚飯時分再考慮今天是回去睡,還是找間旅店。苦哈哈的留英學生不得不先做好所有的旅行計劃,再花大把的銀子和時間跑到倫敦去辦申根簽證,一路上還要祈禱千萬不要因為天氣啥的不可抗力耽誤了行程、引發連鎖反應。

          記者曾在英國讀了一年研究生,在此之前特別羨慕一個本科留德的哥們兒。話說他剛到德國的時候,在社交網絡上瑟得可以。第一年就打雞血似的趕場了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的各大傳統節日,并且在網上曬出了狂歡節、游行之類的照片,還曾矯情:“法國紅酒比德國啤酒更適合我。”

          不過后來的事情都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這就是傳說中的德國讀書畢業難——記者和哥們兒同屆,我寫本科畢業論文時,他做本科畢業設計;我讀完一年期的碩士,他還在做本科畢業設計;我已經開始工作,他本科畢業剛開始讀碩。他社交網絡上的旅行照片越來越少,課余時間越來越多地撲在了兼職工和暑期工上。我們聊天的內容也從五花八門變成了:

          “畢業留下工作?”

          “想中國了,要回去。”

          “啥時候回呀?請你吃烤鴨。”

          “畢業設計還在修改,得明年過年了。”

          ……

          其實哥們兒的悲催經歷并非個案,最近聽說他真的畢業了,并且找到了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更難得的是,這份工作可以將他外派回中國。這可是不少留學生工作的理想境界。

          難畢業這件事兒也不僅限于外國學生。記得記者曾在前年采訪了一位在北大做研究的德國博士生。這位土生土長的德國姑娘已經身處博士生的第十個年頭了。“我們不收學費,導師要求高要求嚴,也正常。”

          國內著名留德自助網站ABCDV網站的創始人李繼源分析,這不僅與德國的大學不收學費有關,也與德國大學由政府資助有關——教師們享受著高工資,衣食無憂地做學問,學術環境相對純粹。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比利時,比利時的大使就曾通過向學生們建議:先學好法語或弗拉芒語,再來享受比利時的高等教育。除了擁有布魯塞爾自由大學這樣的國際知名院校,留學比利時的消費水平也相當有競爭力。

          中國學生在比學習,每年需要交納835歐元(約合7100元人民幣)的注冊費和補充注冊費 :

          第一階段(本科)及第二階段基礎(研究生),中國學生所需繳納的補充注冊費為1923 歐元(約合16500元人民幣);補充研究生階段,中國學生所需繳納的補充注冊費免費;第三階段:博士,中國學生所需繳納的補充注冊費免費(從第二年起,每年只需32歐元的登記費用)。

          使館給出的生活費預算為850 歐元/ 月(約合人民幣7300元),這其中包括了課程、書籍費、房租、飲食、醫療(保險和醫療費)等等費用。這么算下來,如果讀一年期的授課型碩士,總消費大約在10萬元。

          可惜比利時既不像荷蘭那樣,將英語授課普及;也不同法國一般,開放在法語言課程;倒是和德國共享了嚴格的APS審核制度。據李繼源介紹,APS旨在審核申請者從小學到大學的成績真實性。在提交申請時,十幾年來的畢業證和保留的成績單統統需要上交,審核處會致電學校教務處進行抽樣調查。

          更慘絕人寰的是,學生們還要到使館參加APS審核的筆試和面試,試題來自使館的大題庫。哪怕你是地道的理科生,也很有可能被考到馬克思主義導論;或者學了多年的史地政,卻有幸被考到了孔雀石的化學式(友情提示:Cu2(OH)2CO3)。

          APS審核已經進行了十多年,成為中國學生留德、留比的第一道門檻,這道關口的淘汰率近年高達40%-50%。目前,到比利時就讀的中國學生大都通過國際交流項目。

          帶薪留學,語言關是頭道坎

          不管收不收學費吧,生活費還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即便在高消費的北上廣,作為一個自食其力的“漂族”,一年5萬塊錢的生活費也足夠過得不錯。要知道,能夠自給自足的上班族通常比學生花起錢來更大手大腳。可是,在歐洲的大部分國家,一年的生活費林林總總加在一起,都在6-8萬塊上下。要是留學期間能通過兼職自給自足該多好啊。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這是永恒的供求定律。記者第一次聽說的帶薪留學項目,是某機構推出的西班牙對外漢語教學項目。這個項目將技能培訓和工作結合起來:先選拔出有意向做對外漢語教師的申請者,他們將在中國接受500課時的西班牙語課程培訓,到了西班牙后入住馬德里有漢語家教需求的寄宿家庭,通過教授寄宿家庭孩子漢語來賺取食宿;與此同時,項目參與者還需在科米亞斯主教大學,參加對外漢語培訓項目,系統地學習如何教學,結業后不僅可以繼續在寄宿家庭做漢語家教,還可以進入當地公立學校帶班。

          這項目看上去實在是太劃算了。不過,因為寄宿家庭更希望年輕女老師入住,被批準參加該項目的所有學生,幾乎都是剛剛大學畢業的女生。即便愿意去異國他鄉入住一個陌生家庭,女生們還是需要考慮自身的安全問題。

          “為什么基本只要女生?”

          負責該項目的中方老師王行看出了記者的疑問:“嗨,你想想,家里忽然住進來一個20多歲的毛頭小伙,還要和小孩子朝夕相處,人家能放心嗎?”

          至于居住條件,王行則提起了另一個客觀情況:“我們的寄宿家庭都住在馬德里的富人區。你想啊,他們就像是舊時代的貴族一樣,給自己的孩子聘了一位包食宿的語言家教,普通家庭哪兒負擔得起啊。”

          這個項目的工資是每小時15歐元,已然是留學生打工的高薪行業。但事無完美。比如這個項目只能拿到一個對外漢語的資格證書,還不保證能得到全歐洲的承認。那么問題一:如果是去西班牙讀一年期的碩士(在西班牙讀碩士,平均一個學年的學費為2407歐,約合人民幣21000元,加上生活費6-8萬,總消費恰好10萬塊),能否通過教中文或其他工作方式自給自足?

          這是個充滿壯志雄心的規劃,一旦實踐就會發現自己不堪重負。首先,只要在當地工作,不會西班牙語必然成為一大劣勢。就拿上文提到的瑞典來說,據留學生介紹,盡管瑞典開了不少英語課程,但如果不能熟練掌握瑞典語的聽說讀寫,找工作基本沒戲。并且,西班牙語入門容易精通不易,如果學生選擇的是英語授課,且沒有西班牙語基礎,那么,是否可以留下就業呢,這一年能掌握西班牙語就很不錯了。

          問題二:畢業或者項目結束后呢?據西班牙的法律,留學生必須在西班牙學滿3年后,才能獲得工作簽證。客觀上就要求一部分學生多讀2個碩士學位以待夠3年,換取畢業后的工作簽證。這就需要更多額外的費用來支撐在西班牙的生活食宿了。

          日本打工留學,還能攢錢

          在記者們所接觸、了解的所有項目中,有這么一個項目不僅以留學生畢業后留下工作為導向,而且海外校方也希望留學生能夠留下來多工作幾年。這就是日本大阪國際專門學校的酒店管理專業項目。

          和上一個對外漢語教師項目一樣,這也是一個需要先過語言關的項目,大部分的申請學生都是中國外語院校日本語專業的學生。他們中的不少在國內就通過了日本語語言能力測試,并且拿到了最高的N1級。由于這個項目的學生們將進入日本的5星級酒店從事服務性工作,學生要想參與該項目的深造,語言水平必須達到N1級才可以。

          過了語言關,就是為期1年的項目課程和在5星級酒店的實習。學生在這個項目里不僅會學習地道的日本禮儀,而且能習得一定程度的英文和法語。由于日本對留學生打工的時長放得很開,且給予學習期間免稅的優待,實習期間的收入至少足以支付生活支出。如果暑期辛苦一下,做份全職工作,還能存點錢。

          這個項目的留學生除了來自中國大陸,還有不少來自港澳臺地區及韓國。其中大陸學子畢業后的就業率最高,達到97%,因為他們學習最努力、成績最好。負責該項目亞洲區推廣工作的山口和岡本告訴雜志記者,由于日本社會老齡化嚴重,他們非常需要外來工作者;尤其是日本近年旅游業發展勢頭很好,5星級酒店稀缺復合語種人才。而大多數日本人由于受本國語言發音方式的影響,英文都不太好。中國學生在這一點上,確有優勢。不過山口和岡本兩個人的英文都很地道,他們的英文老師們大都是生長在英美的美籍和英籍亞裔。

          加上中國游客是現在日本旅游業接納游客中,數量上升最快的群體,英日文俱佳的中國留學生自然成為5星級酒店的香餑餑。更讓山口和岡本看好的,是中國學生的工作態度:“他們工作就像學習一樣,非常認真。我們相信他們都會工作上兩三年再回中國,那時也一定會因為這段經歷有更好的前途。但是港臺地區的學生,他們太瀟灑了,不少人來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體驗生活,所以很多人一畢業就回國,或者最多工作一年就走了。

          山口和岡本很了解中日兩國近些年的外交尷尬,他們在招生中最長聽到的來自中國家長的問題就是:”日本民眾友好不?我的孩子過去會不會受到歧視甚至薄待。“岡本再三強調:”政府是政府、生意是生意、百姓是百姓。“事實上,日本政府對待中國留學生還是很好的,不僅對留學生學習期間打工收入免稅,而且繳納了醫保的留學生可以完全享受國民醫保。岡本講了真實的故事:有個中國女生到了學校不久就查出患了癌癥,于是果斷就醫、手術、療養。直到痊愈,她自己大概花了約合人民幣1000多元,其他的費用全都由醫保負擔。現在這個女生不僅順利結業,而且已經進入一家5星級酒店工作一年了。

          事實上,兩個日本招生官對中國民眾的對日態度也是心里打鼓。交談時,他們還試圖了解:”你們作為知名媒體的記者,現在采訪我們,是否表示我們兩國在外交關系上……(有所緩和)?“

          全民出國,還得靠咱鄰居和第三世界的兄弟

          全民出國的時代確實已經到來。除了美英澳加這四個”冷艷高貴“的高支出留學熱門國,10萬元已經成為合理預算。

          實際上,即便在美英加澳,10萬塊錢也有望實現留學夢想。

          攻略一:當然是用百分之一千的努力贏得獎學金,與學有關的世界永遠屬于學霸和學神。

          攻略二:到美國讀偏遠地區的州立大學或者社區大學,收費低、消費低。如果這期間成績好,可以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拿獎學金去名校。

          攻略三:讀技術型院校的技術型專業,比如園藝、廚師等,即所謂的移民專業。時間短,容易就業。

          攻略四:短期游學。

          那么如果不盲目追求留學熱門國家,就是想先踏出國門看看,而且又希望學點真東西。那么亞洲國家和第三世界兄弟國家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韓國

          韓國國立和公立大學的本科生一年學費大約是1.5-2萬元人民幣,研究生是2-2.5萬元人民幣;私立大學本科生一年學費大約是3-4萬元人民幣,研究生4萬元人民幣。碩博期間可以拿到免學費的半獎或全獎。

          生活費約3萬元人民幣,包括住宿、伙食、交通費和保險費。在韓國打工比較容易,收入不高,但可以負擔起生活費。記者的閨蜜留學韓國多年,從研究生起就靠自己賺生活費,不僅如此,還能每年都送自己一個大件兒,比如電腦、大屏手機,等等。

          馬來西亞(有類似項目及留學優勢的還有泰國)

          因為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獨立后又是英聯邦成員國,所以在教育體系方面,馬來西亞一直緊隨英美。現在,馬來西亞已加入”華盛頓協議“,該協議由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13個國家簽署,規定簽約國所有的大學在工程專業學歷教育方面必須符合聯盟高等教育標準或質量。這使得馬來西亞的文憑廣受認可。

          馬來西亞的公立大學均由政府投資,不會出現高校倒閉事件。

          本科學費約0.8-1.2萬人民幣/年

          碩士學費:約1.2-1.5萬人民幣/年

          雜費約2000-3000人民幣/年

          生活費:約2-3萬人民幣/年

          每年實際費用:約3-4.5萬人民幣/年

          馬來西亞的不少私立高校受到我國教育部的認可,同時他們和不少歐美國家開展了聯辦課程,類似中國2+2、1+1等合作辦學模式。

          私立大學本科學費:4-5萬左右人民幣/年

          雜費:1萬左右人民幣/年

          私立大學碩士:學費:7-9萬左右人民幣

          古巴

          古巴作為第三世界兄弟國家,實在是學習西班牙語的好去處。不僅因為中古兩國一直交好,兩國間還有不少政府教育交流項目;最實在的,看看消費就知道了。

          大學預科(語言)費:1.12-2.1萬人民幣

          本科學費:2.5-3.7萬人民幣/年

          碩士學費:1.56-3.7萬人民幣/年

          學生公寓住宿約合374元人民幣/月(含學生食堂餐費)。如果自己做飯,每月約合187-374元人民幣。

          看到這兒,作為北漂的記者不禁淚流滿面,這年頭還有包餐包宿一個月400塊錢打住的地方?!不僅如此,古巴的大學還提供免費醫療。

          俄羅斯

          這兩年,俄羅斯的別稱成了戰斗民族,不過,赴俄留學不太需要爹媽在國內拼命戰斗掙錢。

          同等教學水平下,俄羅斯的學費僅為其他發達國家的1/6到1/4。

          一般來說,俄羅斯預備系的學費在1-2.25萬人民幣/年,

          本科學費1.56-2.25萬人民幣/年,

          碩士學費2.5-6.23萬人民幣/年,

          博士學費2.6-6.85萬人民幣/年。

          著名的音樂、美術、體育、醫學類專業的學費略高于此。

          生活費每年平均在3-4萬人民幣左右,住宿費用平均在30-170美元/月。

          如此看來,其每年留學總費用不超過10萬元人民幣,與工薪家庭的經濟狀況相匹配。

          一心圖便宜,提防被”野雞“坑

          干啥都是有風險的,但留學一旦出現學業中斷,確實會損失慘重—錢打了水漂,本應用來學習的時間中斷,獨在異鄉經此變故,心理難免不受到打擊。所以留學這個大事兒,真不能過分圖便宜、圖省事兒。

          最常見的留學風險就是進了野雞大學。這里所指的野雞大學還不是指西太平洋之類雖未得到教育部認證,但合法且有些年頭的大學。有的野雞大學真的是掛羊頭賣狗肉,且隨時可能倒閉的劣質學校。

          所以,如果有的學校告訴你學費低廉、門檻不高,而且可以先入學再學語言,那么,你來到的所謂大學,很有可能只是鉆了法律空子的無良商人租用的一棟辦公樓,請來幾個裝腔作勢的退休教師,然后有一搭沒一搭的教語言,周圍清一色的國際學生。雖然這些學校都是符合當地法律,有擔保學生簽證權利的”合法學校“,但是,所有的學費到頭來可能只是買了一個學生簽證。

          如何避免這種坑爹的留學陷阱?中國留學服務中心車偉民處長告訴雜志:”推薦選擇教育部上榜的國外院校,回國后可以順利辦理學位學歷認證。“

          平民留學乍一聽是個小眾選擇,深挖之下才發現,即便作為行業挖掘者的記者們,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本期所呈現的高性價比留學方式,也僅算是管中窺豹,供讀者參考。

          拎客

          北歐四國學費情況(僅針對非EU/EEA公民;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學費不同)

          丹麥:學士、碩士項目約90000 DKK(人民幣10萬)一年;博士項目有收入(每月稅前約3萬)。

          瑞典:學士、碩士項目約110000 SEK(人民幣10萬)一年;博士項目有收入(每月稅前近3萬)。

          芬蘭:學士項目及部分碩士項目免學費;部分碩士項目約8000 EUR(人民幣6萬4)一年;博士項目有收入(每月稅前近3萬)。

          挪威:公立大學學士、碩士項目免學費;博士項目有收入(每月稅前3萬余);私立大學學士、碩士項目約60000 NOK(人民幣6萬2)一年。

          同題問答

          SA=Studying Abroad

          SA: 目前貴國的哪些高等教育項目向中國留學生開放?

          瑞士駐華使館教育處:

          瑞士公立大學的所有專業都向國際學生開放,包括符合要求的私立學校,也在廣泛接納外國留學生。但我們的課程教學大都使用德語、法語和意大利語,這是瑞士的三大官方語言,現在越來越多的課程開始啟用英語授課。但如果留學生不想在專業的選擇上受到限制,還是先過語言關吧。

          西班牙駐華使館教育處:

          我國的82所大學全部向國際學生開放。去年,西班牙共開放了2464個本科專業、3519個碩士項目以及1650個博士生項目。我們官方大學的學歷受到國際的廣泛認可。自從2007年,中國和西班牙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后,我們兩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實現了互認。

          SA: 貴國是否有計劃鼓勵中國留學生去接受高等教育?我們兩國之間有哪些有利于學生交流的項目?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以色列政府非常鼓勵中國留學生來以學習,每年會設立1000多個獎學金項目。可能因為市場宣傳不夠,所以中國的學生們不熟悉。也有可能是因為中國的家庭經濟實力確實好,他們都是準備了充足的資金才把孩子送出去留學的,不一定需要獎學金。但我相信,如果說有更多人知道以色列教育的高性價比,肯定會有更多中國學生來以色列留學。

          瑞士駐華使館教育處:

          瑞士和中國的很多大學都共建了交換生項目。學生們可以找到自己學校的國際辦了解情況。另外,中瑞兩國政府還為青年科研工作者們創造了很多科研交流的機會,大家可以在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網站上查詢具體的項目。另外,今年6月12日,瑞士駐華使館教育處還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瑞士日活動,向大家介紹最新的留學項目。

          西班牙駐華使館教育處:

          自從2007年,中西兩國簽署了協議后,我們就一直致力于在中國推廣西班牙語。另外,我們一直在理工科、設計、藝術和音樂等領域加強合作。這些也是近來來中國留學生們不斷高漲的留學意向。盡管現在我們的藝術留學生數量很少,但很快,我們就會出臺新政,方便更多的中國學生入讀西班牙大學。

          首先,西班牙學位課程的學費非常有競爭力。這跟我們政府對西班牙高校的大力支持分不開。學生們也可以廣泛搜索獎學金項目,我們的公立和私立大學都有不少獎學金支持學生深造。

          目前我們對于中國學生來說的一個主要優勢就是西班牙也可使用高考成績申請本科了,超過高考總分45%的學生就可以申請了。現在享受這一便捷政策的生源國有法國、德國、意大利和中國。

          比利時駐華使館教育處:

          今年習近平主席訪華的時候曾與我們的國王簽訂了包括教育在內的多項合作。事實上,兩國的著名高校之間一直維持著密切的合作與交流。現在包括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內的多家中國高校,都有同我們的交流項目。

          目前,比利時十分注重保護語言及文化的多元化,所以大范圍展開英語授課。

          SA:中國有句老話,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請問在貴國及周邊國家旅行的開銷如何?對留學生來說,出游方便嗎?

          西班牙駐華使館教育處:

          西班牙本身就是旅游國度,加上自己是申根國,所以在西班牙讀書,可以盡享旅行樂趣。鑒于此次的專題給出了經濟預算,我們不妨通過省錢的方式為學生們算算,如何窮游歐洲。

          首先,西班牙的生活費用不算高,在比較好的地段合租,自己負擔的費用約300-400歐一個月;每周花在吃上面的費用,60-70歐足夠了;這樣算下來,生活費一年約合4-5萬

          但如果對生活質量要求不太高,比如選擇條件稍微欠佳的居所,每月就能省出50歐的房租。西班牙人沒有每天在外面吃飯的習慣,只有聚會的時候才會下館子聚餐。而平時購買菜、肉、水果等,去菜市場比去超市便宜不少。由于牛肉的價格是雞肉的三四倍,多吃雞肉少吃牛肉也能省不少錢。這樣儉省度日,一個月能省出近100歐元,把這些錢攢下來,就足以來兩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歐洲的廉價航空系統發達。如果買到廉價機票,往返其他歐洲國家一次大約一百多歐。如果特別能吃苦的,買半夜起飛的機票,可能只要30歐就可以飛到巴黎了(上午10點起飛的飛機就可能需要100歐)。住青年旅社,一個晚上約20-30歐(如果住6-8人一間的可能只要十幾歐),住四個晚上約合120歐。白天基本交通、飲食大概一天20-30歐。這樣算下來,旅行一次的花費大約四五百歐。

          SA友情提示:由于國外的青旅分為雙人間到10人間不等,且有單性別及混居之分,同學們在網上預訂時千萬別手抖選錯了。如果真的出現了烏龍事件,請保持鎮靜,到前臺有禮貌地提出換房間。

          澳大利亞駐華使館教育處:

          非常同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澳大利亞地大物博,是個天然的自然博物館,盡管我們和其他各洲大陸不接壤,但這種獨特性本來就值得觀賞、探索。另外,來澳大利亞讀書的學生可以非常方便地活動新西蘭的多次往返旅游簽證。

          由于澳大利亞現在屬于亞太國家,我們和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旅行非常方便。根據最新調查,澳洲人最喜愛的度假地點就是巴厘島。在澳大利亞讀書,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旅行,是時間、經濟雙劃算的方式。

          SA: 貴國支持留學生打工嗎?

          西班牙駐華使館教育處:

          西班牙允許留學生打工,向學校申請一個打工的許可就可以了。但對學生打工的時間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必須在沒有課的時候,每周打工不能超過一定的小時數。

          至于做什么具體工作,就因人而異了。有的同學是學法律的,可能就去律師事務所里幫人跑腿。有的可能學新聞或者傳媒,可能就在報社里幫人干活;有的可能只能去餐館跑堂、酒吧或者在倉庫幫人理貨,這種可能就會比較辛苦,還掙得少;有的也會選擇當中文老師,中文老師的話一個小時多少錢都有,從10歐到40歐的都有,要看機會。

          澳大利亞駐華使館教育處:

          在澳讀書可以打工,上學期間每周有打工時間上限,假期則可以全天工作。但是學生們出來留學,學習才是第一要義。不少大學都是寬進嚴出,學業繁重超出學生的預計,很難在完成課業的同時,通過打工自給自足。建議同學們不要因小失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