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課程考試大綱
課程名稱:寫作基礎與應用 課程代碼:04515 2009年9月版
第一部分 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
一、課程性質與特點
本課程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播音與主持藝術(專科)專業所開設的專業課之一,它是一門理論聯系實際、重視應用性、實踐性的基礎工具課。它注重學生基礎寫作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在多種寫作訓練中學習、運用寫作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與語言表達的主要技法,了解寫作活動的展開與語言運用之間的關系,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讓學生掌握寫作的基礎理論知識、基本原理,并能夠靈活運用,寫出文通字順、主題鮮明、邏輯清晰、完整連貫的文章,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基本的文章鑒賞能力,加強學生的文學基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它不只是一門知識理論課,更主要的是一門實踐課。本課程在講授寫作本體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寫作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基礎知識理論闡釋和實踐訓練,并適當介紹現代漢語的基礎知識、語言表達的基本技巧等內容。
二、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設置本課程,是為了使考生能夠牢固掌握寫作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基本原理,并能將它們靈活地運用于寫作實踐,提高學生的文章寫作能力和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為以后的專業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具備基本的文章評判、分析和鑒賞能力,增強文學素養。本課程需要根據學生專業特點,結合學生專業,初步引入專業寫作的基本內容,做好與專業寫作的銜接。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考生掌握寫作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寫作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夠把所學理論靈活應用于寫作實踐,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寫出符合要求的高質量文章,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同時,要求考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文章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三、與本專業其他課程的關系
《寫作基礎與應用》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專科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它與播音與主持專業的許多其他課程有著密切的關系。它與學生的專業課程《廣播電視節目評析》、《播音語言表達》等緊密銜接,是學生向專業方向課程拓展的基礎,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新聞理論基礎》、《新聞采編業務》、《文藝作品演播》等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
第二部分 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寫作與語言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寫作與語言之間的關系,掌握現代漢語普通話在語音、詞匯、語法、文字等方面的特點,從整體上把握寫作主體能力培養的各個方面,并能夠在生活實踐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閱讀、觀察、記憶、聯想和想象、藝術鑒賞、語言表達等能力,在寫作實踐中靈活運用和充分調動各種能力。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寫作與語言的關系
理解:從寫作的心理機制理解寫作與語言的關系
“意象遙化”現象
(二)現代漢語的特點
理解:現代漢語語音的特點
現代漢語詞匯的特點
現代漢語語法的特點
漢字的特點
(三)寫作能力的培養
識記:寫作能力的構成要素
現代漢語規范化的標準
理解:寫作能力的培養
語言規范化及其意義
應用:充分調動各種能夠寫作能力,進行“片斷”寫作
第二章 生活積累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寫作主體進行生活積累的幾種方法:觀察、體驗、調查采訪,具體掌握每一種方法的基本概念、特點、類型和方法、要求等基本理論知識,并能夠在生活實踐中有意識地加強各個方面的培養和訓練,積累生活材料,在寫作中靈活運用各種方法。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觀察
識記:觀察的定義
觀察的特點
觀察的類型
理解:觀察的方法
觀察的要求
應用:人物的觀察和描寫
(二)體驗
識記:體驗的定義
體驗的特點
理解:體驗的意義
體驗的要求
(三)調查采訪
識記:調查采訪的定義
調查采訪的特點
理解:調查采訪的要求
調查采訪的方法
應用:人物專訪的寫作
第三章 提高素養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提高寫作主體素養的途徑及方法:閱讀、素養、寫作技巧、語言積累等,了解這幾個方面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基本要求,掌握閱讀能力、素養、寫作技巧、語言積累等方面能力培養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夠在生活實踐中有意識地加強各個方面的鍛煉,全面提高寫作主體的素養。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閱讀
理解:閱讀的意義
閱讀能力的構成
閱讀的方法
應用:閱讀分析作品,寫出賞析文章
(二)素養
理解:作者的興趣、性格、氣質與寫作語言的關系
作者的能力結構
作者的修養
應用:分析作者與其具體作品之間的相互影響
(三)鍛煉寫作技巧
理解:怎樣學習寫作技巧
寫作的語言技巧
應用:分析作品中的語言表達技巧
(四)詞語的積累
理解:詞語貧乏的原因
詞語積累的要求
詞語積累的途徑
應用:分析作品語言的特點
第四章 提煉主題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主題的定義、特點、作用及形成過程,掌握主題提煉與錘煉的原則及具體要求,并能夠在閱讀中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在寫作實踐中提煉出正確、鮮明、深刻、新穎的主題。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主題的定義、特點及作用
識記:主題的定義
理解:主題的特點
主題的作用
(二)主題的形成
理解:主題形成的三個階段
主題具體形成的兩種情況
(三)主題的提煉與錘煉
理解:提煉主題的基本原則
提煉主題的要求
應用:給出文章,能正確分析其主題;給出材料,能夠提煉出恰當的主題
第五章 材料取舍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材料的定義、作用,掌握收集材料的方法及收集、選擇、剪裁材料的具體要求,并能夠在生活實踐中注意材料的積累,在寫作實踐中按照具體要求把材料的收集、選擇、剪裁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做好。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材料是寫作的基礎
識記:材料的定義
理解:材料的作用
(二)收集材料
理解:收集材料的方法
收集材料的要求
(三)選擇材料
理解:選擇材料的具體要求
應用:給多項材料,能夠根據主題的需要進行選擇
(四)剪裁材料
理解:剪裁材料的要求
應用:給出具體材料,能夠做出恰當剪裁
第六章 結構安排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結構的基本原則,掌握文章結構安排中諸要素:段落和層次、過渡和照應、開頭和結尾、題目的基本概念、具體要求和方法等,并能夠在寫作實踐中把段落和層次、過渡和照應、開頭和結尾、題目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做好,使文章整體結構安排合理、得當。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結構的原則
識記:結構的定義
理解:結構的原則
(二)段落和層次
識記:層次的定義
段落的定義
理解:層次的安排方式
段落的作用
(三)過渡和照應
識記:過渡的定義
照應的定義
理解:需要過渡的幾種情況
照應的方法
應用:給材料,指出過渡和照應的部分及其作用
(四)開頭和結尾
識記:開頭的定義
結尾的定義
理解:開頭的方法
結尾的方法
應用:給出主體部分材料,能夠寫出開頭和結尾
(五)文章的題目
識記:題目擬定的要求
應用:給文章擬定恰當的題目
第七章 表達方式(上)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敘述和描寫這兩種最基本、最常見的表達方式的定義、特點和作用等基本理論知識,重點掌握其分類及方法,并能夠在寫作實踐中按照相應的要求運用好敘述和描寫這兩種表達方式,體現出語言表達的技巧、使用恰當的修辭方式。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敘述
識記:敘述的定義
理解:敘述的特征和作用
敘述的類別及方法
敘述的視角和人稱
敘述的要求
敘述的語言技巧
應用:能夠熟練完成一個具體事件的完整敘述
(二)描寫
識記:描寫的定義
理解:描寫與敘述的區別
描寫的作用
描寫的類別及方法
描寫的要求
描寫中常用的修辭手法
應用:能夠熟練完成具體的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
第八章 表達方式(下)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抒情、議論和說明這三種表達方式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方法,并能夠在寫作實踐中按照相應的要求運用好抒情、議論和說明這三種表達方式,體現出語言表達的技巧、使用恰當的修辭方式。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抒情
識記:抒情的定義
理解:抒情的方法
抒情的要求
抒情中常用的修辭手法
應用:能夠熟練使用抒情的表達方式寫作
(二)議論
識記:議論的定義
議論的要素
理解:論證的基本方法
議論中常用的修辭手法
應用:能夠熟練使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寫作
(三)說明
識記:說明的定義
理解:說明的方法
說明的基本要求
應用:能夠熟練使用說明的表達方式寫作
第九章 文章修改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文章內容修改的幾個方面,掌握文章語言修改的三個方面中具體的錯誤類型和修改方法,并能夠在寫作實踐中把好寫作的最后一關,對文章做出恰當合理的調整和修改。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內容的修改
理解:內容修改的幾個主要方面
應用:能夠對具體文章的內容方面做出合理的調整和修改
(二)語言的修改
理解:語言修改的三個方面
應用:能夠對具體語病材料做出正確修改
第三部分 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層次表述
本課程的考核目標分為三個能力層次:識記、理解、應用,它們之間是遞進等級關系,后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其具體含義是:
識記: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含義,并能正確認識和表述,是低層次的要求。
理解: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應用: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聯系學過的多個知識點分析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是最高層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寫作與語言藝術教程》,徐丹暉主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2版
參考教材:
《現代傳媒寫作基礎教程》,孟偉編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版
《語言藝術與寫作》,司紅霞編著,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版
三、自學方法指導
1、在開始閱讀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閱大綱中有關這一章的考核知識點及對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和考核目標,以便在閱讀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突出重點,有的放矢。
2、在了解大綱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考核知識點和考核要求,閱讀教材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個知識點,并分清識記、理解和應用三個層次的不同要求,靈活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并加強寫作訓練,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對基本理論必須徹底弄清,對基本方法必須牢固掌握,對基本原理必須能靈活運用于寫作實踐。
3、在自學過程中,既要思考問題,也要做好閱讀筆記,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這可從中加深對問題的認知、理解和記憶,以利于突出重點,并涵蓋整個內容,可以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同時,在自學各章內容時,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切勿死記硬背。在自學時要特別注意大綱規定的第三個層次“應用”,這部分大多在教材中找不到直接的正確答案,而是要根據教材中的相應內容進行寫作實踐的訓練,所以學生一定要在復習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足夠多的寫作訓練,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寫作實踐。
4、為了提高自學效果,應結合自學內容,保質保量地完成課后的思考和練習,并盡可能多地進行課外閱讀和寫作訓練。完成課后的思考和練習是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做練習之前,應認真閱讀教材,按考核目標所要求的不同層次,掌握教材內容,在練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回顧與發揮,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題時應注意培養邏輯性,針對問題圍繞相關知識點進行層次(步驟)分明的論述或推導,明確各層次(步驟)間的邏輯關系。同時,教材所選的參考范文是根據各章內容所選的有針對性地閱讀材料,在自學時要結合這部分材料加深有關寫作理論知識及原理的理解和應用。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應熟知考試大綱對課程提出的總要求和各章的知識點。
2、應掌握各知識點要求達到的能力層次,并深刻理解對各知識點的考核目標。
3、輔導時,應以考試大綱為依據,指定的教材為基礎,不要隨意增刪內容,以免與大綱脫節。
4、輔導時,應對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宜提倡"認真閱讀教材,刻苦鉆研教材,主動爭取幫助,依靠自己學通"的方法。
5、輔導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對考生提出的問題,不要有問即答,有的問題不一定有唯一正確的答案,有的問題沒有固定答案,要根據不同問題靈活處理,重在積極啟發引導。
6、注意對應考者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學能力的培養,要引導考生逐步學會獨立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做出判斷,解決問題。要特別重視應考者寫作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設計與各章教學內容相關的寫作訓練,讓考生在課堂或課外進行寫作,輔導時一定要進行有針對性地點評,把課內講評和課外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7、要使考生了解試題的難易與能力層次高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個能力層次中會存在著不同難度的試題。
8、助學學時:本課程共6學分,建議總課時108學時,其中助學課時分配如下:
五、關于命題考試的若干規定
1、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內容和考核目標都是考試內容。試題覆蓋到章,適當突出重點。
2、試卷中對不同能力層次的試題比例大致是:"識記"為10%、"理解"為30%、"應用"為60%。
3、試題難易程度應合理:較易、中等難度、較難。較難部分比例不超過30%,建議20%。
4、試題類型一般分為: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閱讀題、寫作題等。
5、考試采用閉卷筆試,考試時間150分鐘,采用百分制評分,60分合格。
六、題型示例(樣題)
(一)單項選擇題
在每一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文章的靈魂是
A.材料 B.主題 C.結構 D.表達方式
(二)簡答題
簡述文章主題的主要特點。
(三)論述題
深刻的主題是對時代性的體現,請結合具體作品談談你對主題的時代性的看法。
(四)閱讀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請談談文章在結構安排方面的特點及技巧。
笑
冰心
雨聲漸漸的住了,窗簾后隱隱的透進清光來。推開窗戶一看,呀!涼云散了,樹葉上的殘滴,映著月兒,好似螢光千點,閃閃爍爍的動著。——真沒想到苦雨孤燈之后,會有這么一幅清美的圖畫!
憑窗站了一會兒,微微的覺得涼意侵入。轉過身來,忽然眼花繚亂,屋子里的別的東西,都隱在光云里;一片幽輝,只浸著墻上畫中的安琪兒。——這白衣的安琪兒,抱著花兒,揚著翅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這笑容仿佛在哪兒看見過似的,什么時候,我曾……”我不知不覺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嚴閉的心幕,慢慢的拉開了,涌出五年前的一個印象。——一條很長的古道。驢腳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溝里的水,潺潺的流著。近村的綠樹,都籠在濕煙里。弓兒似的新月,掛在樹梢。一邊走著,似乎道旁有一個孩子,抱著一堆燦白的東西。驢兒過去了,無意中回頭一看。——他抱著花兒,赤著腳兒,向著我微微的笑。
“這笑容又仿佛是哪兒看見過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現出一重心幕來,也慢慢的拉開了,涌出十年前的一個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落到衣上來。土階邊的水泡兒,泛來泛去的亂轉。門前的麥壟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黃嫩綠的非常鮮麗。——一會兒好容易雨晴了,連忙走下坡兒去。迎頭看見月兒從海面上來了,猛然記得有件東西忘下了,站住了,回過頭來。這茅屋里的老婦人——她倚著門兒,抱著花兒,向著我微微的笑。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游絲一般,飄飄漾漾的合了擾來,綰在一起。
這時心下光明澄靜,如登仙界,如歸故鄉。眼前浮現的三個笑容,一時融化在愛的調和里看不分明了。
(五)寫作題
請對以下材料加以選擇和剪裁,提煉出恰當的主題,并圍繞這一主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題目自擬,體裁不限(詩歌、戲劇除外)。
①留學5年,常勝成績優異,他沒有伸手向家里要一分錢,完全靠獎學金完成了學業,獲得了博士學位。
②常勝的父親白手起家創立了家業,希望兒子學有所成,將來繼承和壯大家業。
③常勝的愛好是看科幻小說、滑雪。
④創業伊始,常勝的父親將目標鎖定在開發北美市場,可是那里商家林立,競爭異常殘酷,在那里立足談何容易?可他用了3年時間,嘗過失敗的苦果,也經歷了成功的喜悅,硬是在那里闖出了一片天地。
⑤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⑥常勝的父親為家鄉捐資助學不遺余力。
⑦常勝的父親著書立說,坦陳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