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中科大研究生新生第一課:學生并非導師打工仔

          首頁 > 

          考研

           > 中科大研究生新生第一...

          中科大研究生新生第一課:學生并非導師打工仔

          “常聽到兩種抱怨——研究生抱怨自己是給導師打工的,導師抱怨給研究生改文章還不如自己寫容易。這兩種認識都不對。”9月2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李曙光教授在為新生上“開學第一課”時表示,研究生和導師應該是教學相長、相互依存的關系,而非老板與打工仔之間的關系。

          如今,不少研究生整日泡在實驗室里,參與導師的課題研究,查資料、做實驗、寫報告、發論文,忙得不可開交。這種“導師發補貼、學生做項目”的現象,往往被定義為“研究生替導師打工”。對此,李曙光表示,不敢茍同。

          “研究生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研究的能力只有在真刀真槍的科研實踐中才能獲得。而真刀真槍的科學研究需要科研經費支持,這就需要承擔并完成具體的科研項目。”在李曙光看來,研究生從事項目研究不能簡單理解成給老板打工,而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科研實戰訓練。如果導師對學生不管不問、放任自流,那才真是研究生的悲劇。

          “一開始,導師指導研究生,確實不如自己做來得方便省事。”李曙光認為,即便如此,導師也應該不厭其煩地帶著學生跨越這一難關,因為這是導師的責任。一旦研究生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反過來也會承擔大量的實際工作,幫助導師完成許多科研想法。

          “像我這個年齡的科學家,往往還有不少想法,但畢竟眼也花了,精力也不濟了,做起精細實驗來手會發抖。”李曙光說,研究生則不同,他們年輕,創造力旺盛。兩者相輔相成,可以完成很多好的科研設想。“所以,導師和研究生不存在誰給誰打工的問題。”

          目前不少高校對研究生獲取學位設置了發表國際論文或主流學術期刊論文這一條件,由此也引來質疑之聲。身為中國科大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的李曙光表示,校學位委員會對此有過深入討論,最后一致認為,能夠撰寫并發表國際論文或主流學術期刊論文對于研究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而不是一種負擔。

          “讀研期間是訓練撰寫和發表國際論文能力最理想的階段。”李曙光對此深有體會。他指導的研究生,在寫第一篇學術論文時,通常都要改八遍、十遍甚至十幾遍,投稿過程中,經過國際同行評議后還要再反復修改,但他們的論文寫作獲得了最好的訓練。“我的學生凡是在讀博期間發過1到2篇國際主流期刊論文的,在研究工作崗位上都發展得不錯。”李曙光指出,如果研究生期間不發表論文,工作后再去找別人幫忙修改論文,就會困難得多。“別人不是你的指導老師,沒有責任和義務七遍八遍地幫你改論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