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媒體披露科研項目潛規則 專家要安排女色才簽字

          首頁 > 

          考研

           > 媒體披露科研項目潛規...

          媒體披露科研項目潛規則 專家要安排女色才簽字

          媒體披露科研項目潛規則,科研資金僅40%用于項目,到位經費成部分人“圈錢”法寶

          新快報訊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中國科協一項調查顯示:科研資金用于項目本身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經費流失在項目之外。如今到位的科研經費,成了部分人的“圈錢”法寶,甚至有的專家,給錢不要,送什么都不要,最后給他安排了女色,才肯簽字。科研經費被肆意侵占揮霍,在科研圈內早已不是秘密。

          科研人員勞務成本是日本1/12

          “競爭,哪兒都是競爭,表面是為了項目,實際都是為了錢。”55歲的中南某大學駐京辦主任肖文凱說,都說高校駐京辦跑項目,跑錢,其實跑得最厲害的還是搞科研的。

          肖文凱說,由于科研人員的收入和獲得經費不成比例,再加上有些科研單位的績效工資都是從經費里開,所以大家都動這個腦筋。

          以肖所在的學校為例,大學講師一個月的收入才3000元,副教授4000元不到。而科研所的工資,刨去科研經費里的績效工資,基本工資也就四五千。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方新公開表示,現在的經費可以去買科研設備、去做事情,但是不能給人,這個問題仍沒有解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政策局局長韓宇透露,在我國科研經費投入中,勞務使用情況占23.6%,而發達國家的比例則達45%。我國科研人員人均每年勞務成本約為日本的1/12,韓國的1/6。

          項目老板專門拉項目吃回扣

          一些有身份和名望的老師也會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到處跑項目、攬課題。跑到項目后,再找一些老師共同研發,按需支付部分勞務費后,剩余的全部落入個人小金庫。

          “在科研圈內,這叫‘項目老板’,而且有些人就是專門跑項目,然后再與別人吃回扣。”中國社科院西部地區某研究所任高說,一般項目老板和駐京辦關系密切,因為要靠駐京辦打頭陣,與部里牽線搭橋。肖表示,每年3至5月是高峰期,駐京辦是“項目老板”的“首攻陣地”,6月項目和經費下來了,駐京辦就冷清了。

          中國教育撥款分散掌握在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而撥款的主要方式是項目制,即申報項目,審批通過立項后撥款。然而這種撥款制度,要求高校必須長期建立與掌握財權的部門的良好關系。

          科研經費任意支配不問去向

          項目到手后,有幾種慣用方式:首先是吃回扣,只需500萬價格的儀器設備,以800萬或者1000萬購買,多余的錢已輾轉進入個人卡號;其次,以科研需要的名義購置汽車房產,項目結束后就據為己有;再次,自己成立公司,拿科研經費作股份;或者,就是以考察的名義出國或到各地旅游消費。

          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員李志表示,他們所的很多老師,全世界幾乎哪兒都去過了。為什么那么多人想往科研機構擠,科研人員和高校教師究竟應獲得多少報酬?本來是具體的,但科研經費任意支配的事實,卻默許了這些灰色收入的存在。

          肖文凱表示,交項目的時候,大家都想盡辦法花錢,因為如果錢花不完,下一個項目有可能就拿不到這么多錢了。“來了錢,扣掉10%,蓋個章再給你。”導師往往只管簽字,此后并不過問經費的去向。

          項目驗收每個專家都要打點

          中國科研單位的內部審計是近幾年才開始啟動,審計人員的數量明顯不足,水平參差不齊,無法真正做到合理公平的監督。目前,通過審計保障科研經費真正用于科研,已經迫在眉睫。這個本不起眼的審計業務,卻已然成為了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新興業務之一,且收費價格開始水漲船高。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甚至與部分科研人員勾結,以各種名義支出大部分科研經費,最后落入個人腰包。

          有的科研單位,甚至在做賬的時候,為圖方便,連發票都由會計師事務所幫忙購買,最后雙方以不等的名義進行分贓。而會計師事物所的會計師在外接私活、幫科研人員做假賬亦然是公開的方法,只是每次做賬成本都在萬元以上,事后還要求分百分之幾的好處費。“當然,驗收的時候每個專家都要打點,一般是1000-5000元之間不等,負責項目驗收的專家只要有一個不簽字,項目就無法過關,明年再申請項目就更困難了。”任高說,她就曾經遇到不簽字的專家,給錢不要,送什么都不要,最后給他安排了女色,才肯簽字。

          (金羊網-新快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