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英倫網 騰龍
人們已經不再問為什么會發生占領華爾街,而是為什么到現在才發生?
馬克思在1848年預言:一切實在的東西都將熔化蒸發…
抗議者占領紐約華爾街之初,中國官方媒體反應是迅速的,語調是熱情的。控訴資本主義的罪惡,揭露資本主義的丑陋嘛!
英文的《中國日報》甚至指責西方媒體與資本家穿一條褲子,故意低調處理。
誰看誰的笑話
占領運動蔓延開來,香港的中環也被占領、中國的社交網站上甚至出現占領北京,占領上海的帖子時,占領成了讓當局敏感的字眼。
美國主流媒體對占領華爾街運動態度的變化,竟有異曲同工之妙。抗議者出現在華爾街之初,《紐約時報》不屑的把它形容為是街頭狂歡、街頭劇場。
一個多月下來,占領者牢牢占據了美國的政治話語權,成為一個潛力和走向不可估量的政治力量。《時代》雜志的調查顯示,54%的人支持占領華爾街運動,25%的人非常支持。比爾·克林頓甚至要詔安,呼吁占領者團結在奧巴馬總統的就業復興計劃的大旗下。
不是為什么發生,而是為什么到現在才發生
占領者把自己視為是其余的99%,以區別于美國最富裕的那1%。
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家庭陷入極端的經濟困境,失去工作,失去房子,失去希望。3年下來,把他們拖入苦難的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那1%,依然在瓜分紅利,與其余99%的差距繼續拉大。
人們已經不再問為什么會發生占領華爾街,而是為什么到現在才發生?
占領者打出的一條橫幅:資本主義是危機。資本主義不是面臨、陷入、導致危機,資本主義=危機。
倫敦的占領者,面對的依然是冷嘲熱諷
占領之風終于刮到大西洋這邊,抗議者要占領倫敦證券交易所,卻被擋在金融城外,只好在交易所對面的圣保羅大教堂前搭起帳篷,安營扎寨。
英國的99%與1%的關系不比美國好到哪去。動筆寫這篇文章時,剛公布了一個數字,富時百強公司(FTSE 100,英國金融時報指數100,囊括英國金融、商業、企業公司的精英)的總裁們,鍥而不舍的給自己漲工資、發獎金,平均收入270萬英鎊。
我等打工一族的平均收入£26000英鎊,相差100多倍。
值得玩味的是,在這樣的氣候下,倫敦的占領者在圣保羅教堂外駐扎已經三個多星期了,英國主流媒體的調門依然是有意無意的冷嘲熱諷,沒把占領者當回事。
隨手摘取上周《泰晤士報》一篇報道中的一段描述:
抗議者也許在同資本主義制度作戰、住在帳篷里,但照料他們的是一位意大利職業大廚。在提供食物的帳篷里,意大利蘸醬(hoummos),橄欖面包,水果蛋糕,酸果汁(cranberry juice)和傳統英式早餐供人們選用。
帶著面具的活動人士小口嘬著有機蔬菜湯,聽歌、聽政治演講,討論著如何搞垮銀行系統。
無獨有偶。BBC電視的倫敦地方新聞上周公布了這樣一個問卷結果。記者給150位抗議者發問卷,其中81人說,他們晚上回家住,69人說他們無業,50人說他們過去一年中參加過5次以上的抗議活動,39人說他們領取救濟金,35人說自己是學生。
不要資本主義,你要什么?
這樣的描述,這樣的問卷,潛臺詞已經不潛了:一幫政治嬉皮士,烏托邦里做大夢。閑得發慌,吃飽了撐得。
倫敦市長約翰遜的態度頗有代表性:你們發出了聲音,你們提出的問題值得思考,見好就收吧,繼續呆下去,有礙觀瞻,影響生意。
這跟飯莊老板打發門前的叫化子有什么兩樣?
對占領者的批評概括起來就是兩個詰問:你們到底想要什么?不要資本主義,你們拿什么代替?
詰問者自己的答案已經在問題里:你們不知道想要什么,也拿不出替代選擇。
其實,占領者的回答概括在他們在世界各地打出的一條橫幅里:Capitalism IS crisis。資本主義是危機。資本主義不是面臨、陷入、導致危機,資本主義=危機。
需要21世紀的馬克思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弊病的判斷,許多證明都是正確的。但是,他提出的替代選擇—共產主義,歷史已經證明是錯誤的。
馬克思在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中,這樣預言資本主義的土崩瓦解:Everything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一切實實在在的東西都將熔化蒸發。
環顧今日世界,從高街銀行到金融體制,從貨幣到存款,從工作到住房,沒有一樣讓人覺得是實實在在的,一夜之間都可能熔化蒸發。
生活在早期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資本主義剛進入青春期,馬克思看到的一切不可能更實實在在了,不能不佩服馬克思的遠見卓識。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弊病的判斷,許多證明都是正確的。但是,他提出的替代選擇—共產主義,歷史已經證明是錯誤的,共產主義的實踐是災難性的。
人類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走到資本主義社會,就此打住了么?這顯然不符合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規律。
有沒有替代選擇?這正是這場占領運動帶給我們的最大挑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