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的不懈努力,許多海外華人華僑的后代千里迢迢來到祖國,找到了先祖曾經生活過的土地,找到了自己心靈深處的“根”。她就是廈門大學退休老師、印尼歸國華僑陳有理。
據《廈門日報》報道,從2004年至今,陳有理已成功幫助30多個華人華僑家族在閩尋到“根”。
陳有理是海外華人華僑來福建“尋根”的“指南針”,是連接母親與孩子的“臍帶”。
退休老太為“尋根”四處奔波
現年61歲的陳有理從廈大僑聯退休已有11個年頭了。但是,陳有理現在比退休前更忙碌。身為一名印尼歸國華僑,陳有理善于講印尼語、荷蘭語、英語、漢語等多種語言,這極大地方便了她的助人“尋根”之旅。
在廈門南華路一棟老舊的樓房里,記者找到了陳有理的家。
“海外華人華僑尋根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族譜及口口相傳。”陳有理抱來一大疊資料,有書本、文稿、報刊、照片等,“看看,有這么多的海外華人華僑不斷給我發送照片,請求我幫他們尋找祖籍地,我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呀……”陳有理攤開雙手說。
學校名稱:荷蘭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所在位置:加拿大,Toronto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27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44219人院校地址:Admissions and AwardsUniversity of Toronto - St. George315 Bloor Street WestToronto, Ontario M5S 1http://jianada./school/5069
“她幾乎每天都要起早貪黑往外跑,總有接不完的電話,以及繁忙的海外華人華僑接待工作。”坐在一旁的陳有理丈夫說。
雖然11年前就從廈大退休了,但如今的陳有理擔負著許多社會工作,都與“僑”有關,包括廈門市濱海街道僑聯主席、思明區僑聯常委等。
“說白了,我們僑聯就是連接母親與孩子的那一根‘臍帶’,祖國是母親,海外華人華僑就是孩子。”看著從海外紛紛涌來的“尋根”求助信,陳有理滿懷深情地說。
陳有理每次幫人“尋根”,雖然路費都由對方負責,但陳有理從來沒收過一分錢報酬,時常還自己掏腰包墊付。“人家大老遠回到祖國,我掏錢請他們吃一頓飯也應該嘛。”陳有理笑著說。
歸國華僑愛上僑聯工作
“我們全家都是歸國華僑,我們更能真切地體會到海外華人華僑那種來祖國尋根的心情。”陳有理如是說。
今年是陳有理兄妹三人跟隨父母親回到祖國的第50個年頭。
1961年,陳有理兄妹三人隨父母回到祖國的懷抱。當時的陳有理年僅11歲,只會印尼語、荷蘭語、英語等,根本就不會講一句中文。
學校名稱:荷蘭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所在位置:加拿大,Toronto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27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44219人院校地址:Admissions and AwardsUniversity of Toronto - St. George315 Bloor Street WestToronto, Ontario M5S 1http://jianada./school/5069
“我清楚地記得,當我們乘坐祖國派來的客輪‘美上美’號在廣州黃埔港上岸時,全家人那種激動無比的心情,真是永生難忘。”陳有理回憶稱。
剛回國時,對于沒有電冰箱、洗衣機、小轎車,還要學會吃地瓜干、南瓜的生活,陳有理父母很快就適應了,雖然苦,但一家人每天都很快樂。
是什么讓他們如此快樂呢?“那是游子赤熱的中國心。”陳有理說,雖然他們已是世居印尼的第八代。
1985年,陳有理被調到廈大僑聯工作,陳有理從此與僑務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30多年的僑務工作生涯中,讓我最為感動的是,海外僑胞那種植根中華、愛我中華、不忘根本的精神,這也是那綠葉對根的述說……”陳有理很感慨。
丈夫是她的閩南語顧問
福建是著名的僑鄉,世界華人華僑大約有4000萬人左右,而祖籍福建的就有上千萬人。
幫助海外華人華僑找到祖籍地,僅憑陳有理一人,顯然是無法完成的。
“其實,有許多專家、學者在背后默默地幫助我,我才得以成功地幫助華人華僑尋根成功。”陳有理說。
學校名稱:荷蘭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所在位置:加拿大,Toronto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27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44219人院校地址:Admissions and AwardsUniversity of Toronto - St. George315 Bloor Street WestToronto, Ontario M5S 1http://jianada./school/5069
被譽為“根”教授的廈大南洋研究院吳鳳斌,長期從事歷史學和南洋問題研究。在他的指導下,陳有理幫助華人華僑尋根的工作就更加游刃有余。
廈門文史專家何丙仲也經常接到陳有理的咨詢,他是廈門地方史資深專家,又精通英語。陳有理經常上門向他討教。
現年76歲的廈門華僑博物院名譽院長陳毅明對于陳有理尋根的工作也非常支持,不僅在華僑的文史知識方面給予悉心指導,而且時常親自出馬幫忙聯絡。
丈 夫也是陳有理的一名“語言顧問專家”。陳有理對閩南語不太精通,而丈夫則是地道的閩南人。為了尋根,海外華人華僑一般是先給陳有理提供祖先的姓名或祖籍地 的名稱,但是,這些人名地名一般都是用閩南語拼音寫的。陳有理先請丈夫翻譯成閩南語,再譯成中文。由于翻譯的誤差,陳有理經常要列出十幾個相似名稱,然后 去翻閱地圖,如果現代地圖找不到,那就去找以前的地圖或咨詢專家。比對人名,陳有理則要到各地去查看族譜,可是,經常是族譜不全或根本就無族譜可查。
學校名稱:荷蘭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所在位置:加拿大,Toronto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27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44219人院校地址:Admissions and AwardsUniversity of Toronto - St. George315 Bloor Street WestToronto, Ontario M5S 1http://jianada./school/5069
今年就幫近20人尋到根
“最近幾年,由于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前來祖國尋根的海外華人華僑也越來越多。
陳 有理稱,由于城市化進程加速,早年出國的老一輩華人華僑在海外尤其是東南亞一帶的墓地開始動遷了,這更激發了眾多海外華人華僑前來祖國尋根的熱情。“看 看,這些從中國移居出去的老一代華僑墓碑,都是用中文刻寫上去的。”陳有理指著一大疊海外華人華僑寄給她的照片跟記者說:“今年我就幫助近20名華人華僑 找到祖籍地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