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11)年當英國政府因教育預算刪減,在提高大學收取學雜費至9,000英鎊時,也同時提出高等教育白皮書,敘明政府提高高等教育競爭力的遠景與政策,即提出學雜費調高收取標準的配套措施。例如,大學將可以招收6萬5,000名在A-Level(大學預科)成績達到AAB或更佳成績的學生,并且保留2萬個招生名額給予約7,500英鎊以下的學費。
目前高等教育已經進行具有高度利益的改革,如提高學費、刪減教學經費與學生數目,以及增加市場競爭力等。然而有報導指出,高等教育改革可能暫緩,尤其是一項具爭議性的提議:成立由私人基金贊助的高等教育機構。這部分英國政府主管高等教育機關「企業、創新暨技能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簡稱BIS)未來將繼續討論相關的財政決定。全面革新計畫延遲的主因,在於是否應將市場機制引進高等教育系統中。雖然英國政府原則上,將限制僅有商業或慈善團體可成立私人高等教育機構,并且私立大學的學生能夠獲得每年高達6,000英鎊的學生貸款以支付學費,但不同的利益團體如大學或學生團體,對於成立私立大學有不同的觀點,反對的聲浪認為不論是成立私立的大學機構或非教學機構,都必定會受到爭論,影響英國大學的聲譽;此外立法的延遲,間接影響建立私立高等教育機構,雖然有些私立學院已經有授予學位的資格,并且其學生已可申請學生貸款,然而未來私立的高等教育機構仍可能需要經由立法的程序。「全國學生聯盟」(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指出,政府并未經由合法的立法程序,即推動高等教育改革,如提高學費和擴增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等;尤其在提高學費此部份,據報告指出英國聯合政府不愿意為正在進行改革中的高等教育再次啟動國會,特別是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於去(2011)年選舉時即反對提高學費,此時不會投入於高等教育中學生運動與政治之間的爭論。
目前各地區大學的調整方式不一,位於英格蘭地區的大學明(2013)年秋季學費將會提升至高達每年9,000英鎊,而位於威爾斯地區的大學也會提高學費至上限,但僅限於自其他英國地區的學生;至於蘇格蘭的學生仍然無須支付學費,但來自其他英國地區的學生每年必須支付高達9,000英鎊的學費。整個改革延緩,意味著新私立的機構擴增也將跟著減緩,包括海外的機構,而英國政府未來也可能建立新的法案,提供高等教育新的架構,但現階段政府尚未對於此有最終的決定。面對政府積極的改革態度,高等教育將引進市場機制,以及成立私人高等教育機構等變革,大學的危機在於無法得知明(2013)年的經費來源情形,而經費的多寡取決於學生數量,吸引學生入學是大學計畫財源時的重要考量;面對未來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加入招生的壓力,若大學能提供較便宜學位,將能吸收更多的學生。因此即使英國政府宣稱,建立私立高等教育機構能提供那些背景不利的學生更好的選擇,此項計畫仍然廣受爭議。有學者指出,應該重新思考如何提供較貧窮的學生協助,大學可以協助入學後的生活所需著手,而非提供學費折扣來減低招生的競爭度;此外雖然有大學表示,此計畫能夠將學生的選擇權置於高等教育系統的中心,例如提供開放的資訊、開放學生貸款予非全職學生,以及強調學生參與;另大學仍希望政府給學校時間處理可能的變革,讓學校成員能先了解未來的作法與即將面臨的變革,這也是英國政府暫緩私立大學擴增計畫的原因之一。
資料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英國政府可能暫緩部分高教改革計畫 感謝您閱讀《英國政府可能暫緩部分高教改革計畫》一文,本文轉載自臺灣教育部官網,關鍵詞:學生 私立 大學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