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劉品海
最近,中國之聲《新聞縱橫》上的一篇關于迪肯森州立大學(Dickinson State University)對留學生亂發學位的報道在中國一石激起千層浪,甚至有報道稱這是錢鐘書小說《圍城》中“克萊登大學”的再版,這頗有幸災樂禍之嫌。但實際上,把迪肯森州立大學稱作“野雞大學”顯失公允,我們雖然在教育部涉外教育監管網上搜不到這所大學的名字,但這所大學依然是在美國獲得認證的大學(該學校的認證狀況可以在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的官方網站http://www.chea.org上查詢),這與《圍城》中提到的克萊登大學和唐駿上的太平洋大學截然不同。
就當前迪肯森州立大學發放的學位來看,基本都是美國教育部認可的學位,其意義和中國高校發放的學位一樣,盡管其在美國高校的地位可能相當于中國的三本院校,但中國留學生就讀該類學校以及中國院校與該類學校建立合作關系實際上都無可厚非,唯一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人們對假學位和學位作假人人喊打的時候,假學位何以盛行、國外大學何以作假以及那些相關當事人在其“作假”過程中扮演何等角色?
美國注冊學校簡單 野雞大學世界上最多
美國是世界上“野雞大學”最多的國家,這主要是因為在美國學校的注冊非常簡單,任何人都可以花幾十美元、用半小時的時間在政府部門注冊成立大學,然后為自己及他人頒發學位,至于會不會被承認,則是另外一個問題。這些“野雞大學”由于無法獲得權威的學位認證機構的認證,對美國人危害不大,但如果來到中國,通過與國內機構的合作,再以租賃教室的方式傍上幾所國內的名校,自然有上鉤者。
在這個騙局中,首先被拷問的是那些名校和名教授:那些學校把教室租給騙子,是負有失察責任的,但只要他們推說不知情,從法律上也確實無法追究他們的責任,只是作為名牌大學,只需把眼睛在巨額租金上移開一點就足夠了;而那些名校的名教授,往往也是在一次1萬元甚至幾萬元的授課費面前三緘其口。實際上正是有了“教學場地”和“優質師資”,這個非法產業鏈才得以不斷生存發展。
對于國外“野雞大學”的學位泛濫,再要被拷問的就是學員。在對“野雞大學”學位的認知方面,可能只有1%的情況是屬于求學者無知,而其余99%的情況屬于周瑜打黃蓋。“野雞大學”學位的兜售基本都是以“讓你輕松拿學位”為誘餌的,加上一些天花亂墜的專業包裝,或許你就像唐駿一樣那么自愿地上當了。其實對于國外“野雞大學”的辨別方法很簡單,只要你到中國教育部的涉外教育監測網搜一下,國外那些比較差的大學都會被篩掉了,何況那些“野雞大學”。
當然,如果你確實想去讀一個差點的,但仍然屬于學校所在國家認可的大學,你可以登錄所選國家教育部官網或高等教育學位監管部門的官方網站查詢,能查到的就是正規院校,查不到的也就是“野雞大學”了。只是“野雞大學”至今還在中國紅火的原因是報考洋“野雞大學”的學員中大多為國企或國家事業單位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機關干部,年齡普遍偏大。他們并不擔心學歷會不會得到國家權威認證部門的認可,只要能夠得到本單位、本部門人事和組織部門的承認就足夠了。這對那些在機關和企業呆了很多年、正需要一個學歷來作為晉升依據的人來說,不用考試、只要花錢就能拿到的學歷無疑是雪中送炭。
如果說“野雞學校”發放的學位屬于假學位的話,像迪肯森州立大學這類被合法認證的學校就算是學位作假了。
《假學位和學位作假背后的思考》由03月14日報道。美國公立學校享受政府津貼 受金融危機影響大
在擁有人口不足中國四分之一的美國,大約有3600所院校取得了權威機構的認證,其中研究院大學有450多所,本科類大學有1600多所,社區大學有1450多所。也就是說,這3600多所高校所發的學位都是美國教育部認可的,也就是我們概念上的“真學位”,這些高等院校中,私立學校和公立大學基本各分半壁江山。
近幾年,受國家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高等教育市場普遍受到影響,特別是那些名氣、規模不大的公立學校。在美國教育體系中,私立學校不享受政府津貼,一般需要在特色教學和質量控制方面來吸引生源,靠生源自給自足,因此推崇“精英教育”模式;而公立學校一般都享受地方政府的津貼,在使命上具有對當地公民實施普及教育的義務。
在金融危機到來之后,政府財政狀況不好的州對公立學校的津貼要大量削減,這對以前自給自足的私立學校影響不大,但對公立學校在經濟上必然造成較大的壓力,加上對本地生源的學費無法自主上調,所以就只能從國際教育市場上尋求出路。與私立學校國內外生源統一標準收費不同,公立學校的國際學生不享受政府補貼,可以按國內學生收費標準的1.5-2倍收取學費,而且這些國際學生肯定是全額付費的,廣招國際學生對公立學校是最有利的選擇,可惜在尋求利益的時候,有些學校便失去了原則。
《假學位和學位作假背后的思考》由03月14日報道。美國高校通過直招、合作招生 與機構合作最受歡迎
對美國高校來說,在中國招收學生的主要路徑無非兩種:一種就是直招,一種就是尋求合作。直招對美國學校來說雖然是比較安全的一種方式,但由于材料審核、面試以及對學校項目的宣傳等,費用是比較高的,加上學校本身排名不高,留學生直接選擇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最后他們還是選擇了尋找合作的方式。
目前美國高校與國內的合作有兩種,一種是與中介機構或培訓機構合作,一種就是和國內的高校合作。在很多時候,美國學校更愿意跟中國高校,特別是一些211、985的院校合作,這對他們的生源質量是有保障的,但這種合作協議的簽訂往往流于禮節,并不能解其燃眉之急。實際上,從近幾年各個高校建立的國際交流項目來看,與名校的交流項目執行情況一般不會太好,中國學校不會有什么過分的要求,但項目推動的積極性也不高,畢竟這種合作只是其諸多交流項目中的一個,其最多是校外事部門的一個推介內容而已。
另外一種合作就是與中國的留學中介、培訓公司或民辦高校合作,這種合作似乎才是真正的合作,中國合作方往往把這種合作項目運作成盈利項目,并積極推動,但這將依賴于更多的“優惠條件”,使其成為優勢項目。對等的,中方合作方以一定的生源數作保障,這對經濟困境中的美國學校無疑是雪中送炭,當一個人或機構饑不擇食的時候,一切都變成了可能。
對美國高校來說,當其領導人決定為了 “有效合作”,在生源的英語水平、GPA條件和在學分要求上做出讓步的時候,它也就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針對美國迪肯森州立大學的審計報告稱,數百名不具備入學資格的外國學生被這所大學錄取,并且在沒有完成課程的情況下被授予學位。自2003年開始,狄克森州立大學410名被授予學位的外國學生中,只有10個人真正完成了所有必需的課程。審計報告指出,這些外國學生中的大多數是中國人,也有一些來自俄羅斯。
《假學位和學位作假背后的思考》由03月14日報道。美國學位管理靠民間監督 品牌和聲譽據頂學校的成敗
美國是一個靠信用體系維持日常運行的國度,而這個信用體系多以民間監督為主,美國的學位管理制度也是如此。與中國的學位制度不同,美國高校的學位授予權不是由國家政府部門掌控的,而是完全下放到學校的,而且這種授予權的給予也不是來源于國家教育部的,而是由私營的認證機構給予的,美國國家教育部在學位授予權方面所起的作用更多的是被認證項目或專業的信息發布。
目前美國有六大地區認證機構共同對美國近3,600家授予學位院校中的3,500多家進行認證。他們分別是:中部各州高等院校協會、新英格蘭高等院校協會、中北部各州高等院校協會、西北部各州高等院校協會、南部各州高等院校協會和西部各州高等院校協會。
由于美國的學校認證機構屬于民間機構,在利益上完全獨立于政府與學校之外,無論是面對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其審核和監督的公正性大大優越于學位授予權國家壟斷的模式。每個認證機構要對自己認證的學校項目進行獨立監督,使得學校必須自律,以保留自己某個項目或專業學位的授予資格。美國的高等教育市場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各個高校在教學課程設置和教學質量上必須認真負責,使學位具有足夠的含金量,品牌與聲譽實際上決定了一個學校的成敗,這也是為什么迪肯森州立大學這種國有院校被曝光后責任校長辭職、責任院長自殺的原因。
美國學校防范留學生材料造假 可隨時取消學籍撤銷學位
迪肯森州立學校學位事件的背后隱藏著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留學生的材料造假問題。
實際上,隨便在網上輸入關鍵詞“留學生材料造假”,就會有大量信息報出來,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等都有因材料虛假被集體開除的報道,這種行為不但對自己有影響,而且一不小心就害了招生院校,很多美國學校都成了驚弓之鳥,我們學校曾開過3次校董會來專門討論防范議題。對于中國留學生的材料造假,很多中介機構難脫干系,由于他們的目的是送學生收錢,因此他們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和知識團隊包裝學生,以便讓學生盡早拿到錄取通知并簽證走人。對他們來說,把學生送出去就完了,實不知從學生一踏出國門,就被綁在高壓線上,學生的學位從上學的第一天就注定是“假”的。
根據美國高校學位方面的相關規定,對于資料造假的學生,學校擁有隨時取消學籍和撤銷學位資格的權利,建議計劃留學的學生對此慎重,老師、家長、中介機構真正幫孩子一把,認真指導孩子們自己正確地準備材料,而不是替他們準備。衷心祝福那些想留學和已經身在國外的孩子們,希望你們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一張真正的學位,莫讓虛假糾纏一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