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第一學期的作文課通常會被要求寫一份研究報告,但這種練習很少成功,因為他們尚未掌握如何分析文獻來源,這個跨校大學生文獻引證研究的首席研究員表示。這項計畫旨在研究論文的剽竊問題和寫作教學,研究所用的文章來自16個包括常春藤大學、私立和公立大學、文科院校、教會學校及社區學院的學生論文。
在看完174篇學生的論文,并追溯約1,911條引證文獻,該項目的研究人員分析學生如何發現、評估并使用他們舉出引用文獻來源的過程。「顯而易見,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分析文獻來源,」雪城大學寫作和修辭學教授和這名為「文獻引用」計劃的主要研究者之一,麗貝卡·摩爾霍華德指出。「他們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做,只會東抄西湊幾句就交差了事。」
去(2011)年在會議上一個這項計畫初步結果簡報上,讓與會者看到一個令人痛心的故事:學生很少看過他們引述文獻的前三頁,經常只是東拼西湊的,一路走來幾乎完全看不出他們真有吸收資料來源的內容。
今年研究人員準備的簡報增添了更多的分析,并增加一個學校的數據,也將數據重新編碼以滿足有效性的統計測試要求。根據該項目合作的主要研究者和德魯大學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桑德拉·賈米森報告,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機構的類型,都反映同樣結果。
但賈米森女士指出,在數據中也有一些正面消息。有百分之七十的學生在研究中選擇引述政府文件或新聞媒體為資料來源,她說這些材料是圖書館員和教師鼓勵學生去使用的。另一方面,雖然教師努力教導學生更加嚴格的評估網上資源,由此研究統計數據來看,實際使用這些來源的學生文章證明離成功還有很長一段路。
賈米森女士舉了一個學生寫的有關進食障礙的研究報告為例子。該學生引用10個相關文獻,包括國家科學院的論文集和兩本書。然而,其中之一,「紙片人」,是一本暢銷的減肥書由一位前模特兒經紀人和一位獲得全面營養學碩士學位的前模特兒所編寫的。這學生看來是想要努力做好,但評估來源上有些「美中不足」。這樣的例子對寫作教師與他們指導的研究論文新生并不意外,賈米森女士和霍華德女士強調,這些調查結果明確指出學校和教師應在大一作文課程上做些更改。
學校名稱:日本東京大學 東京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文京區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877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私立學生人數:28753人院校地址:東京都文京區本郷七丁目3番1號6331
研究人員認為,與其花費時間在大一作文課試圖教學生如何找到文獻來源或使用電腦程序來打擊抄襲,教師應該取消要求學生寫研究論文。因為,無論學校的類型或是否由專職教師或兼職教授教導,學生在大一作文課程開始和結束時表現出的錯誤是相同的。因為,問題的一部分是,無論研究的課題是墮胎、死刑,或槍支管制,除非它在你的研究領域,你會不知道哪個是好的資料來源。
大一作文課師資不可能具備所有領域的專長來指導學生。相反的,學生應致力於使用教師提供的文獻材料為基礎,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篇較短的文章。霍華德女士建議改變寫作課程教學架構,霍華德女士進一步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學生們被教導在寫作過程中,在一開始擬一個粗略的草稿,但有研究證據顯示,學生應該被訓練閱讀、分析、綜合所獲得資訊并找出論點後,才開始擬稿寫作。在最基本的層面上,這就是閱讀理解力的培養:發現主題和尋找證據。然後,你才可能分析出更有趣的議題,這就是作家要如何說服讀者的功力。
賈米森和霍華德兩位女士質疑,在小學和中學各階段的教育并沒有幫助。雖然現在很多高中學生也寫所謂研究報告,學生在大學的寫作表現肯定這些訓練只是皮毛。研究人員認為,為因應現在的標準化測試,學生被教導去找出某一段文字的主要思想,但不是辨認這段文字基本思想是否健全。霍華德女士指出,習慣「掃描」網上文章也有一定的影響。「新的文化正在改變我們的閱讀方式,我們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比以前要做更多的『略讀』。麻煩的是,這不是教我們學習如何深入閱讀。」
譯者: 姚君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