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奧運門票,早做安排,精打細算,省錢的辦法還是有的。
吃住行觀,全面省錢,向你推薦最廉價看奧運的辦法。
奧運會門票抽簽揭曉,我先是失望,隨即轉為竊喜。
知道奧運會一票難求,所以申請抽簽的時候普遍撒網,跳水、擊劍、射箭、游泳、馬術、越野賽馬、男子100米決賽,凡是我女兒想看的,有棗沒棗打一桿子,先申請上!
結果只得到了馬術比賽的票,一家三口三張票一共120英鎊,這還是屬于申請項目中票價算便宜的。而且,比賽地點格林尼治公園就在家門口,抬腳就到,不用乘車下館子。
其它申請的項目,要穿城甚至出城去看,門票+交通+吃飯,別說都抽到票,就是再多一兩項,也吃不消。看看新聞上抽到票的人沒錢買的窘迫,嚇出一身冷汗。
既來之則安之。拿到了奧運門票,早做安排,精打細算,省錢的辦法還是有的。這里介紹一些最廉價看奧運的辦法。
憑借比賽通票,一天內可以免費乘坐倫敦1-9區內的地鐵、巴士、火車、輕鐵。
出行
倫敦什么都貴,交通為甚。提前做好看比賽的出行準備,是省錢的關鍵之一。
倫敦奧組委的目標是爭取讓觀眾100%的步行、騎車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看奧運。為此,投資1千萬英鎊,用于修建和改善從倫敦各地通往奧林匹克公園的步行和騎車線路。
對于像來自中國等外國或外地的觀眾,人生地不熟,走著去看奧運可能不太實際。倫敦街窄車快,騎車更玄。倫敦的騎車一族有個綽號,器官捐獻者,想想什么意思吧。
最實際的辦法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倫敦的公交票價嚇死人。但是,如果你手上有奧運門票,可以申請一張比賽當天的免費比賽通票(Games Travelcard)。憑借這張通票,可以免費乘坐倫敦1-9區內的地鐵、巴士、火車、輕鐵。
看一場比賽只需幾個小時,但一張通票可以使用一天。1-9區覆蓋了倫敦市和四郊,看完比賽,可以趁機白坐車去逛名勝古跡。如果手上有不同日期的門票,可以連續免費乘車。
如果從外地到倫敦,要做火車、大巴,也有省錢的選擇。比如,英國火車運營公司National Rail 提供比賽火車票(Games Train Tickets)優惠,憑借奧運門票,你可以現在就提前訂票,享受優惠票價,而不受通常的提前預訂期限制。
住宿
如果要在倫敦過夜,除了露宿街頭,最便宜的住宿選擇就是住帳篷野營了(camping)。
圍繞奧林匹克公園周圍,有好幾個專門瞄準奧運會,與當地政府合辦的野營宿營地。比如,Camp 2012,CampInLondon.com等。
天當房子地當炕,抬腳就進奧運村,野營可以為看奧運平添情趣。但是,要做好御寒準備,雖然是盛夏,但這是英國的盛夏,晚上呆在帳篷里還是很冷的。
比住帳篷稍貴一點的,就是青年旅社了(Youth Hostels)。青年旅社雖然是囊中羞澀的年輕旅人的首選,但中年人、老年人要投宿也是來者不拒,我就曾住過,相對于價錢來說還算干凈舒適。
要住正兒八經的旅館就比較貴了。官方的《倫敦指南》(London Guide)網站VisitLondon.com上提供廉價旅館的選擇,可以上網查詢預定。
倫敦奧運會期間,也將上演一場盛況空前的文化盛宴。
吃喝
倫敦奧組委對入場觀眾攜帶食品飲料有嚴格的限制。
食品:除了嬰兒食品外不得帶入。
酒和軟飲料:除了嬰兒牛奶和個人醫用酒精外不得帶入。
水:限制每人100毫升以下塑料瓶裝水。
所以,最省錢的辦法是入場前吃飽喝足,更準確的說是進入比賽場館外圍的奧林匹克公園之前。如果進了奧林匹克公園才想起買食品飲料,只能用現金或奧運會指定的Visa卡。品牌食品(branded food)只有麥當勞,因為麥當勞是奧林匹克公園內唯一指定品牌食品。
觀賞
看奧運當然不僅僅是看賽場內的競技,賽場外文化奧林匹亞同樣不可錯過。
從6月21號至9月9號,將上演一場盛況空前的文化盛宴。倫敦2012文化藝術節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舞蹈家、藝術家、時裝師、大廚等等將為人們展示色彩紛呈的文化藝術。
1千多場次的表演將提供一千萬人次的觀賞機會,大多數演出門票,包括像雷哈娜這樣的當紅歌星的演出,都是免費提供。
文化奧林匹亞不是英國人的發明。現代奧運會的創始人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就提出,奧運競技應該是大腦、身體和精神的綜合競技。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更是把文化奧林匹亞推上了一個新高點。
實際上,1912-1948年的歷屆奧運會,體育競技的同時也進行藝術競技,獲勝者同樣獲得金、銀、銅牌。
當然,對體育迷來說,看場外的藝術演出是摟草打兔子的順便,眼睛還是盯著場內的金銀銅牌。
既然說到了省錢看奧運,不花錢買門票,是否也能看正兒八經的奧運比賽項目?能!我下周接著說。
感謝您閱讀《騰龍說事:看奧運,重在省錢》,文章來源于BBC,我們為您準備了BBC簡介,請閱讀:英國廣播公司,簡稱BBC,是英國一家由政府資助但獨立運作的公共媒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在1955年英國獨立電視臺和1973年英國獨立電臺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國唯一的電視、電臺廣播公司。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擁有高知名度的媒體,還提供其他各種服務,包括書籍出版、報刊、英語教學、交響樂團和互聯網新聞服務。2011年12月,BBC拍攝的紀錄片《冰凍星球》陷入造假風波,受到觀眾批評。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BBC,成立于19 BBC22年,是英國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也是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之一。BBC雖然是接受英國政府財政資助的公營媒體,但其管理卻是由一個獨立于政府以外的12人監管委員會負責,并且通過皇家憲章保障其獨立性。監管委員以公眾利益的信托人的身份管理BBC,他們都是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士,包括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和英格蘭的首長,由英國首相提名,英女皇委任。監管委員會下轄執行委員會,由16個不同部門主管組成,負責BBC日常營運工作,委員會主席為行政總裁,并兼任總編輯。 BBC目前經營8條電視頻道,10條廣播頻道,及直接由英國政府出資經營以43種語言作全球廣播。BBC在新聞界最為人樂道的是其嚴格的要求,所有制作人都要恪守BBC的工作規章:節目制作人準則,該準則對編輯和采訪業務的各方面提出了具 BBC總部體詳細的要求。在BBC建立之前,已經有很多私人公司嘗試在英國做電臺廣播。根據1904年的無線電法案,英國郵政局負責頒發電臺廣播牌照。1919年,由于收到很多軍隊對過多廣播而干擾軍事通訊的投訴,郵政局停止發出牌照。于是,1920年代初期,廣播電臺數量驟減,越來越多人要求成立一個國家廣播電臺。一個由無線電收音機制造商組成的委員會經過幾個月的討論,最終提出一個方案,BBC由此誕生。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