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金氏世界紀錄見證澳洲昆士蘭臺灣嘉年華會千人搖鼓破紀錄 2012年09月28日 12時訊
澳洲昆士蘭臺灣商會與世界多元文化藝術協會于本(2012)年9月22-23日在澳洲昆士蘭Mt. Gravatt Showgrounds舉行「臺灣嘉年華會(Taiwan Festival)」, 22日舉辦挑戰金氏世界紀錄千人搖鼓(Bolang Gu Hand Drum)活動。臺灣嘉年華會為臺灣社群在澳洲社區舉辦之多元文化活動,藉由親子游樂、廟會文化及美食小吃推廣臺灣文化與特色,2天活動估計逾6萬人參加,22日當日計1,651人齊搖波浪鼓,成功打破金氏世界紀錄;駐澳大利亞代表處張代表小月、澳洲自由黨魁艾伯特(Tony Abbott)及布里斯本當地許多政要均到場祝賀成功。張代表強調,臺灣文化軟實力也令人驕傲;此項創紀錄,不僅是臺灣僑界一大盛事,也寫下臺灣文化在澳洲生根的歷史篇章!
參與協辦的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文化組遲組長耀宗特別採訪當日金氏世界紀錄裁判長施第(Chris Sheedy),對臺灣同胞在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發起此項千人大會串活動的意義與感想。施第是金氏世界紀錄澳洲及紐西蘭地區代表,他表示整體印象為看到澳洲人與臺灣人齊舞歡笑擊鼓,充滿快樂與活力,象徵性非常強!臺灣嘉年華會提供一個很棒的機會了解臺灣文化帶給澳洲的好處。個人則無法想像澳洲文化沒有臺灣文化的影響,會是什幺情景?
擊鼓大會結束后,一位澳洲人及一位臺灣人彼此在群眾前面跳舞,二人完全不認識彼此,但彼此給對方一個擁抱,彼此不會說對方的語言,之前也從未謀面,可是彼此藉由音樂、擊鼓與舞蹈而拉近距離建立關係。這種景象讓人感受到千人搖鼓的震撼!
施第指出,所有紀錄對金氏世界紀錄而言都是重要的,對個人層級而言有更大的意義,紀錄不僅是個人成就或團隊成就,而是慶祝二種非常不同的文化,可融匯東西方齊聚一起,成功締造歷史,這也是此次盛會與眾不同之處!
澳洲社會非常多元文化,但并不是所有澳洲社會都是多元文化,任何活動都有助于建立發展更優更佳的澳洲多元文化社會,任何活動都會影響更多民眾參與、了解及重視不同文化,具有正向積極意義。施第客氣地表示,他不是教育專家,但就草根民眾立場而言,看到嘉年華會或千人擊鼓鼓勵任何人參加,進一步了解臺灣文化,甚至想要學習更多的臺灣文化,進而鼓勵自己的小孩認識臺灣。
學校名稱:澳洲西澳大學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所在位置:澳洲,Perth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911年學歷:語言 預科 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22419人院校地址:35 Stirling Highway, Crawley,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6009 AUSTRALIAhttp://aozhou./school/5523
金氏世界紀錄一書長期以來受到家長與教師的重視,此為唯一一本會讓小孩自動打開來閱讀的書,金氏世界記錄一書教導小孩有關全世界破紀錄的事實,但更重要的是啟發他們有更大夢想,未來如何置身自己向世界挑戰;在學校生活,不斷以平均能力來看待小孩,但金氏世界紀錄不在乎平均能力,反而追求卓越極限,在追求極限過程,享受體驗更令人愉悅的教育,啟發個人追求極限而不是平庸。
在答覆遲組長所提金氏世界紀錄并未給予破紀錄者任何獎金,為何全球不斷有人挑戰追求破紀錄時,施第認為動機來自人類渴望完美極臻的本性驅使,受到認可去做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這種認可帶來更重要的啟示,就如同波浪鼓千人盛會運用破紀錄的認可來創造臺灣及中華文化對澳洲社會的貢獻與影響!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