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XUE86.COM訊 第四屆內地與香港中小學校長交流論壇17日在香港舉行,來自兩岸三地及北美、東南亞等地的教育學者齊聚一堂,探討“文化傳承與教育國際化”議題。學者指出,應警惕“國際化”導致的千篇一律,教育工作者要積極發揚本地的優秀教育特色。
“國際化”是當下教育界的一大熱門議題,許多學校增設了外國文化課程、加強與外國學校交流及定期交換學生,以應對“國際化”的挑戰。
“但是,教育國際化是有風險的,”新加坡國家教育部英文教育研究部黃燕鑫指出,“國際化讓世界越來越像,這會讓教育業和我們的下一代失去自我,這個現象需要警惕。”
黃燕鑫表示,國際化不等同于模式化,教育更需要個性,現代教育者應注重本地文化的傳承,讓學生有開闊的視野和扎根本土的文化根基。
臺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張慶勛也表示,教育國際化由外而內是接受外界的觀點,同時也應由內而外地用自己的模式影響外界。“我們強調區域文化,才能走向世界。”
“保持自己的特色也是深圳中小學國際化的原則。”深圳南山區副區長曹賽先指,內地學校在向外學習時也應注重保持傳統文化,把好的教育經驗帶出國去,用交流帶發展。
培養國際化人才也牽扯出“全球公民”的概念。來自加拿大高桂林教育局繼續教育部的Gartland主任舉例,加拿大中小學教育的理念便是培養學生的“全球公民意識”。
“我們希望學生能有一種對地球的責任,即我們所說的全球公民意識,像亞洲學生接受傳統禮儀的教育一樣,我們也希望加拿大的學生教育有明顯的特色。”(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