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大學教師的兩種選擇 2012年12月14日 10時訊
邁克.禮佐先生每年教授7門課程,對象包含750位大學生,但是他并非兼任講師,他任教于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擔任經濟學的全職講師,他同時負責輔導大一新生、督導學生獨立研究計畫,并在他的學會擔任校外演講者的邀請者。他坦然地表示,「我在這里不是為了得諾貝爾獎。」他不需要擔負研究責任,并能享有10個月薪水及全職員工福利。禮佐先生目前剛進入他第二個四年合約的第一年,而他非常熱愛這工作,他指出:「我其他終身職的同事會說『天啊,要教這幺多學生會要了我的命』,但我認為要我在「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發表文章才會要我的命。」那些研習專門科系為了當講師的人,在被雇用成為全職講師后,由于受過較好的訓練,所以更能勝任這項工作。
從事學術工作人員的分配在過去幾十年逐漸有所轉變,在1969年,終身職教授佔教職員的78%,兼任教師僅佔18.5%,到了2009年,比例幾乎顛倒,終身職教授僅佔33.5%,兼任教師則佔近50%。像禮佐先生這種全職講師則由1969年的3.5%提升至2009年的18.5%。當學校的預算緊縮時,許多學校會傾向雇用兼任教師,因為,和終身職教授相比,雇用兼任人員成本低、僱用或解僱較容易,而且佔用較少的空間(無需專用辦公室)或其他資源。但是當兼任講師所佔比例越來越高時,有一些像「新教職員工會」(the New Faculty Majority)的組織對于兼任教師待遇感到不滿,「高等教育協會」對目前的系統進行抗爭,「現代語言協會」(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則建議應該將兼任教師的薪水從每門課2,000元到3,000元提昇至7,000元。
假如大學教師主要是由兩組人員所組成,一組是佔小比例的終身職教授,他們擁有博士學位,負責做研究、訓練研究生、開授進階研討班并幫助行政單位經營學校,另一組是由較大比例像禮佐先生這樣的專任講師組成,他們負責大學部教學及輔導,透過參加研討會進修,但是他們并不做研究。這些講師僅需要碩士學位,目前許多兼任講師都是如此。
現代語言協會的主席同時也是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英語系教授邁克爾·博魯先生一直致力于檢討現行的教師制度,他贊同這雙軌制:「為何不採用這種型式,讓學校對于碩士學位審核更嚴格,而不需要花費4到6年去作一篇無法讓你在研究型大學找到終生職教授工作的博士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大學教師的兩種選擇 論文研究。」學校應建立一種新的學位制度,可以讓那些人受到更專業的訓練而成為大學講師。現在的情況剛好相反,每個想要成為教授的人都先追求博士學位,但是許多人中途放棄而轉當兼任講師,甚至有些完成博士學位的人,也因為找不到終生職教授的職缺而去當兼任講師,但是如果那些人是接受成為講師的專業訓練,而以全職講師的形式雇用,或許他們會更符合講師的條件需求,也會使他們的教學生涯更快樂更有效率。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以及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已經嘗試提高全職講師的比例,其中紐約大學的全職講師在過去10年幾乎成長1倍,達到1,000人,全職講師人數提升的主要領域是藝術科目。
那幺為何學校愿意放棄雇用彈性大且成本低的兼任講師呢?這個決定代價不小,但是或許是值得的,有些研究指出學生在兼任講師的教導下,學習效率較低。另一個重點是,沒有終生職的聘用,全職講師可能較沒有保障,雖然目前都有使用多年的合約來保護他們的權益,有一些小的系所可能沒有足夠的課程容納許多全職教師,但是他們可以跟其他系所合作來創造更多的職缺。但是兼任講師也有些反對的聲音,調查發現,很高比例的兼任講師喜愛兼任工作的彈性,他們只是不滿低的薪資以及低穩定度。
暫且不討論可行性的問題,有些人覺得這種包含全職講師以及終身學者的雙軌系統不太妥當,南加大的助理教授阿德里安那?柯薩先生目前正在帶領Delphi計畫,負責針對全職講師和終生職教授提出新的「雙層式」模式,他表示:「我并不喜歡這種階級制度的模式。」
庫亞荷加社區大學(Cuyahoga Community College)的英語兼職講師同時也是新教職員工會的行政主管瑪麗亞?麥斯托小姐也表示,她不喜歡這樣把教授分成研究以及教學類別的制度。她表示:「這也許是對終身職的研究教授有利,但不是對學生有利,所有的教師都應該要帶領學生。」但是就像有些人是被訓練來當護士而不是醫生,有些醫生是被訓練來當家庭醫生而不是腦科醫生,所以有些講師其實比較喜歡全職講師的訓練而不是成為研究學者的訓練。以禮佐先生為例,他在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得到經濟學博士學位后,曾在肯德基州(Kentucky)的中心大學成為終生職教授兩年,他在2006年離開并到羅徹斯特大學擔任全職講師,他認為,「那些終生職教授的同事們并不會視我為次等公民,而我從不后悔做這樣的決定。」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大學教師的兩種選擇(譯者: 潘宜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