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英國托嬰制度的現狀與改革 2012年12月28日 10時訊
過去四十年,英國家庭生活水準大幅提昇是因為女性進入工作職場協助賺取家用,現在有小孩的英國女性再也不敢回到工作職場上,原因出在花費在托嬰方面的費用,會占去家庭總支出百分之26.6,幾乎是世界第二高,比起歐洲平均值百分之13與瑞典的百分之5顯然高出許多。
目前全英國家庭會花近GDP百分之1.1(約7兆英鎊)在學齡前支出,若刪除5至6歲學齡兒童上學的費用,英國家庭花在學齡前的支出仍是僅次于北歐國家。2012年日間托嬰的平均價格為一週112英鎊(5264新臺幣/週,約2萬1千新臺幣/月),一年為5376英鎊(約25萬新臺幣)。英國去年平均薪資漲幅為0.3個百分點,而托嬰費用卻漲了百分之6。高額托嬰費用造成英國婦女不敢回職場上班,就算回到職場薪資也被高額托嬰費用吃掉。在高托嬰費用與低薪資收入的雙重夾擊之下,英國僅有百分之67.1的婦女有勇氣回到職場上工作,相較于丹麥有近百分之84、荷蘭有百分之78.5以及法國有百分之73.6的婦女回到職場上,英國婦女縱有雄心壯志,迫于現實無奈也只能待在家里帶小孩。
據調查指出,一個有兩個小孩年收入約208萬新臺幣的英國家庭,只比年收入約94萬新臺幣沒小孩的家庭多了18萬8千元,顯示在英國要養育一個家庭需要付出相當高的代價。英國政府一直以來都是以稅賦減免的政策減輕英國家庭重擔。如父母或單親工作一周超過16個鐘頭以上者,可以將托嬰支出列為所得扣抵項目。這項稅賦減免僅限年薪低于4萬英鎊的家庭請領,每年約有45萬5千個家庭受惠,等于是收到一周65鎊的補助。一個月約一萬兩千元新臺幣的補助其實并不算多,某些企業為鼓勵婦女二度就業,發放家長托嬰禮券(Childcare Vouchers),最高可為家長省下一個月77鎊的費用支出。立意雖好,但也僅限于某些企業的員工。各項稅賦優惠、各項補助加總起來,每年仍然敵不過日漸高漲的生活費用和通貨膨脹。每年平均百分之3的通貨膨脹和百分之6調高的托嬰費用,育兒津貼早就被通貨膨脹和高漲的物價吃掉。即使英國婦女有心想要回到職場,沒有完善的托嬰制度和補助,英國女性的勞動產值仍然無法從家庭中釋出。工黨和保守黨都承認這對英國經濟來說,是個嚴重的問題,因此不得不跳脫稅賦減免的思維,對托嬰制度做一個全盤的思考。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英國托嬰制度的現狀與改革英國政府考慮應從以下幾點著手改革。首先,放寬保姆托嬰的限制。英國托嬰目前的限制為,一個保姆最多只能照顧3個兩歲以下孩子或是4個兩至四歲的兒童。相較于鄰近國家的法國則為兩歲以下5個小孩,兩至四歲8名孩子,英國的標準稍嫌嚴苛。英國政府雖承諾會放寬標準,但是要開放到多寬的條件,政府現在也在評估中。反對者認為,鄰近國家因為要求寬鬆,所以才使保姆帶這幺多孩子,品質與安全有很大的顧慮,因此不希望英國開放得太寬,且不論將來結論如何,從新思考托嬰的限制是政府改革的方向,再者,吸引人力進入保姆產業。英國家長雖然花在托嬰的金額雖然高,但據政府調查,英國保姆的收入竟是全歐洲中最低。
英國保姆一年僅賺1萬1千4百英鎊(合新臺幣53萬5千),法國保姆則是1萬3千5百英鎊,德國為1萬4千6百英鎊,英國保姆的薪資甚至比英國最低薪資還低。低廉的薪資自然無法吸引高階人力投入托嬰產業,英國政府已注意到這個問題。
但至于英國是否要學習荷蘭,由祖父母擔任保姆并向政府請領托嬰照護補助,雖有人力但預算正當性恐有爭議,目前也持保留態度。最后,英國政府規劃撥出部份預算,依家庭經濟狀況補助部份托嬰費用,最高可達百分之70。只是什幺類型的家庭才算符合補助資格,英國政府目前審慎評估中。可以確定的是,英國政府將在2014年9月起,撥發1億英鎊提供給10萬名兩歲貧童享受最高15小時的免費托嬰服務,該預算除了用來提供免費托嬰服務,也包含將部份既有建筑物轉變為托嬰中心。英國政府對于托嬰制度的諸多想法,常被家長批評說得太多,做得很少。從以上最新出爐的幾點改革方向看來,顯示英國政府已經努力跳脫稅賦減免來達到解決學齡前兒童無人照顧的思維,未來可達到怎樣的成效,將拭目以待。
資料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英國托嬰制度的現狀與改革 感謝您閱讀本文,本文轉載自臺灣教育部官網.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