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英國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所在位置:英國,Cambridge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209年學歷:語言 預科 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公立學生人數:18396人院校地址:Cambridge Admissions OfficeFitzwilliam House32 Trumpington StreetCambridgeCB2 1QY,United Kingdom8274
為中國留學生提供海外新聞:《出國留學“鍍金”思想不可取》03月11日中國教育報報道。據教育部3月1日公布的數據,2012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達到39.96萬,其中國家公派1.35萬人,單位公派1.16萬人,自費留學37.45萬人,成為世界第一留學大國。同時,留學生在海外一擲千金、超速飆車等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圍繞出國熱的話題,代表委員各抒己見。記者發現,目標明確、志向遠大的留學受到鼓勵,而帶有“鍍金”思想的留學則普遍不被看好。
受訪對象:
何達平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黨委書記
印 杰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楊 文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英才學院董事長
石定果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楊 超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原黨委書記
全國人大代表何達平:出國熱應引起社會反思
作為企業家,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黨委書記何達平深知人才培養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因而格外關注教育。這幾年,他發現很多朋友包括企業的中層干部紛紛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甚至在中學階段就出國了。
“這種大規模的出國留學熱,我認為不太正常!”何達平憂慮地說,一方面,很多孩子早早出國留學,其實并沒有學到什么,甚至連生活自理都成問題,個人成長反而被耽誤了。另一方面,國內一些名校學生流失太多,國家花了那么多錢培養他們,最后都出國了,有的再也不回來了。
何達平建議,要好好研究一下,看看是不是中國的教育質量比人家差,差在什么地方,怎么提升,同時也要反思我們的人才觀念和用人制度,有沒有從不同方面評價人才,有沒有營造一個任人唯賢、人盡其能的社會環境。
“我們的教育要改進,辦出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滿足老百姓的需要。同時,也要加大教育宣傳和輿論引導力度,讓老百姓看到教育的希望,感受到教育帶給他們的實惠。”何達平呼吁。
全國政協委員印杰:教育國際化不等于出國留學
“對家長而言,這是一個市場的選擇。”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印杰認為,“出國熱反映出我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還比較少,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家長會衡量教育的投入和產出,如果他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發現進的大學還不如國內,他肯定就不會選擇出國了。”
上海的教育國際化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印杰表示:“中國已經融入了世界,國際眼光和能力肯定是需要的,但是實現的途徑有多種,教育國際化不等于出國留學,更不等于把高中辦成留學預備班。”
“國際化的作用有兩個,一是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二是提高他的競爭力。中小學國際化,可以引進國外一些更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可以做一些學生交流,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課內課外多涉及國外的知識和文化。每所學校、每個人都應該選取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于當下一些公立高中熱衷辦國際班的做法,印杰表示:“短期來看,學校往往追求的是經濟利益,而不是為了提高辦學水平、培養更好的學生。拿著政府資源做掙錢的事情,這種做法我不太主張。”
全國政協委員楊文:國外學校不是保險箱
“我的孩子17歲就出國了,被媒體報道為‘劍橋男孩’。”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英才學院董事長楊文有著家長的切身體會,她建議,“家長在識別中介機構和國外學校時,要多一些問號,多一些警覺,避免不可挽回的損失,讓孩子受到終身傷害。”
“我當時就輕信了中介的宣傳,孩子到英國以后發現只是一所三流學校,根本不具有國際招生的資質。后來孩子忍受著孤獨和生活的艱苦,最終考上劍橋大學。”楊文認為,這得益于他們平時對孩子獨立精神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大學教育、出國留學是走向社會的最后一站,但如果一個孩子從沒離開過家,突然把他扔到陌生世界里,他就會惶恐無助,就會出現各種問題,甚至墮落沉淪。教育者和家長要做孩子成功走向社會的助推者,通過各種模擬的機會、真實的場景,讓他去試飛,讓他去獲得適應社會的各種能力。”楊文說。
楊文注意到,出國的孩子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志向遠大、想學一技之長的,另一類是考不上大學,想出去鍍鍍金的。“這類孩子最容易出問題。我給家長的建議是,在國內不讓人放心的孩子,就不要把他放到國外去,國外的學校不是保險箱。”
全國政協委員石定果:出國留學別盲目跟風
“他們出去叫‘得瑟’,浪費父母的血汗錢,給國外的印象也非常不好。”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石定果談起富二代在美國飆車撞人的新聞不無擔憂。
“我們的基礎教育和大學本科教育是很好的,我不建議孩子們過早出國。他們在本科階段之前,心智沒有完全成熟,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足,世界觀、人生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石定果說,“出國留學選擇專業時,切忌盲目跟風,不要看哪個專業賺錢多就扎堆。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人生設計要有長遠目標。”
對于如何吸引留學生回國,石定果認為:“很多孩子在國外上完學,回國后感到不適應,對人際關系很恐懼。要發揮海歸人才的創新能力,社會必須有更寬松的心態,要給他時間、空間讓他去做。”石定果舉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的例子,“李安在美國留學后,7年都沒拍出什么電影,要在我們這里不敢想象,社會就會認為你是一個失敗者。”
“我相信,隨著中國文明程度的提高,回來的人應該越來越多。”石定果說,“當年,條件那么艱苦,錢學森等一批留學生都能學成報國,今天也要讓海外學子自身有這種愿望才行,不能太著急。”
全國政協委員楊超:企業歡迎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在北京會議中心的樓道里,聽說記者要采訪出國留學的話題,原本匆匆前行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原黨委書記楊超回過頭來說:“我就是從海外留學回來的!”
楊超說:“我是上世紀80年代公派出去的,當時國外很看重,希望我們學完就留在那里,他們知道中國將來是個大市場,很需要中國的人才。現在,中國已經走上世界舞臺、參與國際競爭,企業很歡迎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我們公司的高級管理層現在25%到30%是‘海歸’。我覺得出去過和沒出去過的,有明顯區別。他的思維、反應、思考問題的方式都不一樣。”
“我覺得現在已經放得很開了,中國打開了國門,國外也愿意接受我們的留學生。而且,現在不出國也可以學到國外的技術。”楊超建議,“教育部門應該送學生出去,同時也要吸引更多外國的技術、人才進來。”
談到“海歸”光環背后的就業壓力,楊超說:“只要有真本事,就業就不難。除非有個別學生出國是為了鍍金,或者輕信中介機構,上了二流學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