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教育多元化的時期,國內高校開始直面境外高校的競爭
7日一早,當全國1020萬名考生紛紛趕赴考點見證“人生重要轉折點”時,劉科言卻徜徉在夢中。11點多,當語文考試結束時,這名高三學生才起床,下午去燒烤店踩點,因為8日高考結束,他要和高一、高二同班的60多名考生聚會。
“呵呵,聚會是挺幸福的,其實,考托福時,我們的壓力并不亞于高考。”劉科言通過電話對CBN記者說。
作為重慶巴蜀中學國際班的學生,劉科言此次放棄高考,是因為他已選擇了去美國印第安納伯明頓分校讀書,“我申請了8所,答復有5所,這所學校也正是我想去的。”
與劉科言一樣,國際班的29名高三生今年全部放棄高考,他們都取得了美國排名前100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84萬人放棄高考
據不完全統計,加上重慶市外語學校等名校,重慶高三學生選擇留學的人數達到了300名。“如果加上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棄高留學生,這個數字并不小,而且每年遞增。”北京一所重點中學的原校長感慨道。
與此同時,由于多種原因,我國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在逐年遞減。
6月2日,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姜鋼透露,今年高考報名人數約為1020萬名,比去年約減少40萬。這也是近幾年高考報名人數連續增加以來的首次減少。姜鋼認為,適齡人口總量的減少是高考報名人數減少的直接原因。
此外,姜鋼還表示,今年我國有834萬應屆高中畢業生。而據教育部提供的數據,在今年1020萬高考報名考生中,應屆高中畢業生為750萬。這就意味著尚有84萬應屆高中畢業生沒報名參加今年的高考。
對此,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的一位工作人員曾透露,這并不奇怪,基本屬于正常狀態。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從2005年開始到今年,連續5年,每年都有10%左右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不報名參加高考。
“以這個基數算的話,84萬人放棄高考還在正常范圍之內,無論是一些優秀的高中生放棄高考,還是受家庭條件和學習成績等影響放棄高考的學生,這樣的現象都是值得大家反思的。在一個教育多元化的時期,教育同樣面臨著競爭。”上述中學原校長對CBN記者說。
事實上,這些年,來自我國香港地區以及歐美的大學已經開始與境內的大學短兵相接搶奪生源。而隨著臺海兩岸關系的不斷緩和,臺灣地區大學開放大陸學生前往就學也已是指日可待,今后放棄高考選擇留學的學生可能會更多。
國際班成留學預備班
“坦白說,不是沒考慮過參加高考,以我的成績讀一個一般的重點大學沒問題,但要上國內最好的大學,是很渺茫的。我還不如去美國綜合排名100以內的大學,美國排名不錯的大學在全世界排名基本也是靠前的。”劉科言告訴CBN記者,他讀高一的時候就開始有了這樣的想法,而高一、高二之間暑期兩個月的美國學習生活更讓他堅定了這種想法。
高三時,劉科言以不錯的成績進了學校的國際班,并開始為出國留學作準備。
“我們這個年紀基本是可以對自己未來作出負責任的選擇了,父母親對我出國是比較支持的。”劉科言說。
而進國際班的學生,不出意外的話基本都會選擇出國留學。2008年,該班30名高中生同樣選擇了留學。
“美國大學相對比較靈活,即便在大學期間還可以選擇。我們有名學生先是上了一所美國排名還可以的大學,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又考進了麻省理工學院。”巴蜀中學國際部主任余贏告訴CBN記者。
事實上,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的公辦示范高中,放棄國內高考轉而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數量在增加。以北京四中為例,每年都會有幾十名學生在高考前被國外的知名高校錄取,他們中不乏具備沖擊高考狀元實力的學生。
美國優秀的大學也將“繡球”拋向了這些優秀的高中生。今年,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三女生閔婕就先后收到了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14所美國名牌大學發來的錄取通知書。她最終選擇了去耶魯。
“相比較而言,這些孩子成績是不錯,最為關鍵的是他們有很強的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申請國外大學為例,這些學生沒通過中介公司去聯系,都是自己主動和不同大學聯系,自己遞交申請、溝通,幾乎沒讓家長和老師操心。”余贏對記者說。
高教質量決定學生去留
“高中生留學熱給我們的教育改革提著醒。”參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調研的廣州嶺南教育集團總裁俞仲文告訴CBN記者,學生交費上學,已經成為購買教育服務的市場主體,但高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并沒有改變,學生自主選擇的自由度并不大。
在一份由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組織編寫的《2009中國教育發展報告》中,有關于“大學生教育質量調查”的部分。報告提到,北京大學教育學院2008年初公布的24所不同類型在京高校、約1.6萬名學生的抽樣調查,高校質量的結果難令人滿意。有近一半的學生對自己在“專業相關實踐技能”、“書寫具有一定理論性的文章”以及自主創新方面的能力評價較低。
在一些長期呼吁教育改革的人士看來,中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脫離社會經濟發展,一些大學甚至拋棄了教育自身應遵守的人文價值理念,單純唯市場馬首是瞻,結果學問沒做好,形勢亦沒跟上。
“高學費、近些年學術與教育腐敗曝光的事件逐漸增多,再加上類似于羅彩霞事件的出現,實際上讓國內高校的公信力受到很大影響,雖然這背后不是一個簡單的教育問題。”一位高校改革的研究者告訴CBN記者。
家長們的算盤打得很精
在很多家長看來,在就業形勢不佳的情況下,留學經歷以及所接觸的圈子,都有利于孩子將來的發展,求職時自然會受到跨國企業的青睞。
“孩子的學習環境很重要的。在國內,上完大學,就業也很難,托關系給孩子找工作,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一位高中學生家長對CBN記者說。
不斷增加的家庭收入以及人民幣升值,也讓許多家庭具備了把孩子送出去讀書的經濟實力。例如留學新加坡,學費加生活費每年只需8萬~12萬元人民幣左右,還可能獲得新加坡政府獎學金,誘惑自然不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