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國際教育者年會落幕,對美國政府嚴格管制學生簽證表示不滿 2013年07月19日 06時訊
5月31日落幕的Nafsa國際教育者年會有一片關于學生簽證問題的烏云悄悄壟罩,不論是關于移民等待期間的毒藥條款、會讓語言課程或研究所銜接課程招生更複雜的新方針、或是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后對外國學生的嚴格檢查,整個年會中簽證相關主題的場次超過六場,吸引了上百名與會者。其中,最新的話題是美國國土安全部在年會開始前幾天對「條件式入學」的新規定。
「條件式入學」許可是發給學術能力符合入學門檻、但語言能力還未到的學生,隨著美國的大學招收越來越多不同族群的外國學生,學生的語言能力越參差不齊,條件式入學越來越普遍,所謂「銜接課程」也如雨后春筍般推出,讓還在上語言課程的學生也可以先上一些學術課程。然而,國土安全部最近做出了新的解釋,要求大學針對語言課程和學術課程發給兩份不同的I-20文件,只有英語能力已經符合標準的學生才可以拿到第二份I-20,正式開始上學術課程。
雖然有些大學已經開始發兩份I-20,但也有很多學校有充分的反對理由,原因是一些外國政府獎學金需要單獨的I-20證明學生有被核準入學,而也有些外國學生來美國的目的只是為了學英文,認為條件式入學讓他們比較好申請美國簽證。
所謂「銜接課程」的前提便是讓學生可以同時上學術和語言課程,國土安全部有意將銜接課程的期限壓縮為一年,讓各校語言課程的負責人相當在意。教授們也擔心,如果幾百間學校的語言課程全都得多申請一份簽證文件,會拖長簽證審核的時間。美國國家審計總署(GAO)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就批評國土安全部的學生與交換學者計劃(SEVP)在簽證審核流程上花太多時間。
國土安全部讓各校在6月7日之前可以提出意見,但出席年會的國土安全部官員對現場提出的許多問題都無法回答。例如,因為海關現場并沒有與學生簽證資料庫即時連線,之前一個被控為波士頓爆炸案嫌犯藏匿證據的哈薩克學生雖然簽證已被注銷,竟然還是進入了美國,導致此后國際學生進入美國的檢查程序變得更加嚴格。
對此,官員表示,國土安全部目前還沒辦法讓海關人員即時連上資料庫,但各海關有裁量權讓國際學生的入關檢查「盡可能無痛」。有些機場可以在飛機抵達前就事先用旅客名單比對資料庫,有些則開設國際學生通關專用道,這些措施都能加快檢查流程,但有些地方還是要把學生叫去做第二次檢查。官員表示無法預知何時會有永久的解決方案。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國際教育者年會落幕,對美國政府嚴格管制學生簽證表示不滿現在美國國會正在考慮修正移民法案。雖然Nafsa支持修法,但草案中有一條是:如果國土安全部在法案通過120天內無法讓海關一線人員即時連線簽證資料庫,可以暫停簽發所有學生簽證,這個苛刻的但書讓Nafsa相當反對。
譯者:魏瑀嫻
感謝您閱讀本文,本文轉載自臺灣教育部官網.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