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國大學及圖書館推動公開存取學術研究成果的「聯合體系」 2013年08月02日 09時訊
為符合最近白宮擴大提供公開存取研究成果的指令及相關提案8月22日的最后期限,各聯邦機構無不全力以赴。六月初,美國大學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公立及土補大學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Public and Land-Grant Universities)及研究圖書館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聯合提出一項以大學為導向的解決方案─「研究共享系統」(Shared Access Research Ecosystem),或簡稱為「分享」(SHARE)。
「分享」旨在以目前大學和圖書館既有分享和保存學術研究成果的系統為基礎,并加以擴大連結。這計畫的支持者已經在各校間流傳一份6月7日發布的文件,勾畫出「分享」背后的基本概念。
該文件指出,學術機構早已投入巨資建構相關基礎設施、工具和服務以便公眾有效及快速獲取研究成果和學術論著,「SHARE」展望未來大學與聯邦政府和其他公共機構可共同合作來承載跨機構的研究出版物數據資源庫。根據「分享」計畫,每所獲取聯邦研究資金的大學或研究機構將指定一個現有的數據資源庫,作為供公眾查閱和長期保存研究出版物網站以達到歐巴馬政府的政策要求。許多大學已經擁有建立好并在運行中的數據資料庫,那些尚未建立資料庫的學校可與其他機構分享,一個較小的學校或機構也可與該州大型公立大學合作。
該文中還強調「分享」的一些重要元素以符合新的公開存取研究成果政策,其中包括:主要研究者需要在出版物上標識如ORCID(Open Research Community ID)號碼,以便讀者追?他們的研究活動及每一個出版物元數據中都需要嵌入版權許可條款,以便資料庫系統處理。
有了這些協議,「分享」將成為一個「大學的聯合資料庫系統」,美國大學協會執行副總裁約翰?沃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藉此方式將可連接全美接受聯邦科研經費的高等教育機構資料庫。」沃恩先生并指出,白宮2月透過科學和技術政策辦公室頒布的指令,正好符合各大學和圖書館現行儲存和共享學術研究的努力。他也認為,接受聯邦研究資金的大學與這些研究機構已有長期的合作關係,如果要建構互連資料庫以滿足雙方的目標,現在就已經有一個可以管理研究成果和提供公開存取研究成果指令要求的系統框架可循。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美國大學及圖書館推動公開存取學術研究成果的「聯合體系」研究圖書館協會的副執行董事普茹?阿德勒女士強調,各相關圖書館和大學對支持政府的號召有著濃厚的興趣。她表示:「我們非常希望看到公開存取研究成果政策的成功。我們與其他相關機構合作多年,就是希望學術研究成果分享能成為現實。我們現在正致力于透過SHARE及校園宣傳為SHARE計畫能成功實施而努力。」
譯者: 姚君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