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美國音樂學院 Hochschule für Musik 所在位置:德國,Berlin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696年學歷:本科 專科 研究生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3818人院校地址:http://deguo./school/5749
為留學生全程報道海外留學相關新聞:《消息不暢 第27屆波士頓大學生節鮮見中國留學生》10月20日報道。據美國《僑報》報道,10月12日,為期兩天的第27屆波士頓大學生節在波士頓保得利大廈旁的漢考克會議中心舉行。作為波士頓地區最大的學生慶典,節日吸引了超過90支美國頂級樂隊到場演出,近100位商家到場支持,15000多位學生入場參觀。
在現場,商家使出渾身解數推銷自己的商品。為了拉近和學生的距離,不少商家都在現場設立了免費的互動游戲,派發禮品。乍一看去,整個會場就像一個巨大的嘉年華。不過轉了半天,記者卻很少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帶著疑惑,記者詢問了一個正在攤位前忙碌的工作人員。
這位名叫李異的中國留學生工作已經兩年了,如今作為某公司市場部助理的她,今年是第二次來到波士頓大學生節。她告訴記者,兩年中她也很少在這種類似的活動中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即使去校園里辦促銷活動,中國留學生也很少走上前來交談。不過還是有些中國學生會看她像中國人,走上前來用中文和她交流。她認為語言的障礙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文化上的障礙,中國留學生普遍的不善于和陌生人攀談,往往在自己的圈子里可以玩的很嗨,但是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說話經常兩句話就沒詞了。
那是不是主辦方宣傳不到位的原因呢?記者有采訪了活動負責人Paul Tedeschi,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傳統節日,每年他們會在3個月前就開始準備活動事宜,租場地,安排商家和在各個學校進行宣傳。除了在波士頓各個高校的校園里派發宣傳單,還會和各校學生會合作,將活動介紹推送到學生郵箱中。不僅如此,在學生們經常使用的網絡社交媒體中,主辦方也創立了官方賬戶,不時發送最新消息和進行現場互動,方法不可謂不全。在回答記者為什么很少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時,他一臉委屈的表示,作為活動的主辦方,他也希望更多的國際學生能夠來到現場,感受美國文化。能做的宣傳都已經做到了,票價也很便宜,一天10元,兩天15元絕對是學生能夠承受的起的。
那究竟原因是什么呢?記者又來到緊鄰漢考克會議中心的保得利大廈,時值周末,大廈二樓的購物廣場人來人往,好不熱鬧,這其中有不少學生打扮的中國人。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正在購物的中國留學生,他們表示并不知道有這樣一個波士頓大學生節,不少人還以為記者詢問的是周日的波士頓留學生日。一位來自音樂學院的郝同學告訴記者,如果知道有這樣的活動,他是一定會去的,但是不知道從哪里能得到消息。
由此看來,消息不暢是造成中國學生不能參加到美國主流社會學生文化生活的主要原因。但是作為國際學生,我們不可能要求活動方會把活動介紹寫成中文,發到中國學生常常駐足的社交媒體。要想更好的融入美國生活,參加類似的集體活動,認識更多的外國朋友是必不可少的。在此,記者建議新來的留學生朋友,每天多關注學校的郵箱和加入美國主流的網絡社交媒體,關注學校和不同的組織,方便及時得到活動資訊。同時更要突破心理上不敢交流的障礙,不怕說錯,敢于張口。只有這樣才不會感到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寂寞,也能更快的融入美國的學習和生活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