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納精英 個性培養 師德為先 績效激勵
信陽師院:引育并重強師資
本報訊(記者 李見新 通訊員 朱四倍)近日,記者從信陽師范學院獲悉,通過設立“高層次特殊人才發展基金”和實施“優秀青年才俊計劃”,該校今年共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50余名,這是該校出實招強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后取得的成果。
據信陽師院黨委書記孫宏典介紹,由于學院地處革命老區,離省會中心城市遠,缺乏人才匯聚的區位優勢,高層次人才匱乏成為制約學校快速發展的瓶頸。學校通過“四抓”著力提高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增強學校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核心競爭力。
抓人才引進。學校不斷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優化人才引進環境,采取“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等方式,為延攬高層次人才提供靈活的政策保障,僅2013年以來就引進了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點學科帶頭人、科研創新團隊和優秀博士91人。根據學科專業建設實際,實施“校級特聘教授”制度和柔性引智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從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機構聘請了一批兼職教授,提升了學校的師資水平。
抓人才培養。學校出臺了《教師出國(境)留學支持實施辦法》等制度,推進教師培訓培養科學化、制度化、常態化;撥出專款支持教師通過委托培養、在職進修等攻讀學位、訪學或掛職鍛煉;實施“青年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校級骨干教師資助計劃”等項目,著力培養各級各類學術帶頭人、教學科研骨干。前不久,學校又實施了“青年英才支持計劃”,為優秀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創造條件、搭建平臺。
抓師德建設。學校成立了師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并嚴格執行《信陽師院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把道德約束上升為制度約束,在評優評先、職稱評審等所有考核中,對師德問題“一票否決”。學校每年舉辦不同主題的師德教育活動,開展師德師風和學術道德專項整治,引導教師以高尚的道德追求影響學生。近年來,該校教師王小美等一大批師德楷模受到上級黨委政府的表彰。
抓激勵機制。學校不斷完善崗位激勵機制,制定了《崗位設置與聘用實施方案》等多項制度,健全人才選拔、競爭和流動機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出臺了《績效工資管理辦法》、《特殊貢獻獎勵暫行辦法》等制度,切實發揮分配機制的激勵作用。強化榮譽激勵機制,學校每年都組織“優秀黨員”、“十佳教師”等評選表彰活動,每兩年評選表彰一批“優秀教師”、“師德標兵”,每三年評選一次“教學名師”。
《中國教育報》2014年12月20日第4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