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繆志聰)周二中午,常州工學院光電工程學院的學生小沈,來到學校食堂,打了三個菜,韭黃炒肉絲,海帶,青菜炒百葉。與其他同學有所不同的是,他的這份午餐是免費的。事實上,這一學期,家境困難的小沈同學都能享受到這樣一份免費午餐。
為緩解貧困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困難,自2011年開始,常州工學院便推出“愛心午餐”活動,在個人申請和二級學院審核推薦的基礎上,每年確定20-40名學習認真、生活貧困的學生,向他們發放校園愛心卡,憑借此卡,學生每天可到指定食堂領取一份營養搭配合理,價值7元、包括1大葷、1小葷、3個素菜的“愛心午餐”。2014年10月,又有37位受資助的學生領取了“愛心午餐”就餐卡。這些學生中,大部分來自甘肅、河南、貴州等邊遠山區,相當一部分是孤兒或者家人患有重病。
“愛心午餐”是由在該校經營食堂餐飲的后勤服務總公司、常州市揚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聚鑫園餐廳以及學校一名退休老教師共同提供贊助的。這個活動不僅緩解了部分貧困學生的實際生活困難,而且架起了學生和餐飲企業的溝通橋梁。
據了解,“愛心午餐”活動由學校后勤管理處和學生工作處共同發起組織,享受“愛心午餐”的貧困生,一年認定一次。四年來的愛心堅持,已經使“愛心午餐”成為一個品牌,多家媒體對這一愛心活動進行報道。在今年的“愛心午餐”活動座談會上,餐飲企業還公布了一批勤工助學的崗位,希望給家境困難的學子以幫助,不讓一位學生因為貧困而輟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