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201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專業技能》強化練習題(4)

          首頁 > 

          考試

           > 2015年心理咨詢師...

          201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專業技能》強化練習題(4)

          點擊查看:2015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專業技能》強化練習題匯總

          案例分析題

          求助者,女性,漢族,28歲,大學學歷,公司職員,未婚。

          求助者自述:近兩個月來,總是反復地思考一些毫無意義的問題,如“洗水果時是多用一點水好,還是少用一點水好”,“削帶皮的蔬菜如黃瓜時,是去皮厚一點好還是薄一點好”等等,雖然認為想這些事情沒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繼而出現洗衣服時總擔心洗不干凈而反復洗滌,為此耽誤了許多時間,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逐漸地脾氣變得急躁,遇到一點小事就愛發火,經常感到疲憊,做事情的興趣也不如從前,還出現了睡眠困難,經常要到凌晨一兩點才能入睡。感到很苦惱,迫切希望能夠得到咨詢師的幫助。

          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求助者自幼身體健康,未患過嚴重的疾病。兩個多月前,求助者在報紙上偶然看到一篇報道說現在的許多蔬菜和水果都含有大量的農藥,對人體有很大的損害,食用前最好多洗幾遍或去皮食用。自此,求助者在洗菜和水果時,就變得很緊張,總是擔心農藥去不干凈而反復洗,情況逐漸地加重而不能自控。甚至只要是洗的東西都要反復洗。后來又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想法,走過街天橋時,總想著跳下去,為此感到害怕,盡量避免走過街天橋。由于這些問題的困擾,求助者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影響,但尚能正常堅持,只是感覺苦惱,希望盡快解決。

          依據以上案例,回答問題:

          1該求助者的主要癥狀是什么?

          參考解析:該求助者的主要癥狀是:

          強迫洗滌,強迫意向,回避行為,易激惹,興趣減退,睡眠障礙。

          2對該案例的診斷和診斷依據是什么?查看材料

          參考解析:對該案例的診斷是:神經癥性心理問題。依據如下:

          (1)心理沖突與現實處境沒有什么關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帶有明顯的道德色彩。

          (2)痛苦的情緒體驗持續時間為兩個月,未超過三個月。

          (3)精神痛苦程度較大且難以解脫,對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4)心理沖突的內容泛化。

          (5)本案例雖有強迫癥狀,但持續時間較短,社會功能受損程度不重,未達到神經癥的診斷標準,故考慮神經癥性心理問題。

          3如何對該求助者的心理活動進行定性分析?

          參考解析:對該求助者的心理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定性分析:

          (1)通過判斷正常心理活動與異常心理活動的原則分析。該求助者的心理活動在行式和內容上與客觀環境保持一致,符合統一性原則,各種心理過程之間協調、一致,其個性相對地穩定,故求助者的心理活動在正常的范圍。

          (2)從該求助者的“求醫行為”來判斷,本案例的求助者表現為強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動地求醫。

          (3)從求助者對“癥狀”的“自知”程度來分析,本案例的求助者能認識到自己的心理行為異常,也能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希望通過一定的方法來解決。

          4在與該求助者商定咨詢目標時,如何判定咨詢目標是有效的?

          參考解析:判定咨詢目標是否有效,應該具有以下要素:

          (1)具體。目標不具體,就難以操作和判斷,目標越具體,就越容易見到效果。具體目標是應該受終極目標指引的具體目標,而不是孤立的具體目標。

          (2)可行。目標沒有可行性,超出了求助者可能的水平,或超出了咨詢師所能提供的條件,則目標就很難達到。此外,經濟條件等因素也會成為影響可行性的因素。

          (3)積極。目標的有效性,在于目標是積極的,符合人們發展的需要。

          (4)雙方可以接受。咨詢目標應該由雙方共同商定。若雙方的目標有差異,則應通過雙方的交流來修正。若無法協調,應以求助者的要求為主。若咨詢師無法認可,也可中止咨詢關系或轉介給別的咨詢師。

          (5)屬于心理學性質。對于不牽涉心理問題的來訪,一般不屬于心理咨詢范圍。

          (6)可以評估。目標無法評估,則不稱其為目標。及時評估,有助于看到進步,鼓舞雙方信心,可發現不足,及時地調整目標或措施。

          (7)多層次統一。咨詢目標是多層次的,既有眼前目標,又有長遠目標;既有特殊目標,又有一般自標;既有局部目標,又有整體目標。有效的目標應該是多層次目標的協調、統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