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推進基礎教育七大改革 綜合素質評價引關注
中國教育在線訊 1月5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于濟南召開發布會,公布《省委辦公廳 省政府辦公廳 關于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意見》,并接受記者提問。
據了解,此次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分為7大方面,覆蓋課程教學、考試招生制度、教育評價制度、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教師管理和培養培訓、社會力量辦學體制、社會參與監督體制,并涉及30項具體改革。
在公布的多項措施中,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尤為引人關注。據了解,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具體分為6項: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辦法、調整學業水平考試內容、健全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改革高中招生錄取方式、建立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平臺、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
發布會上,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表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內容,將著重考察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張志勇指出,山東會逐步將藝術、體育、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的實驗操作納入考試內容,并于2016年在全省推開。
關于健全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省委辦公廳 省政府辦公廳 關于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意見》中明確“綜合素質評價以學生品德養成、身心健康、學習能力等為主要內容,堅持要素多元化、形式多樣、素質導向、程序科學原則,確保過程公開透明、內容真實準確、結果公平公正”。針對如何保證高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的公正性與公平性,張志勇表示,國家為克服應試教育傾向,突破唯分數論之弊端,在教育改革中引入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實行后,山東將建立規范的電子記錄平臺,并在 德、智、體、美、實踐5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跟蹤記錄。為確保評價的公正性與客公平性,山東省將執行以下規定:每一項記錄都必須對外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為校長、班主任及教師建立誠信機制,誠信不達標準不可以記錄信息;健全和完善責任追究制度,違反規定一經查實,將嚴厲追責;每個高中只負責客觀記錄學生的行為活動,不作任何評價,對學生的評分由對應高校自行決定。在接受記者采訪中,張志勇特別指出,綜合素質評價不是簡單地為了考取大學,它是一個孩子發展特征的全面記錄,將伴隨一生,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關于高中招生錄取方式的改革,本次發布會也進行了說明。據悉,山東省今后將逐步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招生錄取模式。將逐步擴大學校招生自主權,實行綜合錄取、特長錄取、推薦錄取等多種方式,并完善優質高中招生名額按比例分配到初中的辦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