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五輯整理報告在京發布

          首頁 > 

          高考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五輯整理報告在京發布

          清華簡再現《尚書》佚篇

          光明日報北京4月9日電(記者鄧暉)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以下稱“清華簡”)第五輯整理報告9日在京發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學勤介紹,該報告收錄的6篇竹書中,除《命訓》見于今本《逸周書》外,其余5篇均未見于傳世文獻。這些竹書的內容體現出古人對“德”與“民心”、“德”“義”“信”等概念的早期認識,皆為很有哲理的政治文獻,將為歷史學、文獻學等領域的研究提供寶貴資料。

          李學勤介紹,未見于傳世文獻的5篇竹書中,《厚父》篇為《尚書》佚篇,記錄了周天子與夏代后人的對話,篇中文句曾為孟子援引,足證為戰國時所見的《尚書》佚篇。《封許之命》是周成王封呂丁于許的冊命,也為《尚書》佚篇,成王所賜車馬器、鼎彝正是周初“分器”之一端。《湯處于湯丘》《湯在啻門》為戰國時流行的“伊尹故事”之兩種,《殷高宗問于三壽》載殷高宗與三壽的對話,體現出古人對“德”“義”“信”等概念的早期認識,表達了治國與修人的思想。

          清華簡自2008年7月入藏并開始保護整理,內容多為經史類典籍,約2500枚,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自2010年年底,清華簡整理報告每年出版一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