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勞動是中國人骨子里的一種氣質,是一個國家創造財富、創造文明、創造智慧、創造幸福的源泉;勞動不僅承載著中國夢,更是鏗鏘有力的時代強音。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中特別指出,“以勞動托起中國夢”、“要教育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熱愛創造,通過勞動和創造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和創造磨煉意志、提高自己。”
早在2006年,針對社會公眾認為大學生缺失創新思維、創造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差的問題,錦城學院開始推行“三練三創”實踐教育。勞動教育是“三練三創”的一個重要內容。學校將勞動教育納入到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中,目的是培養學生“會做人,能做事”,使當代大學生獲得正確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勞動情感、勞動精神,完善其人格,掌握生活和勞動技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學會基本的生存本領。勞動教育成為學校的育人理念和辦學特色之一。
錦城學院規定所有在校生都必須完成勞動必修課程的實踐學習,并取得勞動教育學分。這在全國高校中是首創。
一、勞動教育的理念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全國勞模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指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始終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就能夠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始終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就能夠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匯聚強大正能量,“讓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蔚然成風。”
(一)勞動教育是獨立于其他學科之外的教育
勞動教育是聯通教育世界與生活世界、職業世界、新興創客世界等的重要環節,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勞動教育注重實踐經驗,提倡“做中學”和“學中做”,手腦并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行合一。“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溢美、以勞促創新”,是勞動教育長期實踐所形成的中國特點。“勞動是人類的本質特征,是創造社會物質財富和文化財富的根源。”每一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都離不開勞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通常是整合的,是融合的。
(二)勞動教育是具有多樣性的教育
勞動教育是具有文化性、實踐性、技術性、創造性、幸福屬性等多樣性的教育。勞動教育是改造社會、還原和修復人性的偉大力量,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動力源;是與科技教育、課堂實踐、課外實踐、家庭實踐多種實踐教育形式相結合的重要聯通;是在先進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的社會生態環境之中探索與發現自身潛能的教育。錦城學院開設勞動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教學,訓練當代大學生的勞動技能,開拓學生的創新創造思維,是培養學生創造幸福生活的奠基教育。
(三)勞動教育是納入人才培養體系的教育
錦城學院認為:勞動是培養學生勤儉美德的一個重要措施,是引領學生熱愛勞動、不畏困難的主要手段。將勞動作為必修課,有利于學生學會生存的本領,有利于養成勞動習慣,完善其人格,有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錦城學院將勞動作為必修課,設置2個必修學分,共計64個學時。同時,勞動教育的學習評價與學生的綜合成績評定掛鉤,與學生的評優評獎掛鉤。
二、勞動教育的模式
(一)勞動教育納入必修,覆蓋學生全員
錦城學院自2006年就規定,所有在校生都必須完成勞動必修課程的學習,并取得勞動必修學分。這是在全國范圍內最早提出將勞動作為必修課的大學。
勞動教育必修課為2個學分,8個工作日,共64個學時。學生接受學院統一安排的勞動課程教育,并撰寫課程實踐報告,成績合格者,獲得2個學分,原則上在前四個學期完成。
(二)勞動課程范圍廣泛,內容形式多樣
錦城學院將勞動課程范圍主要分為農場勞動和非農場勞動(工廠勞動和其他社會公益勞動)。
錦城學院專門劃撥了一片土地,建立勞動教育的主要實踐平臺——學生農場。學生農場作為我校勞動教育的有效載體、特色板塊,學生參與農場勞動(翻地、鋤草、播種、施肥、收獲、銷售等農業勞動)獲得的農場勞動學時,學時量不得少于32個。錦城學院規定所有學生必須參加農場勞動,真正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深刻內涵,從中感受從播種到收獲的過程,分享勞動帶來的喜悅與快樂。
非農場勞動即為除開錦城學院農場勞動之外的其他公益勞動,目前錦城學院申報立項的非農場勞動項目主要有以下14個項目:
形式多樣的非農場勞動項目,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公益勞動和服務項目,使得非農場勞動項目更加人性化。通過自主選擇能使得學生自愿進行公益勞動,也能更好地培養和鍛煉同學的各方面素質。
(三)勞動學分認定嚴格,勞動學時管理規范
錦城學院勞動教育已經實施了九年,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成立了勞動學時管理辦公室,負責勞動學時管理和勞動學分的認定。目前,錦城學院特色勞動教育學分認定流程清晰,勞動學時管理嚴格。
1.農場勞動學時管理
農場勞動實踐課程進入學生教學課表,勞動課程由勞動學時管理辦公室按規定在教務系統中完成;各系、學生班根據勞動課程安排,按時組織學生參與農場勞動;學生每次勞動完成后,勞動學時管理辦公室指定專人按要求填寫“農場勞動學時登記表”;勞動學時管理辦公室負責農場勞動學時的統計、審核、發布。
2.非農場勞動學時管理
非農場勞動學時的使用與申報:遵循“誰安排,誰申報”的原則。首先,由勞動活動的組織單位向勞動學時管理辦公室申報立項,立項通過后,再按立項方案組織實施,最后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學時。
各組織單位負責對所使用的非農場勞動學時進行記載、統計、審核、確認,學時數量認定原則上應與學生參加勞動的實際時間一致;各單位于每年6月、12月按要求將《非農場勞動學時認定函》按項目集中報勞動學時管理辦公室,由勞動學時管理辦公室負責數據分析、錄入;勞動學時管理辦公室每學期定期向全校學生公布通過立項的非農場勞動學時項目,引導學生正確參與非農場勞動獲得學時認定;勞動學時管理辦公室定期對非農場勞動學時項目進行考評和審核,對不合格項目提出整改意見或者予以取締;
應對重大事件需要緊急召集志愿者的服務項目,可根據實際情況,簡化流程,加快實施。
3.勞動學時公布
勞動學時管理辦公室定期對學生所取得的勞動學時進行公布,可登陸“學生信息查詢系統”http://xscx.scujcc.cn,輸入學號、身份證號碼查詢。
三、勞動教育的成果
錦城學院率先提出并堅持將勞動作為必修課,這一特色實踐教育從2006年開展至今,通過全院師生的不懈努力,已經取得了累累碩果,形成了一套長效的經營管理模式與教學管理機制。
(一)勞動教育培養勞動光榮的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
2006年錦城學院將“種地創業”列為必修課程,學生修滿64個學時后才能拿到2個學分。通過勞動教育,學生養成了熱愛勞動的習慣,完善了人格,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更有能力去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通過勞動教育的鍛煉,學生更能適應企業的各項工作,更加能吃苦、更加腳踏實地的投入社會工作;用人單位也更愿意招聘錦城學院的學生,聘用更接地氣的錦城學生。
錦城特色的農場勞動教育對錦城學子影響極為深刻,通過農場勞動讓他們體會到了農民的艱辛,從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勞動,尊重勞動者尊重勞動成果。在錦城特色勞動教育的影響下,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校友。從繁華都市白領到西南少數民族山區縣的“養牛郎”羅斌,是我校07級土建系優秀校友,現任筠連縣向陽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他挽起褲腿,深入山區,用實際行動帶領烏蒙山區農戶脫貧致富,自主創業項目“西南肉牛交易市場”被評為“十佳創業金點子”。他辛苦創辦的生態養牛場獲得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范場,建設西南肉牛交易市場,年交易額達30億元,創造利稅280萬元。被喻為“奶霸”的主人翁羅森是我校2006級土木工程校友,宜賓市優友特食品銷售有限公司、宜賓天舜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宜賓校友會會長。從銷售爐具到研制鮮奶,從最初的奶源靠外購到2013年注冊自主品牌“優友特”僅僅用兩年多時間,這一品牌在當地成為最受歡迎最放心的鮮奶,年銷售額500多萬;如今,他全身心投入到他熱愛的現代農業開發項目中,一座占地1300畝的國家示范生態牧場正在崛起。在25歲當選四川簡陽瓦廠村村支書,帶領全村創業致富,成長為享譽全川的“草莓西施”戢靜艷是我校2007級日語專業優秀畢業生。她在四川簡陽瓦廠村自主創業發展草莓種植,目前種植規模超30畝。
(二)全國首創,九年探索三次陣地轉換三次管理模式改革
錦城學院將勞動教育列為必修課屬全國首創,學生農場是勞動教育的有效載體、特色板塊,該實踐課程教學管理過程沒有任何借鑒,九年的探索,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學習總結,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技術水平,努力構建起了一套切實有效的勞動實踐教學管理新模式。
1.成立學生農場模擬公司,學生管理自主經營
2006年,錦城學院劃撥了100畝土地,分配給5各系,每個系20畝,成立學生農場模擬公司,系主任擔任董事長,公司經理由學生競聘上崗。到2012年,錦城學院共成立了15個農場模擬公司。農場公司可向錦城學院財務部申請貸款,作為農場公司的啟動資金。根據錦城學院創辦學生模擬公司的理念,結合公司自身情況設立公司機構,制定公司章程,確立公司管理辦法。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下設生產部、營銷部、財務部、辦公室、宣傳部等職能部門,負責正常的農場生產運營工作以及所在系學生的勞動實踐教育工作。
九年農場勞動,累計受聘于學生農場模擬公司鍛煉的學生人數高達8700人次,這些學生擔任勞動教學實踐環節的帶領者、指導者、記錄者、監督者,帶領學生種植、管理、培育,充分體現了學生管理自主經營,培養學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和自已動手、創造財富的能力,親自體驗勞動換來成果的艱辛與價值。
2.三次農場陣地更換,三次管理模式的改革
2006年、2008年、2010年,學生農場根據錦城學院的整體規劃,經歷了三次土地的變遷,隨著勞動陣地的更換,勞動教育的管理模式也出現了改革。
第一階段:土地承包到系、分系成立學生模擬公司、分片管理、自行規劃、自我考核的管理模式;
第二階段:成立學生農場總公司,從各系土地中劃撥一片作為示范,引導各系農場發展的管理模式;
第三階段:收歸所有土地,由學生農場總公司負責管理,統一組織開展勞動教育的管理模式。
經過三次變遷與三次改革后,錦城學院勞動教育教學管理更統一、農場種植更規范、學時管理更標準、假期維護更高效。 (下轉二版)(上接一版)
3.考核逗硬、品牌叫響,農場勞動教育成果顯著
九年勞動教育,九年學生農場耕耘,十屆學生必修課程,1013個班級共計39956人次學生完成了勞動實踐教學課程,累計開設253個教學班勞動課并完成8576個勞動實踐教學課時量,完成勞動學時總量高達280萬個學時。通過九年的農場勞動,錦城學生參與農耕活動,累計種植農產品多達60個品種,累計培育花卉20多個品種,農產品產量高達8萬斤。
每日學生們都會對作物進行除草、澆水、施肥等工作,加之從不噴灑農藥,種出來的蔬菜天然綠色無污染,所以農場蔬菜被大家命名為“清水陽光”。錦城農場的蔬菜在每日清晨被采摘后在學校乃至周邊叫賣,品牌經營,供不應求,老師是最大客戶。產量多時同學們甚至會將蔬菜拉往犀浦菜市場進行售賣。此外,一年一度的錦城油菜花田、錦城向日葵田園已經成為廣大師生和市民的理想賞玩之所。
4.舉辦首屆大學生勞動文化節,形成獨特的校園勞動文化
2013年4月-5月,錦城學院開展了第一屆大學生勞動文化節,本次文化節主題:吃苦耐勞,弘揚中華美德;勞動光榮,展露錦城風韻。本次勞動文化節由15個農場單位承辦,包括:學生農場總公司、財會系聚緣農場、土建系耒豐農場、金融系金穗農場、工商系錦創園農場、電子系明德農場、機械系信達農場、計科系馨園農場、文傳系錦豐農場、外語系錦尚農場、藝術系錦藝農場、外事部國際農場、紅色協會傳承農場、教工示范農場、基礎課部園丁農場,活動覆蓋錦城學院各單位、全院師生。
本次勞動文化節共分五個板塊:開幕式暨“我勞動我快樂”農場風貌攝影大賽、“揮灑汗水收獲果實”農場游園活動、2011年度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學生勞動模范評選活動、2011年度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優秀農場評選活動、“勞動光榮”大學生勞動文化節閉幕式。
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傳承。同時,勞動也是錦城學院的特色培養模式,是深入貫徹“三練三創”實踐教育的生動體現,體現著錦城人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精神。
5.社會認可,農場勞動教育競相報道
勞動教育自2006年被錦城學院列為必修課以來,在學院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部系領導的積極推動下,在各級老師的認真指導下,在全院學生的共同努力下,這門特色課程在錦城學院發展道路上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績,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中國日報、新京報、中國青年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四川衛視、成都電視臺、四川日報、四川教育、華西都市報、成都商報等多家中央省市媒體從2006年至2015年,相繼到錦城學院進行采訪,并以新聞、深度報道和訪談等形式報道了我院將勞動作為必修課、創辦學生農場模擬公司等“三創三練”實踐教育等活動的開展。對錦城學院將勞動作為必修課,組織同學們參加農場勞動、公益勞動等,通過勞動來鍛煉學生們的道德品質、吃苦耐勞意志力并將所學知識學以至用的教育理念深表贊同。
其中中國青年報于2007年10月頭版頭條報道《學校模擬開公司學生傾情忙創業——獨立學院獨辟蹊徑提升大學生的社會競爭力》,2014年6月頭版頭條報道《八年耕作一塊“試驗田”——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學生須澆水鋤草拔蘿卜讀土地無字書》。
(三)“公益教室”非農場勞動成果顯著
“公益教室”是錦城學院勞動教育中特色的非農場勞動項目,“我的課堂·我的教室”公益教室行動充分發揚錦城學院“錦城課堂大于天”的教育理念。是廣大同學鍛煉自我、提升文明素養的課堂,是各班級、學生組織展示特色文化的場所,是體現錦城學子良好風貌和優良素質的平臺。
“公益教室”面向全校熱心公益、愛勞動、責任感強的班級,以及熱衷于公益事業的各類團學組織與學生社團,采用項目競標的方式,產生合作單位,并簽訂合作協議。錦城學院為合作的班級及學生組織提供文化宣傳陣地及班團活動場地。合作班級及學生組織必須對該合作教室的環境進行日常維護并達到相關維護標準。
目前,“公益教室”項目已經成功開展4期,第一期共32間階梯教室,第二期65間教室,第三期86間教室,第四期98間教室和3間計算機機房,累計由284個班級(學生組織/社團/學生自組團隊)參與,累計完成非農場勞動學時達12萬學時。
培養勞動習慣、鍛煉品質意志、學習管理本領是錦城學院將勞動納入人才培養體系的初衷,通過勞動教會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解決現在的大學生“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問題,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將勞動與學分掛鉤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大學生自己農場種地、參與公益勞動志愿服務,不僅能體會到勞動的辛苦,更能將知識活學活用,提高綜合素質以適應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
在錦城學院勞動教育的影響下,錦城師生用自己勤勞、勇敢、智慧的雙手裝點錦城家園,美化錦城的校園,開創錦城學院更加美好的未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