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既有現實針對性,又觸動思想最深處的研討。
如何嚴以修身?如何避免“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與工作實踐的“兩張皮”現象?
6月4日下午,校黨委中心學習組召開會議,按照《蘭州大學“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計劃》的安排,專題研討“三嚴三實”之“嚴以修身”。
在近四個小時的研討發言中,與會校領導分別從“嚴以修身”的現實針對性和查找自身存在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兩個方面交流思想,暢所欲言。“嚴”與“實”的關系、忠誠、立德、執行力、服務意識、教育規律、教育理念成為會議的關鍵熱詞。
所有人的發言,都深刻認識了“嚴以修身”的重要意義,在“三嚴三實”中,“嚴以修身”直接切中的是理想信念這個核心要素,直接關系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黨員干部要牢記黨的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既做合格的管理者、服務者,也要做道德的楷模。
———始終心中有戒,以法律、制度為戒,也要三省吾身,對照“三嚴三實”的鏡子,時常警醒自己,做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
———高校工作者要為人師表、以德育人、言傳身教。領導干部要修師德,也要講‘官德’。黨員干部要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遵規守矩、崇尚公德,潔身自好。
———黨員領導干部講黨性,要把黨性原則具體化,只有理論上“想明白”,才能實踐上“動起來”。
———慎獨、慎初、慎微,在實踐中,正確對待苦與樂、得與失、進步快與慢的關系。
———師德境界的錘煉是醫院從業人員的立業根本,修身根本,醫務人員“修身”要聚焦醫德醫風的建設。
———要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以高度的思想政治和扎實實踐工作締造蘭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構建“自覺學習、提高修養”的新常態是與會者的共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太上立德”“勿以善小而不為”等諸多的傳統文化中關于修身的精辟論斷都是我們應該汲取的 “鈣”,我黨的優秀傳統同樣給我們錘煉黨性,勵志、篤行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立德樹人的要求,不止于個人修養的提升,更是在新一輪的教育綜合改革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所在。
———作為大學的領導班子成員,要加強對高等教育的規律和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學習。
———多學科交叉與融合是大勢所趨,破除文理分科也是國家教育改革的應有之義,我們學校的綜合改革規劃應該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已經不是簡單的新聞工作,而是綜合思想政治、專業技術、輿情研判等多要素的創造性工作。
———要進一步提高應對錯綜復雜的工作局面的能力,在處理醫院與醫學院、醫院與學校、醫學院與學校、醫療衛生與醫學教育等多種關系方面思考、學習與推進。”
把握規律,與時俱進,向現實學習是會議的另一共識。面對新形勢,我們既要見招拆招,還要遵循教育的科學性和規律,把立德修身和育人工作統一起來。
“嚴以修身”要求廣大黨員干部鍛煉黨性,黨性的核心就是人民性。人民性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貫徹落實群眾路線,知行合一。
———要避免做工作時“軟任務”思想,善用換位思考的方法,為師生著想,想群眾所想。要創新主動開展工作,不能墨守成規。
———高校育人是在教書、管理和服務中的 “三育人”。做服務工作,調研很重要。要注重溝通,多傾聽服務對象的意見和建議。
———要處理好利與義的關系,干部的“義”就是群眾的“利”。工作實踐中,傾聽基層聲音,支持基層工作中的困難,是我們的重大責任,不能讓困難成為困境。
———立足崗位,解決問題,從能力不夠、作風不實上做文章,要在底線與高壓線之間認真履職,做到令行禁止。
智慧在民間。向群眾學習!認識不足,然后對癥下藥,對照《不嚴不實的表現》,與會者客觀地梳理了自身工作中的不足。調研、思考、溝通不夠怎么辦?那就讓下基層傾聽群眾聲音成為必修課、常態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