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行知實驗班:精品師范生的訓練營

          首頁 > 

          高教

           > 行知實驗班:精品師范...

          行知實驗班:精品師范生的訓練營

          “現在我也教授管理類的課程,課堂上很多理念都是受行知班的影響。”文學院12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龍漁感慨道。她是行知實驗班的第一屆學生,現在的她則在重慶工程學院任教。和其他行知學子一樣,從昔日學生到今日教師,巨大的轉變都源于行知實驗班為期一年的“特訓”。

          就業崗位相關度高達90%,畢業走向與教育行業相關的占80%,考編成功率達60%……2010年至今,行知實驗班已開班整整四年,向教育一線輸出了眾多優秀人才,儼然成為精品師范生的訓練營。從名不經傳到省內外的聲名遠播,短短五年,行知班到底如何完成這一歷史飛躍?

          先苦后甜贏在求職起跑線從全校遴選、學院篩選,到綜合考核,再到正式加入,過五關斬六將,最終僅有100名有志于從事基礎教育的大四學生如愿以償,成為真正的行知學子。一年時間內,學生需完成6大模塊、52分項的課程體系學習。

          早上7點到晚上8點鐘,行知班的詹梅英一天的學習從早讀開始,直到晚上的自習結束。任務之繁重、訓練之辛苦讓不少人戲謔地稱行知實驗班為“高考班”、“魔鬼班”。可詹梅英卻說:“累的時候只要想到以后能走上三尺講臺,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便充滿動力。”

          有苦就有甜。離開校園后的行知學子更加切實感受到了行知班帶給自己的甜頭。“行知實驗班真的很神奇,我是二本學生,參加入職考試時我的物理專業分數并沒有優勢,但我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成績第一,讓我成功獲得了這份工作。感謝我們的學校和老師!”2013年行知班畢業生華艷在通過武漢市教師招聘考試后,激動地給導師田恒平發來短信。興奮之余,不難發現類似這種贏在“求職起跑線”的事例在行知實驗班其實并不少見。

          2013年春季,在廣州教師崗位招聘會上,行知實驗班李思等四位同學與其它高校的師范生同場競技。經過激烈角逐后,參加競聘的重點大學學生落選,而原以為機會渺茫的我校學子竟被錄取。當重點大學學生找招聘人員理論時,招聘人員給出的解釋是:“我們招聘的原則是‘先看水平,再看文憑’,入職學生文憑雖不如你,但他們教書水平比你高!”

          說練結合構建準教師“崗前戰地”

          “我們創造條件、營造環境,把每位學生都推到臺前,培養他們敢說會說的本領。”行知實驗班理科班班主任吉靜說。在行知班仿真課堂上,授課任務不再是老師一肩挑,相反,老師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化身“小老師”,主導整節課的進程,老師則坐在講臺下,見縫插針地指導,且每個人的教學過程都會被全程錄制,課后學生可自行翻閱錄像,找出優點和不足,加以改進。

          雙腳丁字步站立,后背和雙腿緊貼墻面,邊朗誦的同時,還要頭頂書本,保持其穩定,這是行知班學生每天早上雷打不動的形體必修課;毛筆、硯臺、宣紙等整齊地擺放著,學生端坐在桌前,挺立上身,在宣紙上緩緩書寫。“我要求他們必須人人懂簡譜、會編排舞蹈、主持、會一種棋類或者球類、會講故事、組織活動。”行知實驗班導師譚細龍解釋說,“備好一節課,說好一節課,上好一節課,寫好一手字,一人一特長,只有具備這些教師基本職業技能才能真正站穩講臺。”

          “以學生需求為中心,我們專門聘請了湖北省教研室的專家、一線中小學校長、特級教師等來擔任導師,為學生授課。”行知實驗班文科班班主任萬愛蓮介紹。與此同時,責任導師與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中小學實習指導教師一起構成的特色“三導師制”,為學生保駕護航,最大程度保障學生一出校園就擁有上講臺的能力。“行知班的課堂大多數很自由,許多教育專家都會過來傳授經驗,這樣的指導非常難得。”15屆行知班畢業生徐燦這樣評價。

          從最開始的害羞、膽怯,到最后的自信滿滿,從被動接受到主動上臺,行知班學生邁出了從學生到教師的第一步。12屆行知班畢業生張瑩穎不住贊揚:“我們的課程很系統,而且仿真模擬的方式彌補了以往光說不練的訓練缺陷,就職時受益很大。”

          “打造亮得出去的品牌”

          從2010年第一屆行知實驗班只有幾十人報名,到現在的200余人提交申請;從開始招生數量不足到實行限量招生;從供需平衡到供不應求,市場和學生就是行知班發展迅速的有力佐證。

          前往華師一附中、武漢小學等名校見習,行知班學子的優秀表現也為行知班樹立了良好口碑。不少學生在還未畢業時,就已被用人單位“相中”。曾榮登湖北省中小學綜合實力50強排行榜榜首的武漢小學校長李強,2012年從行知實驗班直接“聘”走了4名畢業生;2013年,他再次來到行知實驗班,邀請了10名學生到武漢小學就業。

          “二師的教師素質訓練課程體系針對性強,學生培養定位清晰,有很好的開端;希望二師成為武漢基礎教育的重要陣地,堅持辦下去,辦出品牌。”李強充分肯定了行知班取得的教學成就,并愿意與我校建立長期的畢業準教師對接模式。

          2012年11月,我校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質量評估時,行知實驗班項目被教育部專家一致評為學校的最大亮點和特色。其中兩位專家在總結發言中特別指出,“行知班是一個有意義有前途,值得在全國師范教育中推廣的項目”。這無疑是對行知實驗班辛勤育人的最大肯定和鼓舞。

          教務處處長夏力認為,在教學資源上,學校對行知實驗班資金、設備投入大,使之集合了校內最優資源,得以采取精英式教育模式;在教學上,行知實驗班強調技能性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教學針對性強。這是行知實驗班最大的特色和其成功最有力的保障,“我們要把行知班打造成亮得出去的品牌”。

          編后語:2010年,根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1000名師范生中約有100人從事正式師范教育崗位,這一巨大反差給了學校思考,行知實驗班也由此誕生。經過幾年的探索,行知實驗班不斷發展壯大,逐漸形成了我校特色鮮明的師范生培養模式。當前,學校新一輪辦學思想大討論活動如火如荼,全校師生圍繞“應用型”“質量”“特色”紛紛建言獻策,集中智慧,同心協力,描繪學校科學發展的美好藍圖。本期校報刊發通訊《行知實驗班:精品師范生的訓練營》,意在拋磚引玉,為辦學思想大討論提供一些啟示。(相關行知班報道見二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