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開網店的,需要招客服;開餐廳的,需要雇廚師;開網吧的,需要聘網管。有當領導的,就一定有打工的,有負責決策的,就一定有負責執行的。都說這是一個創客時代,但如果沒有人去為其打工,那些心懷創業夢想的巧婦們也很難做到有米之炊。
楚漢相爭,沒有張良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韓信的戰必勝,攻必取;蕭何的給餉饋,不絕糧道,那自刎與烏江的可能就成了劉邦。同樣的,在當代,如果沒有甘為孺子牛的就業者,創客們的境遇定與劉邦無異。這就好比蓋樓房,創客負責設計,就客負責建造,這是社會分工的必然,也是事物發展的產物。
對就客來說,最大的成績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家公司,提升公司業績,人們首先想到銷售部;招兵買馬,人力資源部首當其沖;解決社會信任危機,公關部一直在路上。如果公司一切安好,那老板便是晴天;升值加薪,配車分房;如若不好,老板定會一刀一個。一家公司聞名遐邇,人們可能只會把創客們捧得很高,其他人似乎只是淹沒隨百草可是反過來,當一家公司面臨倒閉,員工最多的只是卷鋪蓋走人,換一家公司,還是一條好漢,我們的創客,可能不僅僅只是走人那么簡單了。
人們熱衷創業,即是對自己野心的實現,也是對社會就業環境的一種無奈。大學畢業無法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同時又不想甘于平庸,創業往往被人們看作一種被逼上梁山的做法,沒有做充足的準備,就盲目上馬,這不僅將自己陷入絕境,更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出,并不是讓我們每個人都去做馬云,而是讓我們更加深層次的認識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去選擇明天的方向, 而不是要數學家去寫散文,運動員去設計服裝。
鼓勵創業,同時也保障就業;贊揚開創者,同時也銘記傳承者。讓野心家觸摸天空,讓實干家更接地氣,讓就客服務創客,讓創客反哺就客,是燈泡就去發光,是煤炭就去發熱,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這樣的社會,不也很好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