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龍巖學院: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記錄閩西革命歷史

          首頁 > 

          高教

           > 龍巖學院:學生暑期社...

          龍巖學院: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記錄閩西革命歷史

          7月16日,在福建省連城縣廟前鎮呂坊村85歲高齡的江伯禧老人家中,龍巖學院閩西紅色革命口述史實踐隊的同學們正在興奮地傳閱一張珍貴的照片,照片上寫著:“2014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古田會議舊址接見‘五老’人員時與江伯禧同志親切握手。”

          1946年,16歲的江伯禧就開始為呂坊村后山的游擊隊送糧食,“缺什么我們就送什么”。老人告訴來訪的學生,自己曾幫助游擊隊藏過一箱子槍,村里許多戶人家都給山上的游擊隊送過糧食和草鞋。

          “走進革命基點村,聽了那么多老人的故事,真的很有收獲!”暑假期間,龍巖學院的18位大學生組成社會實踐隊,通過實地走訪閩西老區健在的失散老紅軍、革命“五老”人員(即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老交通員、老接頭戶、老蘇區鄉干部——記者注),以親歷者講述的形式,用文字和視頻記錄下閩西革命的歷史。

          他們根據當地老區辦提供的采訪對象的名單,分赴龍巖市新羅區、長汀縣、連城縣等地開展采訪拍攝工作。在連城縣,大二女生甘小瓊獲悉失散老紅軍黃兆達已于兩個月前去世,曾參加紅軍游擊隊并于1939年參加抗日戰爭的李七孜老人則在兩天前剛剛離世,覺得十分遺憾,“老爺爺帶著歷史故事走了,我們這個項目還是啟動得太晚了”。

          在連城縣朋口鎮,甘小瓊見到了剛從醫院回家的失散老紅軍邱育春。96歲的邱老坐在輪椅上接受了同學們的采訪。他回憶說,自己15歲參加紅軍,紅軍長征后與隊伍走散,后被國民黨軍隊俘虜。由于從他那里問不出紅軍的情況,邱育春在被關押15天后獲得了釋放,然后就一路靠乞討走回了家鄉。

          “政府給失散老紅軍、‘五老’人員的補助一年比一年多,但健在的人一年比一年少了。”朋口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告訴甘小瓊,見證歷史的“老革命”在減少,搶救歷史迫在眉睫。

          在新羅區采訪的大二男生沈熠表示“收獲了驚喜”。原來他采訪的老接頭戶鄧芳梅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子恢的女兒。鄧芳梅說,自己懂事后便跟著母親為常年活躍在閩西山區游擊隊送糧食和情報。如今89歲高齡的她根據父親留在老家的親筆日記寫了一本30萬字的小說,準備以《鐵骨柔情》為書名出版。

          策劃此次活動的龍巖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大二學生鐘麗蘭介紹說,本次實踐活動開展10天來,已完成對75位失散老紅軍及“五老”人員的采訪拍攝工作。素材采集結束后,同學們將對每位被采訪者的口述文字、視頻進行整理,最終寫成一本書,并制作成系列紀錄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